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6年第1期

建设宣城“四个特色之城”的思考

时间:2023-08-08 阅读:125 作者:伍万云

宣城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现代产业、综合枢纽、文化生态、平安幸福“四个特色之城”,加快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为我市“十三五”乃至未来 “十四五”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有待实践探索。

 

一、打造“四个特色之城”,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制约因素

 

(一)人口不足,内需动力不强

根据《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区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100-200万人。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长三角州城市群发展规划刚要》(以下简称《刚要》),宣城市被列入一类小城市,人口20-50人。根据《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未来市区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现经过多方争取,已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2016年宣城市统计公告显示:宣城市户籍人口280.4万,常住人口260.1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3万人。虽然总体上我市户籍、常住人口呈增长态势,但人口总规模、市区常住人口等重要指标,与《规划》要求差距较大,城市内生动力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二)产业不壮,经济总量不大

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出现良好势头,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1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30.7亿元,但户均1.2亿,全省2.1亿。与此同时,我市26.7%传统产业出现停产半停产,特别是水泥建材、电子元器件、食品医药、服装加工等支柱产业出现负增长。100亿元以上企业只有中鼎集团一家,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不足,核心产业缺乏。由于缺乏顶天立地的大企业,直接影响了宣城经济总量,目前排在全省第10位。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直接影响就业规模,特别是市本级经济薄弱,带动性不强,造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弱。

(三)区划不合理,规划变动频繁

自2001年撤地建市以来,宣城市只辖一个区,虽然,多次调整都没有实现。建设区域交汇中心城市,只有一个区的行政区划不尽合理。纵观周边芜湖、马鞍山、南京、湖州等周边城市快速发展,无不得益于行政区划调整。城市规划缺乏连续性,规划经常随意变动。根据规划宛凌湖建成政务中心,但政策等原因没有实施,诸如东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北部新城等规划都难以实施,并经常变动。近年来,虽然我市城市规划积极征求民意,但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特别对城市防洪、地下工程、污水处理、垃圾填埋、海绵城市等规划缺乏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

(四)城市功能不全,交通不畅通

市区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但停车场、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特别是金融、证券、保险、商业、贸易等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优势教育资源短缺且不够均衡,缺乏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宣城是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过渡的节点城市,也是《规划》中淮合芜宣城市带的重要节点城市,318、205国道贯穿全境,皖赣和宣杭铁路、京福高铁在宣城交汇,具备四通八达的开阔交通气势。但要融入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群,步入城际轻轨、高铁时代,进入高速公路网,宣城的交通条件仍显得落后。

(五)实体经济盈利空间收窄,成本负担仍然较重

“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三门”问题,仍然困扰企业。目前,政府部门服务态度虽然趋好,但是少部分干部担当意识不强,以前对重大项目可以一事一办、特事特办,现在出现“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现象,甚至没有主要领导的签字或表态坚决不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此同时,社保费用上涨较快、物流不发达。虽然我省出台了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但是由于最低月缴费基数每月均上调,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为2930元,比上年同期的2620元增加了310元。由于宣城市缺乏大型物流集散基地,专线物流覆盖区域少、多级转运费用高。如宣城市汇宇能源有限公司物流成本1亿元左右,而水运则成本能节省40%。融资难、手续复杂。浙江等地可以企业间互相担保,宣城暂无类似政策,现在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到省级银行,压贷、惜贷、频繁抽贷行为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企业机器设备、房地产评估的有效期一般不能超过一年,重新评估的,还需要重新缴费。降成本仍然步履艰难。

 

二、建设“四个特色之城”,打造区域交汇中心城市的内生动力与战略定位

 

(一)内生动力

1、探索干部干事创业竞争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区域环境。一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干部聘任制和风险绩效考核机制。对工作实绩突出、工作能力强的,大胆使用,委以重任;对不能胜任、甚至贻误事业的,坚决调整降级或末位淘汰,真正体现“严考核、硬约束、重激励”的用人导向。二要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以“干事、干练、干净”的“三干”作风为标准,深化中层干部任用竞聘制和轮岗制,确保广大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2、探索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一要加大对现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可以异地挂职、高校学习,也可经费资助,成立研究团队,支持中科大、合工大宣城校区等高校与政府或企业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每年拿出10-20亿资金作为科创风险投资基金,并列入财政预算,为科技孵化、创新团队服务。二要积极实施引智计划。面向全国公开引进一批我市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团队。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对引进的特殊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造就一批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鼓励本地大学生回乡创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三要加强智库建设,每年拿出1-2亿资金,并将其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开放式宣城智库,为全市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加大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市本级发展活力。一要实施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到一般办事员全员聘任制。按照任聘分离、竞争上岗的原则,实行上级聘任下级,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对不适应开发区工作的人员,实行双向选择,离开开发区。二要加大分配体制改革力度,实行企业化管理。以岗位定绩效和工作量,建立健全以工作实绩为主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内部活力,真正让干事的有舞台、不干事的没有市场。三要实行政府职能与开发区管理体制分离,将不该开发区管理的计划生育、社会治理、体育卫生、民生工程等政府职能剥离,让开发区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四要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开发区干部提拔少外来干部重用多的传统模式,真正使经济开发区成为人才向往的高地、干部干事创业的福地。

4、充分发挥政策“赋予先行先试权”的叠加效应,打造宣城经济升级版。一要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行先试权”为引领,强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刚要、一带一路等政策叠加效应,逐步建立以南京都市圈为共同体、以芜马宣一体化为平台,等高对接沪苏浙体制机制。二要抢抓沪苏浙新一轮产业转移契机,探索承接产业转移、自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发展、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权,推动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三要促进宣城与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文化、旅游、社保全面协调发展,为宣城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城市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四要打造宣城融入长三角洲城市群升级版。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要素互流互通、产业互促互补、城市共生共荣、生态共建共享、体制机制一体化为方向,着力加快宣城融入长三角洲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市场机制,促进省际区域交汇中心城市布局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体制机制全面无缝对接,开放合作共赢。

(二)战略定位

1、以生态优先,绿色、协调、共享理念,打造现代产业之城。按照安徽东向发展的“门户”,承接长三角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为目标,做好市区一体化国家级开发区产业配套服务,开发区学校、医疗、文化、食堂、购物,甚至教堂(有些外国人信仰耶稣),真正打造成面向世界面向长三角的宜业宜居宜游圣地。

2、依据安徽主体功能区划与《规划》,整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赋予宣城“先行先试”的功能,围绕城市循环经济、数字城管及智慧城市,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科技竞争力培育、文化亲和力提升互动与衔接的文化生态之城示范区。

3、依托皖东南综合交通枢纽优势,统筹皖江城市群、芜马宣经济圈、淮合芜宣城市带与宣城经济功能区的发展,不断深化宣城与南京都市圈深度嵌合,着力构建安徽省承东启西的重要先导区和皖苏浙省际区域交汇中心城市。

4、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按照社区网格化管理、河长制、路段制、结对帮扶、零点共建等模式,建立健全道路畅通、市民热线24小时服务等惠民工程的平安幸福之城。

(三)路径选择

1、加强顶层设计, 加快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规划修编,实现区域间竞合共赢。以大联合促大发展的开放思维,构建“双城双片、内核外圈;双源双廊、山水相嵌”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重新架构宣城与芜湖、马鞍山、南京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城市结构关系。重点谋划一轴三圈三区网络式区域联盟发展布局。

2、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构建与周边地区共生和协作的关系。建议成立安徽省与长三角经济带联席会议协调领导组,探索区域发展新体制。着力解决医疗、卫生、养老、社保等体制机制对接、重大项目推进、生态补偿、交通一体化等重大事项。

3、深化改革,构建区域良性互动合作机制。首先。先行先试,突破地区封锁与行政区域限制。消除宣城打造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实现市场机制在优化人口、资源和产业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其次,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对接、市场运作的方式,联手搭建合作平台。推进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领域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与共享。

4、加强产业联通互动,促进市本级经济发展,增强宣城辐射力、带动力和凝聚力。一要抢抓政策机遇,以优势产业为引导,强势融入长三角,打造智能制造产业,谋划宣城工业2025发展空间。二要向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一样,加大市本级开发区投入力度。站在整个国内市场体系特别是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去谋划,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食品医药、农产品深加工四个支柱产业的同时,用新的更切实际的举措来加快培育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现代金融、物联网、文化创意、软件外包、全域旅游等服务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三要借力长三角州城市群大市场,建立职能明确、分工合理的以宣城为核心的皖苏浙区域协调发展管理机构,不断提升宣城市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供给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围绕规划同筹、科教同兴、环境同治等方面出台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物流、财政、金融、税收、土地、人才引进等配套政策。积极支持国内外商业企业跨区域发展。加快建立以中鼎等大型企业为龙头的技术创新,金融、港口、商贸、旅游等区域性合作体,以增强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和拉动作用。四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分工和协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业分工体系。

 

(作者单位:宣城市委党校)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