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6年第1期

推进“以港兴市” 实现马鞍山市转型发展

时间:2023-08-08 阅读:122 作者:曹捷 孙都光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愈加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不断持续,作为马鞍山市传统行业的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发展挑战,急需寻找支撑马鞍山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14年,国家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目的是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郑蒲港作为长江下游唯一没有开发的深水港区,具有天然的发展优势。聚焦“以港兴市”,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通过发展郑蒲港“再造”一个马鞍山,以“港口经济”带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保持马鞍山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创马鞍山市发展新优势的内在要求和战略导向,更是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实现马鞍山市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实现两个转型

发展临港经济,真正实现“以港兴市”,发挥郑蒲港江海联运枢纽中心作用,带动全市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经济不断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实现两个“转型”的战略导向。

(一)理念向现实的转型

面对新形势下,为发展港口经济,马鞍山市作为钢铁制造业起家的传统工业城市形成的发展理念急需转变。

一是从生产制造业向生产服务业转变。港口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生产服务业与发展生产制造业依靠投资拉动为主不同,生产性服务业是过程产业,作为其他产品和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并无明确的实物产品产出,且具有明显的知识密集性、产业关联性和外部化趋势,需要搭建在发达的制造业产业基础上,单纯依靠本行业的投入无法得到有效发展。以郑蒲港发展为例,单纯的投入港口建设对港口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作用市有限的,必须依靠马鞍山本地乃至周边区域内高度发展的制造业,围绕制造产业提供相应的服务。

二是从资源输出(入)向全球配置要素转变。马鞍山市“以矿立市,以钢兴市”,马鞍山港诞生之初主要为马钢生产服务,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内河钢铁物流基地,主要以资源输入和初级工业产品输出为主,直到现在也依然高度依赖于钢铁、煤炭、水泥、纸浆等低级生产资料的运输。但在现代全球化的经济大背景下,全球资源要素配置已经成为现实,继续局限于本地区的产业将会极大的制约马鞍山市港口经济的发展,郑蒲港要做大做强,除了围绕本地已有的产业外,更需要考虑参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要素配置,以有易无,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发展自身的产业。

三是从满足国内消费向融入全球消费转变。面对日益残酷的国内市场竞争和不断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开拓国际化市场,向外输出产能,供应全球消费是马鞍山市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容。从马鞍山市来看,国内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新兴行业和新兴消费市场的开发尚不充分。这也倒逼马鞍山市,只能通过参与到全球供应链的市场化消费中去,来为马鞍山市的转型升级提供发展动力。

四是从供给端驱动向需求端驱动的转变。经过改革开放37年的建设,马鞍山市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市场已经由生产者决定的供给驱动型模式逐步转变为由消费者需求决定的需求端驱动模式,主动适应市场变换,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注重消费体验,以市场为导向,做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赢得马鞍山市港口经济发展机会的必要前提。

五是从区域化经济向全球化经济转变。在当前全球化市场的背景下,在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引领下,发展港口经济,仅仅从相邻地区的区域化经济的角度考虑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必须背靠郑蒲港,面向全球化。以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区域经济为依托,建设立足长三角、服务全世界的港口经济体系,将成为发展港口经济的最终目标。

(二)现实向行动的转型

实现理念的转型只是发展港口经济的第一步,最关键的是要在行动上实现转型。港口经济的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做好物流、信息流、人流的建设工作。

一是物流的扩张。港口运输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有足够的货物流量,而物流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依靠本地制造业的发达,从本地产生和吸引物流;另一方面利用便捷、经济的运输和服务体系吸引其他地区的物流通过本地进行中转。这就要求全市在不断扩展本地制造业,特别是发展本地优势产业以需求拉动物流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港口服务体系,吸引外部物流流经本地,最终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

二是信息流的完善。对于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的行业来说,信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对港口经济来说同样如此,能否形成完善畅通的信息流通体系,是关系着一座港口在现代全球化经济大背景下,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建立在完备的通讯、交通基础设施,建立在通关一体化、综合保税区,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条件的基础上,争取使郑浦港成为全球物流信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以支撑港口经济的发展。

三是人流的升级。在人类社会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港口经济的人力资源主要是以码头工人为代表的劳力型的人力资源。随着现代物流行业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智力型人才逐渐成为港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人力资源。无论是通关服务还是航运保障,智力型人力资源的需求都与日俱增,而人力资源的来源只有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条路。马鞍山市当前发展港口经济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而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一系列问题,马鞍山市们目前具备多少符合要求的人才?需要多少人才?如何吸引人才?从哪里吸引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又如何留住人才?等等。围绕这些问题寻找答案,并逐项解决,是发展马鞍山市港口经济亟待要做,也必须要做的事情。

 

二、制约马鞍山市港口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是低端航运无法支撑“以港兴市”战略。目前马鞍山市每年约8000万吨左右的货源,其中主要是原燃材料的运输,属于低层次的资源型输出(入)的航运形式,效益既低(依靠量的扩张实现规模效益),也难以形成内生型增长的带动效应。

二是增量有限、减量增加。马鞍山市产业近两年来均未形成新的突破,从而形成产业突破,进而能够带动港口经济发展,况且这之间还存在一个时间差;而伴随着全球性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马鞍山市国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清理过剩产能政策的出台,未来马鞍山市传统资源加工产业的进出口形势进一步恶化是可以预期的。

三是人口红利减少。马鞍山市人口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低速增长,而周边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也成逐年下降趋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周边南京、合肥、芜湖等城市虹吸效应的共同作用,马鞍山市对周边区域消费市场的吸引作用将进一步下降,在以消费带动物流的竞争中将愈加处于不利地位。

四是周边竞争性城市挤压。马鞍山市地处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达的同时,也收到周边地市的经济挤压,东有南京,西接合肥,南邻芜湖,发展规模均大于马鞍山市。特别是南京、合肥、芜湖均有各自的港口,南京和芜湖港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程度也都高于马鞍山市,合肥又依托省会优势地位,对马鞍山市港口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总体来看,发展港口经济“以港兴市”是马鞍山市寻求经济突破的战略探索,是谋划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一步,如何依托马鞍山市现有基础,发挥郑蒲港优势,充分把握国家“一路一带”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走全球化资源配置道路,为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争取空间,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还需要我们为之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

(作者单位:马鞍山市发改委、马钢资本运营部)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