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6年第1期

皖江地区县域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时间:2023-08-08 阅读:127 作者:课题组

皖江地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级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会推进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而工业化又会推进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从全地区来看, 皖江地区的九个中心城市无疑是城镇化的主要载体, 在今后的10至15年,这些中心城市的规模还会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小城镇应如何发展,县域如何依托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一份新型城镇化试点报告上也批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眼睛不要只盯停大城市,中国更宜多发展中小城市及城镇”,强调了小城镇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本研究报告就专门研究皖江地区的县域如何依托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问题。

 

一、皖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皖江地区共有32个县、5个县级市,402个镇﹙不含县城﹚、150个乡。县﹙市﹚域总面积63441平方公里,占皖江地区总面积的83.48%,占全省总面积的45.2%;2013年县﹙市﹚域总人口2211.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985.9亿元,财政收入735.4亿元,分别占皖江地区的71.36%、46.66%和34.29%,占全省的36.67%、31.44%和21.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068元,相当于皖江地区平均水平的65.39%, 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5.43%。可见,县域在皖江地区及全省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皖江地区的经济重心在9个中心城市, 而人口的七成多是在县域,因而皖江地区县域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还低于全地区乃至全省的平均水平,这也对皖江地区县域的工业化、城镇化提出了新的课题。

从总体上看, 皖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现状有以下特征:

1、中心城市人口增长快,县域城镇化率与地区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我省自“十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完善新设地级市的城市综合功能”以来, 皖江地区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5个老地级市和池州、滁州、宣城、六安4个新设地级市都加快了发展,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9市的人口和建成区规模大幅度扩张,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中心城市人口增长快,提升了皖江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而县域城镇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从而导致县域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地区的平均水平。

据对2013年的数据分析, 皖江地区城镇化率为59.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1.8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江浙两省只低5个百分点左右,而皖江地区的县域城镇率为48.2%,比全地区仅平均水平低11.6百分点,原因是中心城市人口增长快, 抬高了皖江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如2005年,皖江地区

       9个市的建城区总人口为430.1万人, 2013年增加到785.2万人,年均递增7.8%,占全省城镇总人口的比例也由24.4%上升到39.3%,8年间上升14.9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86个百分点﹙见表3﹚。值得注意的是,皖江地区9市建城区2013年的暂住人口高达193.5万人,占建城区总人口的24.6%,而402个镇的暂住人口仅63.6万人,占建城区总人口的6.0%,高比例的暂住人口是皖江地区中心城市人口增长快的一大特征,由于中心城市人口增长快,农村人口大量向中心城市转移,县域城镇化尽管也发展很快,但城镇化率必然低于全地区的平均水平。

 

表1: 皖江地区9市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变化﹙2005—2013年﹚


中心

城市

城区人口

﹙万人﹚

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2005年

2013年

2005年

2013年

合肥

175.3

330.7

225

393

滁州

23.1

38.3

37

83

六安

32.2

58.8

41

70

马鞍山

49.4

68.9

66

89

芜湖

72.8

116.6

95

155

宣城

15.9

32.8

24

49

铜陵

35.2

43.6

36

69

池州

13.2

30.4

15

37

安庆

45.3

65.1

52

81

合计

430.1

785.2

585

1026

年均增长%

7.81

 

7.27



①2013年含暂住人口

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2006、2014年,《安徽建设统计年鉴》2014年

 

2.异地城镇化与就近就地城镇化同时并存,新型城镇化发展态势良好

自城市化出现以来,人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所谓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要城市化,必须离开农村向城市转移,这是异地城镇化; 所谓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就是农村人口居住地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向城镇发生结构性的转型, 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转移,在农村地区也可以实现城镇化,这是就近就地城镇化。所谓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异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同时并行的城镇化道路。显然,中心城市是农村人口异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是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皖江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发展,说明异地城镇化与就近就地城镇化在皖江地区同时并存, 在皖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态势良好。

在我国,城镇可分为地级以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城﹙含县级市城区﹚、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等四种类型。2013年,皖江地区有9个中心城市,32个县, 5个县级市,402个建制镇、150个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 四种类型的城镇人口数列为表4。由表4可见,一方面, 2013年,皖江地区 9个中心城市城镇人口占地区城镇总人口的比例为42.39%,而前已指出,自2005年以来, 9个中心城市城镇人口净增355.1万人,年均增长7.81%﹙见表2﹚,中心城市是农村人口异地城镇化的载体, 皖江地区中心城市人口的这个比例说明,异地城镇化在皖江地区发展很快;另一方面,皖江地区32个县城、5个县级市城区和402个建制镇的城镇总人口己占地区城镇总人口的54.0%,加 上350个乡集镇的城镇人口,这个比例达到57.61%。小城镇是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皖江地区小城镇人口这个比例说明,就近就地城镇化在皖江地区已开始出现。综合这两个方面的情况表明, 异地城镇化与就近就地城镇化并存,在皖江地区将会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新常态。

 

表2    皖江地区不同类型城镇人口结构﹙2013年﹚


城镇类型

人口数

﹙万人﹚

占城镇人口的比重﹙%﹚

占总人口的比重﹙%﹚

9个中心城市

785.2

42.39

25.34

37个县城①

476.3

25.71

15.37

402个建制镇

524.1

28.29

16.91

150个乡集镇

66.8

3.61

 2.16

合       计

1852.4

100.00

59.78


①含5个县级市的建成区城镇人口。

资料来源: 安徽省住建厅编,《安徽建设统计年鉴》2014年

 

异地城镇化与就近就地城镇化并存在皖江地区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常态,也反映在农村人口流动的流向构成上。一般地说来, 农村人口在本县内的城镇流动是就地城镇化, 农村人口在本市内的城镇流动是就近城镇化, 农村人口向市外、省外的城镇流动是异地城镇化。

表3列出了皖江地区农村人口2005年和2013年在上述三种流向的构成,由表3可见, 从全省看,2013年与2005年相比,流向市外的构成比例占77%以上,说明安徽农村转移人口是以到市外、省外的异地城镇化为主,但所占比例略有降低, 流向县内、市内的构成比例 都略有上升, 说明安徽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开始出现。从皖江地区看, 异地城镇化的程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就近就地城镇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经济发达的

  表3  皖江地区9市2005、2013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流向构成﹙%﹚


地区

2005年

2013年

流向本县

流向本市

流向市外

流向本县

流向本市

流向市外

全省

  13.51

4.66

 81.83

  15.70

  7.04

  77.26

合肥

  32.02

28.46

 39.52

  27.77

 32.61

  39.62

滁州

  19.00

 4.70

 76.30

  25.46

  6.26

  68.28

六安

   6.04

 0.89

 93.07

   6.73

  2.20

  91.07

马鞍山

  41.45

10.79

 47.76

  27.42

  8.24

  64.36

芜湖

  19.40

10.66

 69.94

  20.09

  8.33

  71.58

宣城

  24.70

 2.15

 73.15

  31.69

  3.94

  64.37

铜陵

  44.56

12.72

 42.72

  34.58

 15.58

  49.84

池州

  11.41

 3.15

 85.44

  13.57

  1.64

  84.79

安庆

  11.43

 4.18

 84.39

  12.82

  3.92

  83.26

                                                         资料来源: 安徽省统计局编《安徽省统计年鉴》2006、2014年。


       合肥、铜陵、马鞍山3市, 2005年流向市外、省外的比例都在50%以下,说明这3市的城镇化,已由异地城镇化为主,转向以就近就地城镇化为主,这是可喜的趋向。合肥、马鞍山、芜湖2013年流向市外、省外的比例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主要是因为2010年撤销地级巢湖市划入的县市,流向市外、省外的农村转移人口数量较多所致。在其他各市, 2013年流向市外的构成比例虽然仍很高,但都低于2005年,说明这些市的农村转移人口虽然仍以异地城镇化为主,但就近就地城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地区城镇化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3、县城经济实力较强,但规模较小,功能不强

皖江地区的32个县城和5个县级市的城区,尽管存在着差距,但总体上看,都是本县﹙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道通枢纽,绝大多数都有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经济实力较强,但规模较小, 功能不强,己不适应县﹙市﹚域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需求。

从总体上看, 皖江地区32个县城的经济实力较强,较高的财政收入、较高的市政建设投资和维护费用支出,是经济实力较强的直接表现。就财政收入而言, 皖江地区包括县城在内的439个建制镇2013年财政收入总额为279.39亿元,而32个县城的财政收入总额为68.34亿元,占全地区镇级财政收入的24.46%,即四分之一,其中, 枞阳、肥西、庐江县城2013年财政收入分别高达9.09、7.77、7.46亿元,差不多达到一个小县的年财政收入规模。正因为财政收入高,也有财力加大市政建设投资和维护费用支出, 2013年皖江地区32个县城市政建设总投资为215.62亿元, 市政维护费用总支出为160.61亿元,分别占全省县城总额的61.32%和62.42%。市政建设投资和维护费用支出大,也为县城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 皖江地区32个县城的发展很不平衡, 从总体上看,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小, 功能不强的问题。就规模而言, 皖江地区县城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建成区规模都偏小。如2013年皖江地区32个县城包括暂住人口在内的平均人口规模为12.86万人,占县域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1.52%,而我国发达地区县城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大多超过1/3,皖江地区32个县城有25个低于这个比例,说明皖江地区县城的平均人口规模偏小。又如2013年皖江地区32个县城建成区平均面积为18.0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平均为7125人/平方公里,而全省22个市建成区2013年的平均人口密度只有2359人/平方公里。皖江地区县城人口密度过高,正说明县城的建成区规模都偏小。

功能不强问题在皖江地区32个县城也是普遍存在的。就市政设施功能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有统计的指标加以判断:一是全省县城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为17.32平方米, 皖江地区就有长丰、肥东、肥西、庐江、南陵、无为、枞阳、潜山、岳西、定远、风阳、舒城、东至、石台、青阳、旌德等16个县城低于这个水平, 最低的为肥东店埠,仅8.85平方米; 二是全省县城建成区排水管道平均密度为9.35公里/平方公里, 皖江地区就有长丰、肥东、肥西、庐江、芜湖、无为、当涂、含山、和县、铜陵、怀宁、潜山、宿松、望江、岳西、舒城、绩溪等16个县城低于这个水平,最低的为当涂姑孰,仅2.69公里/平方公里; 三是全省县城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66平方米, 皖江地区就有长丰、肥东、来安、定远、风阳、舒城、和县、铜陵、怀宁、枞阳、潜山、宿松、望江、岳西、青阳、泾县等16个县城低于这个水平,最低的为潜山梅城,仅3.51平方米; 四是全省县城建成区绿地率为25.50%, 皖江地区就有长丰、肥东、庐江、来安、舒城、含山、铜陵、怀宁、枞阳、潜山、太湖、望江、岳西、即溪、泾县、旌德等15个县城低于这个水平, 最低的为望江华阳, 仅7.73%; 五是全省县城污水处理率为91.77%, 皖江地区就有庐江、繁昌、南陵、无为、当涂、含山、和县、铜陵、枞阳、潜山、东至、石台、青阳、旌德等14个县城低于这个水平, 最低的为南陵籍山,仅为80.0%;六是其他如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建成区供水管密度、建成区绿化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等, 皖江地区还有一些县城未达到全省县城的平均水平。即使是上述指标处于高位的少数规模较大、功能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城,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县城的差距仍然很大。这些情况表明, 皖江地区县城普遍存在着功能不强的问题。

4、建制镇“城市性”不足,“乡村性”突出, 规模小,功能弱

我国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多,差异也很大,若按照功能属性分类,我国的小城镇大体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乡村型”小城镇,二是“城市型”小城镇。所谓“乡村型”小城镇,就是小城镇在经济、社会、文化及基础设施等方面体现的功能特征,仍然具有农村属性的小城镇,亦即“乡村性”突出,“城市性”不足。所谓“城市型”小城镇,就是小城镇在经济、社会、文化及基础设施等方面体现的功能特征,已经具有城市某些属性的小城镇,亦即“城市性”突出, “乡村性”消失。两种类型的小城镇在人口及建成区规模、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公用设施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见表4﹚。一般地说来,我国的县城和规模大的建制镇大多是“城市型”的小城镇,约占小城镇总量的10%左右,而“乡村型”小城镇占小城镇总量的90%左右。

表4:  “乡村型”小城镇与“城市型”小城镇的主要区别对比

指      标

“城市型”小城镇

“乡村型”小城镇

规模

建成区人口(万人)

  其中:非农人口比重(%)

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1万以上

70%以上

5以上

1万以下

70%以下

1—3

经济

产业

经济总量(GDP)(亿元)

二、三产业占GDP比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财政收入(万元)

5亿以上

80%以上

3—4亿元

1亿以上

1亿左右

60%以下

1亿以下

1亿以下

社会

事业

中等学校规模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