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6年第1期

推进安徽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时间:2023-08-08 阅读:99 作者:省农委课题组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新常态下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性选择,也是农业转型发展中问题倒逼的必由之路,更是适应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安徽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期我们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安徽省农业供给侧变化的现状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农产品供给、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等,是农业供给侧的基本内涵。“十二五”以来,坚持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对外合作交流加速拓展,既保持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大大增加了生产能力,使农业供给侧发生了重大变化,为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条件。其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扎实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和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农业结构逐渐优化,提质增效格局初步形成。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跨越700亿斤新台阶,达到707.6亿斤,比2010年净增91.5亿斤。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15年总产量分别达到583.1万吨和230.4万吨,比2010年分别净增66.7万吨、37.1万吨。特色经济作物加速发展,蔬菜、水果、茶叶、蚕茧、中药材、油茶等特色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质量逐步提升,效益不断提高,2015年全省蔬菜、水果、茶叶产量分别达到3400万吨、265万吨、11.5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23%、38%、12.4%。其二,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34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3万公顷,2015年,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631亩。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迈出新步伐,安徽省农业政产学研推协作联盟在全国率先建立。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育繁推一体化体系,激活种业创新机制,一大批“皖字号”种企迅速成长。2015年注册资本6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4家,比2010年底增加10家。积极开展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建设,2015年底,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23家,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974家,实现交易额176亿元。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信农机农艺结合。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6580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1170万千瓦,年均增长4.0%;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71.6%。积极推动“农技入户”,完善基层农技服务。“十二五”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82万人,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421人,认定1.26万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认定的试点。2015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0%,较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其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2015年底,全省耕地流转面积2921.9万亩,耕地流转率达46.8%。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4万个,家庭农场发展到3.3万家,各类专业大户超过15万家。出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农机和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8万个。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92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9家,省级龙头企业931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近900家。其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逐步提高。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健全基层监管、检测、执法三大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和信用体系建设。2015年全省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分别达到96.5%、99.1%和96.1%。认定“三品一标”产地总面积2746万亩,有效获证农产品共367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64个,绿色食品1502个,有机农产品38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9个。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监测、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落实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措施和补贴政策,全面完成生猪屠宰监管职能划转交接。其五,农村综合性改革进一步深化。整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全面展开,走在全国前列。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在全国率先完成基层农技推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深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创新投资、建设和管理体制,大力发展新型管护组织。全省共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认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97个,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开展农业补贴政策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加快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加快构建“政银保担”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担保体系,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其六,农业对外合作交流有新拓展。农业全方位对外合作交流新格局初步形成,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跨国农业企业,合作领域、合作渠道、合作层次不断扩展,农业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初具规模。2015年,安徽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2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2亿美元。有38家企业赴境外投资农业,在外设立51家公司,累计投资额2亿多美元。近200多家境外企业来安徽省投资农业,实际到位资金达近20亿美元。

发展应是有质量、讲效益的发展。农业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全面拓展,为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了全方位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这是不容质疑的。但是,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也呈现出一些趋势性、转折性问题:一是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农业存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需求结构变化,优质农产品种类少、品牌少、精深加工少,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任务艰巨。二是农业生产成本与农产品市场价格“双重挤压”。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持续走弱,农业比较效益偏低,未来农产品市场面临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挑战。三是农业发展人才缺口大。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实用型人才短缺,农技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在岗农业技术人员二万多人,其中50岁以上占50%,且专业结构不对路。四是农业生产环境负效应日益凸出,种养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低。五是农业转型发展不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上议事日程。

 

二、安徽省农业供给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分析农业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变化的现状,重要的是找准结构性问题,以创新思维,探索我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一是认清农产品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升级的矛盾。近年来,我省粮食产量持续增加,全省肉蛋奶、水产品、蔬菜总产同比均有较快增长,但农业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过去只是要吃饱,现在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吃精、吃优、吃美味、吃安全甚至是吃出快乐,越来越关注舌尖上的优质、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美味,这对农业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和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对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了强烈市场倒逼。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和品牌化的农产品发展依然滞后,高品质的牛羊肉、水产品、奶类、果菜等农产品生产与消费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专用和品牌小麦、稻米和玉米、优质生鲜乳、冷鲜肉等更是急需增加市场供应。二是认清农产品供给数量与安全农产品需求的矛盾。我省粮食、蔬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安全形势平稳,2015年,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分别达到96.5%、99.1%和96.1%,“三品一标”认证产地总面积达2746万亩,有效获证农产品共367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64个,绿色食品1502个,有机农产品38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9个。但由于农产品生产环节多、链条长、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千千万万小农户和经营者很难对接市场,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来生产和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尚未有效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监测、诊断和调查等尚不完善,粮食、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检验检测频次低,市场准入相对容易,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从各种渠道直接进入,农产品流通渠道及其源头难以溯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保障水平亟待提高三是认清农产品供给成本上涨与价格下行的矛盾。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由偏紧向偏松转变,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产品供给面临着市场价格的下行压力。2016年9月,我省每市斤小麦平均市场价格0.81元、玉米0.76元、晚籼稻1.36元、早籼稻1.32元,与2015年相比,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民增产并不增收。加上农业支持保护措施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化肥、农药和农膜等不合理使用带来成本和生态双重压力、土地和农业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服务成本上升、农业科技支撑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建设滞后,农业经营没有形成适度规模、体制机制滞后等因素,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影响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危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是认清农产品供给方式单一与需求方式多元化的矛盾。农产品销售大部分还是通过田间地头市场、农贸市场等传统方式进行销售,供给方式和渠道相对单一。2015年,我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156亿元,与浙江等省份相比差距较大。电商发展滞后既影响到鲜活农产品进城,影响到农资下乡,也影响到物流配送、冷链设施设备的发展。需求方式多元化、灵活化与农产品供给方式单一化、低效化的矛盾加深,亟需打造和创新农超对接、农产品电商平台、特色电商馆、农交会、跨境电商和微商、连锁经营店、标准化的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等现代销售和流通的新业态。五是认清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滞后与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求的矛盾。现代农业需要现代新型经营主体。截至2016年6月,我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71086家,家庭农场4371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4641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207,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近950家。总体看来尚处在初级阶段,且规模小、实力弱、素质低和带动力不强。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不足的矛盾加剧,因此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之一。六是认清资源环境约束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矛盾。我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旱涝灾害多发频发,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状态没有根本改变。近年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21万吨;通过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农药使用量下降20%—3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1.5%。但农业经营方式粗放,尚未摆脱“大田、大水、大肥”的生产方式,农业资源长期透支和过度开发、农业面源污染加重、耕地质量下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对农业的约束越来越紧。良好生态环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评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加快农业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安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路径

 

破解农业发展中凸显的矛盾和问题,出路在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为主引擎,以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加快农业去库存、降成本和补短板,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方式的有效转变和产业的有效升级,使我省农业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子。

1、调结构、转方式,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以调整优化农业供给结构为切入点,在品种、品质结构上,提升产品品质,促进品种升级换代,扩大有效供给和高端供给。在种养结构上,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稳定小麦、水稻生产,巩固提升粮食产能,适度减少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大豆、杂粮杂豆、青贮玉米和马铃薯等的种植面积。开展农作物合理轮作体系补助试点。以打响“绿色皖农”品牌为切入点,以发展品牌粮食为重点,打造粮食、肉类、奶类和水产等专用品牌、特色品牌,推动品牌建设示范行动落地生效,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以行业品牌为支柱,以产品品牌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和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和创建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皖字号农业品牌。开展主食加工和农产品加工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分行业探索建立“绿色皖农”品牌目录制度,通过品牌倒逼流通、倒逼加工、倒逼生产、倒逼结构调整。以发展生鲜乳和冷鲜肉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要在优化常温、冷冻畜产品基础上,积极发展冷鲜畜产品、生鲜乳和冷鲜肉。积极发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畜产品。深入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促进规模养殖比重不断增加、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品总量稳定增长、质量安全有效提升,加快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水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巩固稻虾、稻鳖、稻蟹、稻鳅、稻鱼等五大主导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渔共赢,解决水稻种植与水产品养殖结合不紧,主体培育滞后,服务体系亟待加强等问题,发展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深入实施“绿色皖农”品牌培育计划,重点抓好品牌提升和质量创建,增加专用粮食、品牌粮食、生鲜乳和冷鲜肉的供给,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体系,打造和培育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

2、夯基础、强支撑、走低成本发展之路

要大力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核心区。深入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5588”行动计划,加强田间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节水蓄、保、集、节、用一体化。大力推广有利于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农作物新品种、新农艺,着力提升农机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收储全程机械化,继续推广小麦一体化播种、水稻育插秧、玉米标准化机播和联合收获,以及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粮食烘干等关键环节机械和技术。加快发展山区机械化,以茶叶、板栗、山核桃为重点,推广山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技术。积极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机械化。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继续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发展大中型、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机具,继续对秸秆粉碎还田机、水稻育插秧机械和玉米收获机械实行敞开补贴。稳步推进农业政产学研推协作联盟建设,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实现重大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换档提速。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继续推进玉米、大豆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全面实施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肉鸡遗传改良计划,进一步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启动和深入开展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936行动。加强和完善渔业体系建设,开展原良种场验收和复查,加强水产苗种进出口管理。加快补齐农业信息化短板,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加快推进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农交会、跨境电商和微商、展销等各类农产品供给新方式建设。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龙头企业建立电商平台,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示范,推广线上营销和线下体验一体化经营模式。培育一批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企业,支持差异化发展。开展鲜活农产品进城和农资下乡试点。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上网销售。发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仓储等优势,加强特色农产品产地市场和经营主体的合作、对接。

3、兴产业、强体系、走融合发展之路。

以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重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核心带动作用,实现要素、产业和利益的“三大链接”,引导龙头企业在联合体中通过适度规模发展搞联合,引导龙头企业找准在联合体全产业链中的位置,发挥其在生产标准制定、品牌创建、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通过企业家、科技人才提升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发展能力。推动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创新发展订单农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推动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涉农院校、科研平台成立产业联盟。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开展主食加工和农产品加工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开展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选择玉米等粮食和特色农产品,联合龙头企业进行全产业链生产与加工技术推广示范,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新型产业发展技术模式。鼓励有仓储条件、有信用资质的饲料、酒精、淀粉等企业入市收购。培育一批粮食加工示范企业,开展主食加工“老字号”品牌推介。以茶叶、板栗、山核桃为重点,推广山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技术。不断扩大粮食加工转化产品和茶叶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建立一批标准化、区域化的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因地制宜,打响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振兴传统手工艺计划,继续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指导各地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组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管理人员培训。开展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

4、重培训、育主体、走规模化经营之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经营主体担大任、规模化经营是路径。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开展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试点。出台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启动省级示范联合体评选,择优扶持一批省级示范联合体,重点支持联合体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组织开展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评选,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大力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鼓励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家庭农场。积极培育示范家庭农场。逐步扩大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试点范围。稳步推进农民土地股份合作试点、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完善落实补贴、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用电、项目和人才培养等扶持政策,加快形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着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用地难得“两难”问题,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依法流转土地以及土地入股、托管、联耕联种、代耕代种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运用土地确权登记成果,积极培育统一规范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农业规模经营的准入、退出和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出台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扶持政策。继续落实农业配套设施用地的相关政策。加大培育力度,构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载体。

5、强改革、建机制,走创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创新发展是核心,针对问题,强推改革,创新机制体制是关键。要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建立健全程序规范、监管到位的购买服务流程。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围绕大宗农作物生产全过程,制定服务标准规范,推行全程化、一体化服务模式。要依托省级农业政产学研推协作联盟,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鼓励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将生产技术进行集成打包,制定耕种收储一体化、标准化的生产程序和种子、化肥、农药使用目录,开展优质、安全、放心农资统购、统配。通过物化技术服务,解决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保险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强化信用意识。积极与当地金融部门合作,共建融资平台,开展金融服务;探索对符合条件的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以“三权”、大宗农产品、生产及配套设施等进行抵(质)押融资。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通过制定和执行农业生产标准、农产品检测标准,提高农业标准规范应用水平和监督管理水平,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安全有追溯,切实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开展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积极组织开展土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农村集体产权进场交易,让农民的财产权利有场所、可交易、可变现。规范业务审核,做好产权交易项目落地监管和跟踪服务,加强产权用途管制,切实维护产权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6、绿色化、安全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化、安全化,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强烈呼唤。要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实施“一降两减三基本”,继续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深入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和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继续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完善农村沼气建管机制,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规模和投资力度,设立节水灌溉专项补贴,改革传统灌溉方式,继续鼓励发展喷灌、滴灌和微喷灌等灌溉方式。大力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科学搭配间(套)作植物品种和比例,减少农药使用,引导科学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物固氮技术,推广生态化肥。改进耕作方式,推广轮茬、间(套)作技术,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加强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组织实施以“绿色”为主题的攻关示范行动,深入开展生态农场、生态农庄、生态企业和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就近就地生态消纳。启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广稻鸭共育、稻鱼(虾)共生等种养模式。鼓励引导大水面增养殖和离岸养殖,积极开展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示范县创建活动。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和水产品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试点。 探索构建产品生态圈、企业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实施“绿色皖农”品牌培育计划,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预警和“两个追溯体系”(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程信息化,做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程生态化,加快农产品“从农田(养殖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市县政府绩效考核,健全基层监管、检测、执法三大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和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产品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基层监管机构能力建设。 实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全覆盖。以“三品一标”认证和管理为抓手,加强农业“三品一标”认证体系建设,整合“三品一标”管理职能,严格生产管理,严格产品认证,严格证后监管,切实抓好产品检测、产地督查和标志稽查,构建监管长效机制。

 

(省农委调研组成员:王华、汤高平、吕国文、汪建华、崔宝玉、袁伟、宗查查   执笔:汪建华、崔宝玉)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