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6年第1期

合肥都市圈中长期发展思路研究

时间:2023-08-08 阅读:93 作者:省发展战略研究会课题组

合肥都市圈中长期发展思路研究

 

省发展战略研究会课题组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合肥都市圈成立于2006年,当时称为“省会经济圈”,范围为合肥、六安、巢湖三市;2009年淮南市、桐城市加入,拓展为合肥经济圈。2012年定远县加入,2013年滁州市整体加入,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区域合作不断拓展。经过成员城市10年来的共同努力,核心城市合肥成长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开启了经济圈向都市圈战略升级的新历程,并积累了以下发展基础:

带动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区位条件优越,科教优势明显,自然与人文资源较为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基于的在会商机制、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分工合作、联合招商引资、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科教资源共享、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 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社会发展明显加快, 成员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1、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合肥都市圈一成立,就注重规划研编、引领发展,成员城市先后共同编制了《合肥经济圈﹙原称,以下同﹚城镇体系规划》、《合肥经济圈基础设施规划》、《合肥经济圈市场体系规划》、《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总体规划》等重要专项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构建合作框架和政策体系,10年来,经过成员城市的共同努力,经济圈合作框架和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合肥市还与其他市开展双边合作,签订了合作协议或编制了合作项目规划。通过开展规划对接,一体化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2、区域合作协调机制趋向成熟。

在规划引领、合作框架构建和政策体系实施中,各成员城市主动加强交流合作,建立了党政领导会商制度,就共同推进都市圈建设达成广泛共识。2010年以来,确定了五市党政领导会商会议制度和高层互访制度;明确了都市圈建设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任务;确定了产业合作、交通基础设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等16个合作专题;五市发改、经信、农业、交通、规划、旅游、招商等对口部门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谋划具体合作项目。

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接顺利推进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航空、公路、铁路、水运、水利和通信等6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建设对接顺利推进。

航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已投入运营,圈内各市及周边县区通往机场快速连接线工程正在加快建设,航空直接服务都市圈各市县的效益逐年递增。

公路:合肥与淮南、六安、桐城、定远等地的高速公路和干道交通网在加密建设,提升了都市圈五市之间的公路通达性。

铁路:修订了合肥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商合杭铁路、合安九快速铁路已开工建设,还积极谋划合淮、合六、合桐等城际铁路,铁路建设稳步推进。

水运: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工程按期开工建设,裕溪、巢湖复线船闸工程已建成通航,并加快推进店埠河、丰乐河、杭埠河、兆西河的航道升级改造工程,都进展顺利。

水利:按国家和省的统一规划,共同实施长江、淮河和巢湖防洪工程,都市圈五市水利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此外,加快推进大别山优质水源引建工程、引江济淮调水工程,较好地保障了都市圈五市区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通信:经过成员城市10年来的共同努力,合作共建通信基础设施,已初步形成了合肥至圈内城市“1小时通勤圈”。 此外,合肥市固定电话网成功升8位,为经济圈区号统一打下了基础。

4、产业合作互动不断拓展。

10年来,各成员城市都高度重视产业合作互动发展,在农业、工业、能源、科技、旅游、商贸、园区共建等领域的合作互动不断得以拓展,成效明显。

农业:突出在蔬菜和农副产品产销方面的城乡互补,如合肥与六安、桐城、定远都共建了蔬菜基地,既保障了中心城市的蔬菜供应,又带动了农副产品的销售。

工业:由于合肥经济圈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各成员城市都把工业作为战略重点,并注重通过区域合作加快工业发展,五市间工业的分工协作每年都有新拓展其中,分工协作成效显著的有汽车、家电、钢铁、煤电、机械、建材、包装印刷、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由于在经济圈内的分工协作成本低、机会多、信誉好,又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少企业主动寻求在经济圈内的分工协作,一批企业通过参与分工协作而发展壮大起来。

能源:淮南市加入合肥经济圈后,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受到普遍重视,主要是积极探索和推进合淮两市直购电试点工作。此外,还联合推进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科技:主要是发挥合肥市的科技资源优势,其他城市及企业主动开展与合肥市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技术合作,合肥市市的科技辐射与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此外,合肥还通过协同合作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功能,建立了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并向周边城市辐射,中小企业受益很大,也带动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大众创业,推动了经济圈的科技进步。

旅游:成员城市注重联合发展旅游产业,打破行政区界限,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目的地,推出了一批旅游精品线路,部分市县开通了旅游直通车。在内,编制并修订了《合肥经济圈休闲度假指南》和《合肥经济圈旅游地图》,逐步建设经济圈统一旅游市场;对外,注重联合打造旅游品牌,如在上海联合举办旅游推介会,扩大了对外影响力。

商贸物流:成员合肥主动合作,积极投入经济圈统一市场建设,合肥市的商贸物流辐射动能不断增强,经济圈商贸物流的统一市场正在形成。合肥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合肥已成为全国一线物流城市,对圈内城市对外贸易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共建园区:为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肥作为示范区的核心城市,积极在经济圈共建产业园区。如合肥市蜀山区与寿县、包河区与舒城、高新区与霍邱、肥东与定远、肥西与明光等合作共建园区都进展顺利, 并积极谋划合淮共建区。

5、环境同治联防成效明显

合肥经济圈成立以来,一直注重环境同治联防,并把巢湖与保护作为环境同治联防的重点,一成立就签订了《巢湖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后来提出建设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也将六安市舒城县、金安区等纳入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经济圈内各市县互通信息,搭建了环保合作沟通平台,与国开行合作的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一期项目基本完成,二期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经济圈成立后,还加强对大别山水库群、巢湖以及淠河总干渠、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启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手治理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等,合作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6、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

圈内各成员城市都高度重视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共建共享,经过10年努力,已初步建立了劳动力、技术、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资源要素在圈内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如各成员城市已签署了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协议,各市都建有城市就业用工信息库,为圈内企业招聘开辟绿色通道,还运用信息化手段升级“合肥人力资源协作圈”网络模块,有效推进了圈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又如, 各成员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完善一体化社会服务体系,在推动社保一体化、公积金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还比如,圈内还联建设跨区域电子货币支付系统和即时兑付系统,已取得很大成效,通信同城化、公交同城化、金融同城化等也都有序推进,初步形成了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共享的新局面。

7、干部人才交流有序开展

合肥经济圈成立10年来,各成员城市一直开展干部互派对口挂职交流活动,在挂职中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效果很好。部分市县还联合举办干部培训,干部之间进行“零距离”、“一对一”、“面对面”等的交流研讨。不定期联合举办人才招聘会和校企对接合作活动,签订了《合肥经济圈城市开展异地教学活动协议书》,部分学校开展结对共建和异地教学,人才交流也从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向中小幼师不断拓展,对促进经济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肥都市圈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在长三角城市群的5个都市圈中位居末位,市县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城乡之间的也不协调;二是一体化发展的起步晚、起点低,已开展的一体化融合度不够,协作联动的项目少、紧密度不够,效益的释放还只处于初期阶段;三是基础设施尚未充分对接,产业配套关联度尚不高,要素市场和各自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整合,跨行政区的资源优化配置难以推进,生态环境的联防共治进展不大; 四是区域合作机制尚处起步探索阶段,行政主导色彩重,市场机制作用弱,一体化发展还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一体化政策支撑体系有待完善;五是都市圈整体品牌的凝合度不高,影响力不强,与长江经济带特别是长三角城市群其他都市圈相比, 影响力的差距大、特色不显著、吸引力弱,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区域合作与竞争中尚处于弱势。

﹙二﹚发展态势

城市群和都市圈是我国在新常态下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体空间形态,“十三五”乃至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城市群和都市圈将进入大整合、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长三角城市群迈向世界级,也进入大提升的重要发展阶段, 合肥都市圈在长三角城市群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而安徽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加快推进,又会为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面临新形势新环境,合肥都市圈建设会进入新阶段,发展也会达到新的高度,未来发展会形成以下态势。

1、区域战略定位大幅提升

在国家区域战略布局中,合肥明确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由一般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为国家战略层级和国际化层面的新兴都市,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定位也随之提升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内的五大次区域城市群,将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提升到国家的同一个区域战略层面,既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开辟了新的更广阔前景。

2、内外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合肥都市圈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沪宁合发展主轴相融,南与长江大动脉相通,西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相邻,北与中原经济区相近,又与“一带一路”相联,核心城市合肥的对外陆上交通已形成一小时到南京、二小时到上海、三小时到武汉、四小到北京的新格局。在交通更为便捷化、对外开放向内陆地区推移的新形势下, 都市圈内外发展空间会进一步拓展。

3、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在“十三五”时期,随着合肥都市圈走向成熟和产业集群的不断成长,推进一体化成为成员城市上下一致的共识,都市圈一体化将会加快发展,一体化领域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逐渐加深。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贸易一体化、要素一体化、政策一体化、社会发展一体化会全面推进,将会进一步优化跨行政区的资源配置,深化和改进产业间、行业间、企业间的分工合作,推进产业升级和集群发展。圈内市县间、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会逐渐缩小, 城乡居民在共建共享中会有更多的获得感。

4、合作体制机制趋向成熟

随着全面改革的推进,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改革指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会逐渐深化,政府间的会商协调机制将会扩展,区域合作中的行政推动将进入制度化,市场调节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企业作为区域合作主体的功能将进一步凸显,社会组织将会成为政府之外的“第二合作平台”,区域合作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将会进一步清除,区域合作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市县之间将会逐渐形成网络化的合作发展和共建共治体系,都市圈合作体制机制会趋向成熟。

合肥都市圈在拥有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加上地缘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冲突的加剧和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去全球化”呼声的兴起,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给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其次,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甚为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面临一系列的深层矛盾,对合肥都市圈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再次,合肥都市圈还存在诸多发展“短板”,即使有一些优势,但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都很大。“十三五”乃至一个较长时期,合肥都市圈要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加快追赶,全面推进新跨越。

 

 

二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面的分析研判和国家及省“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思路,合肥都市圈中长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应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推进一体化为主题,以区域合作为路径,在领域上实现由经济合作向全面合作的拓展,在运作上实现由事务性合作向制度性安排的对接,在空间上实现由局部性统筹向整体性谋划的深扩,在主体上实现由政府间的单一合作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元合作的联动,在动力上实现由行政推动为主向市场机制引导为主的转换,在成果上实现由合作互惠向联动共享的延伸,全面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同城化、国际化的战略升级。通过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兴、市场共构、环境共育、品牌共推、机制共建、社会共享等途径,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居民共同富裕,将合肥都市圈建设成为创新型都市圈和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为安徽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做出新贡献。

﹙二﹚战略定位

根据中国区域布局的战略重组,从合肥都市圈的区位功能出发,并体现上述指导思想的战略要求, 合肥都市圈应明确以下四个层面的战略定位:

 

1、长三角城市群的新兴都市圈

从长三角城市群的视角看,合肥市已确定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应以培育合肥市副中心的综合功能为重点,加快合肥都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增强对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引领能力,在新的基础上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合作水平,优化空间形态,培育同城效应,提升圈内其他城市与合肥市的同城化水平,努力建成长三角城市群的新兴都市圈。

2、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重要集聚区

从长江经济带的视角看,合肥都市圈应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的新特点 抓住我省列入国家系统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新机遇,全面创优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合作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产业技术自主创新, 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成为安徽省创新驱动的紧密型核心增长区,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的重要集聚区。

3、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从全国的视角看, 合肥都市圈应强化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市域间产业分工合作,深化“互联网+”在各产业领城的应用,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开拓全产业链发展的新路径,推进各类开发区的集约发展、集群发展、绿色发展,在优势领域共同培育若干国家级、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4、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从全球的视角看, 合肥都市圈应抓住新常态下内陆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机遇,发挥合肥都市圈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功能作用,合作构建高水平、多功能、国际化的对外开放平台,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及要素流动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支持企业“走出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合肥市初步形成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综合功能,对其他市县发展有较强的引领能力,都市圈实现新的战略升级,城镇化率达64﹪左右。五市互动合作机制基本建成, 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同城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培育3-4个国家级或世界级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超30﹪,经济外向度超20﹪,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型都市圈,人均收入达到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先进水平。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争取实现以下六大体系。

1、经济总量目标

根据全国和全省经济发展走势及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基础,到2020年,合肥都市圈的地区生产总值可达15000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万元,年均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00亿元,年均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0亿元,年均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6.7万亿元,年均增长11﹪,财政收入2500亿元,年均增长10﹪。

2、创新发展目标

根据合肥都市圈的技术力量和产业发展需求,研发支出占GDP比例由2015年的1.5﹪,提升到2020年的2.5﹪。发明专利授权量、高新技术企业数,2020年均比2015年翻一番,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5年的6件, 增加到2020年的13件,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5年的10.5年, 增加到2020年的11.5年。

3、协调发展目标

根据合肥都市圈的产业体系演变趋向, 到2020年,一、二、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结构比调整为8:45:47,形成“三二一”结构;可达15000亿元,年均增长10%,城镇化率达到64﹪,城镇人均用地面积控制在105平方米内。

4、绿色发展目标

根据合肥都市圈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到2020年,合肥都市圈万元GDP能耗和PM2.5平均浓度下降,达国控目标,万元工业GDP用水累计降低累计35﹪、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不低于75﹪,水质优良比大于75﹪,森林覆盖率达27﹪。

5、开放发展目标

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大势和合肥都市圈的产业发展能力,到2020年,合肥都市圈进出口总额达365亿美元,年均增长8﹪。

6、共享发展目标

基于“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情况,到2020年,合肥都市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万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5万元,年均增长11.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养老参保率达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之内。

展望到2025年,合肥市基本形成国际化都市的主要功能,都市 圈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一体化、同城化发展达到成熟程度,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达到更高水平,城镇化率超70﹪,培育4-5个国家级或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超35﹪, 经济外向度超30﹪,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发达地区“第一方阵”,人均收入达到长三角城市群的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先进水平。

﹙四﹚战略布局

根据上述战略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合肥都市圈战略布局的总体方向是: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极点引领、交通先行、产业支撑、生态优先,以合肥为核心,点轴线面结合, 构建“一核四极五带多点”即“145n”的空间布局,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同城化、国际化的新发展。

“一核”:合肥市建成区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主要是进一步丰富“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内涵,到2020年,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基本建成,创新能力、经济实力、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有新的突破,“互联网+”的领域不断扩大, 实现由一般性核心城市向智慧型核心城市的跨越, 对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力有质的提升。2025年以后,“一核”的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进入全国区域性都市圈的第一方阵,在东亚地区乃至全球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极”: 淮南主城区、六安主城区、滁州主城区、桐城市区成为都市圈各具特色的四个发展极,其中,桐城市区是都市圈次区域发展极。“四极”以功能提升为重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区功能布局,重塑城市空间形态,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带动力。淮南市突出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两个转变,推进煤炭开采由燃料向原料的转变,现代煤化工建成国家级产业集群,加快非煤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战略升级;推进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转变,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八公山景区影响力。六安市突出培育大别山门户和合肥与武汉间节点城市的区域功能,发挥生态优势, 做好山水文章, 深度参与都市圈特别是与合肥市的产业分工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绿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门户城市和节点城市的经济实力。滁州市突出培育全省东向发展门户和合肥与南京间节点城市的区域功能,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沪宁合发展主轴,进一步培育家电及制造业等优势产业集群。桐城市突出培育合肥与安庆间节点城市的区域功能,发挥民营经济活跃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产业发展、资源配置、要素流动等方面深度融入都市圈,加强与合肥市的战略合作,成为合肥都市圈辐射皖西南的门户和重要增长极。

“五带”:优化提升合淮、合六叶、合桐宜、合滁、合巢芜发展带,以工业为基础,将五个发展带建设成为产业集群带、城镇密集带、要素流动带,推进都市圈空间布局的战略升级, 在更大范围重构和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淮发展带突出合淮工业走廊建设,拉动沿线物流业发展和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合六叶发展带依托交通大动脉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聚,建成合肥都市圈优势产业的配套基地和大别山地区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的承载带。合桐宜发展带突出合肥与安庆市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桐城市都市圈次区域发展极的功能,全面融入合肥与安庆两市的转型发展。合滁发展带突出与长三角城市群沪宁合发展主轴的深度融合,在合肥与南京两大核心城市间形成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高地。合巢芜发展带突出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加快巢湖市与合肥主城区的等高对接,在皖江城市带的合肥与芜湖两大核心城市间形成产业与人口密集的城乡融合发展带。培育合庐铜发展带,加快庐江向合肥市与铜陵市的双向融入,开辟合肥市与沿江城市产业分工合作的新领域。推进合滁、合巢芜发展带的融合发展,构成长三角城市群沪宁合发展主轴的西端,并与合六叶发展带衔接,推进沪宁合发展主轴向西延伸。

 “多点”:培育以开发区、县城、大镇为重点的多个发展节点, 形成都市圈“群星拱月”、城乡统筹的发展新格局,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加快圈内各类开发园区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突出主导、适度多元”,园区建设突出“产城一体、功能提升”,建成各具特色的产业新城。突出14个县城及巢湖、天长、明光3个县级市的城区建设,按中等城市或小城市的规模与品质规划发展; 肥东、肥西县城加快融入合肥主城区。推进一批建制大镇向小城市升级,其他建制镇和乡集镇向新市镇转型,因地制宜地提升产业与人口的承载力,有的建成大中城市的“卫星镇”。

三 战略升级

 

合肥经济圈已更名为合肥都市圈,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圈。从名义上的都市圈向实质上都市圈的根本性转变,必须推进战略升级。正因如此,2016年2月下旬,省十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升级,这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会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的方向是什么,走什么路径,省“十三五”规划都没有涉及,省委、省政府暂也没有明确的说法,人们的认识还很模糊,。由于关系重大,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有必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已便科学引领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升级。

根据都市圈的一般特征和我省及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趋势,经过研究可以认为,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的方向应是圈域的一体化、同城化、国际化,“三化”含义不同, 又相互联系、逐一深进,从不同层面综合推进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升级。迈向战略升级的路径应是深化区域合作, 共建共享,但要开拓思路,以更有效的合作共建推进“三化”升级。

﹙一﹚加快合肥都市圈一体化的战略升级

城市经济圈与都市圈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城市经济圈是以一个首位度最高的城市为核心而与相邻城市组合的经济区域,都市圈则是核心城市已发展为都市,相邻城市的经济社发展具有一体化趋向的城市化地区。显然,都市圈更加强调一体化,与城市经济圈相比, 一体化的程度不仅更高,而且领域更广,包括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广泛领域的一体化,都市圈内市县间、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会逐渐缩小,城乡居民在经济社发展一体化中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合肥市已发展成420万人口的都市,人口还有增加之势,合肥经济圈也更名为合肥都市圈,但圈域一体化程度却不高,领域也不广。因此,加快推进圈域一体化,应作为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的第一个方向。

合肥都市圈的前身合肥经济圈自2006年由省会经济圈起步建设1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合肥经济圈省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各成员城市也注意到一体化发展,并以一体化规划为引领,以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开展区城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合作、要素市场配置、联合招商引资、生态环境保护、科教资源共享、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合作机制趋向成熟,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为都市圈的一体化战略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如2015年,合肥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07.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61.4亿元,财政收入1532.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7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1.2亿元,占全省比重分别为41.39%、38.21%、38.21%、40.81%、41.1%。在“十三五”期间, 合肥都市圈应把一体化上升到发展主题的高度,不断扩大一体化领域,提升一体化发展程度,特别要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信息建设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要素市场建设一体化和对内对外开放一体化,通过一体化的拓展与加深,推进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升级。

﹙二﹚推进合肥都市圈同城化的战略升级

同城化概念在世界上是由中国在改革开放发展中首先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相邻城市间的通达性空前提高,普遍出现了同城效应,人们的通勤空间也由一个城市扩大到相邻城市,居民在不同城市间的工作和生活,如处在同一个城市那样很便捷;企业在不同城市间的要素配置和分工合作,如处在同一个城市那样有效率。都市圈与城市经济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圈内市县间出现了同城效应,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同城化阶段,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也趋于优化,这也是都市圈前一个战略升级即圈域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结果。因此,大力推进同城化,应作为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的第二个方向。

根据同城化的内涵和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的需要,在“十三五”期间,合肥都市圈同城化的战略升级应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基础设施同城化,二是社会管理同步化,前者是都市圈同城化的必要条件,后者是都市圈同城化的充分条件。

在基础设施同城化方面,合肥经济圈建设10年来,在航空、公路、铁路、水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了顺利对接,已初步形成了合肥至圈内城市“1小时通勤圈”,圈内各市县与合肥市的同城效应也逐渐增强。“十三五”期间,应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化,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方面,应树立交通设施先进化、交通布局网络化、交通建设人性化的理念,畅通主动脉,完善内循环,丰富毛细管,进一步推进交通服务同城化;在水利建设方面,应以保障都市圈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为目标,加强重大水利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构筑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和清洁充足的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在能源建设方面,应以优化结构、多元发展、生态优先、保障供给为目标,推进都市圈能源生产与供应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构建经济、清洁、安全、稳定的能源生产与供应体系;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应以建设智慧都市圈为目标,推进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高效利用、资源共享,形成以合肥为中心,连通都市圈各城市信息网络互联互通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

在社会管理方面,10年来,各成员城市在科技、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共建,特别是建立了职工公积金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制度,推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同城化流动。“十三五”期间,合肥都市圈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大社会管理的制度与政策对接,在社会管理同步化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如在社会保障方面,应率先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区域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及社保关系无缝转移与接续,实现都市圈社会保障全域接轨;在就业与住房方面,应构建统一、规范、开放、灵活的都市圈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就业用工共享信息库,联合制定住房公积金异地使用办法,出台有利于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公共政策;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由于基础条件较好,应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此外,还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紧密型合作,以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共建大别山生态保育区、淮河沿岸生态廊道、江淮分水岭生态廊道以及正在兴建的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加大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等,为合肥都市圈推进同城化的战略升级提供良好的社会管理条件。

﹙三﹚提升合肥都市圈国际化的战略升级

2014年9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不仅将合肥市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而且还明确指出,要“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作为同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另外两个副中心的南京和杭州市,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实施国际化战略,明显带动了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国际化发展,而合肥已滞后了10多年,必须加快追赶步伐。因此,率先提升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进而带动都市圈的国际化发展,应作为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的第三个方向。

城市国际化是指城市在人口、资本、商品、技术、信息乃至文化诸要素跨国界的相互往来与交流活动不断增加,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不断向国外扩展的过程。就中外城市国际化的演变经验看, 城市国际化大体包括八个方面:一是贸易国际化,二是产业国际化,三是企业国际化,四是科技国际化,五是信息国际化,六是金融国际化,七是文化交流国际化,八是开放国际化。对照上述八个方面的国际化,合肥市当前的国际化水平都很低,有的几乎是空白,与南京和杭州市的差距很大;合肥都市圈的国际化水平则更低,与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差距则更大。对此,合肥市和合肥都市圈都必须增强紧迫感,“十三五”期间在提升国际化的战略升级上要有新的突破。

为此,合肥市和合肥都市圈都必须突破“内地内向”思维惯性,共建都市圈对外开放高地,联合打造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开放型都市圈,推进从内向型都市圈向国际化都市圈的战略升级。从近期看,突出合肥在国际化方面的龙头和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节点城市的作用,扩大与东盟、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国家的开放合作、国际贸易、投资及人文交流,利用不平衡带来的贸易与投资输出空间,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双边合作契约及其相应规则。推进招商引资从低端锁定转向高端升级,围绕构建全产业链着力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研发、营销环节,密切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出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相关跨国公司战略投资者建立战略联盟。进一步加强合肥“四港三区一中心”(合肥水运港、合肥国际内陆港、合肥航空港、合肥跨境电子商务港,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出口加工区、合肥空港保税物区「B型」,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整合集聚都市圈外贸货源,把都市圈全域及全省纳入“新亚欧”班列,共同利用合肥新桥机场建构国际化临空产业链,扩大合肥空港国际物流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江海联运的集货半径,做强和提升都市圈对外开放核心平台的实力与水平。积极与上海自贸区对接、联动发展,争取建立合肥自由贸易区。加快各市的对外开放平台节点建设,推进合肥对外开放高地向其他四市延伸。加快都市圈各市复制上海自贸区贸易、投资、商事等体制,构建国际化先进交易制度平台,提升都市圈整体对外开放水平。此外,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跨国界扩张发展,利用亚洲基础设施开发机遇,向“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探索投资机会,开辟产能输出、技术输出的国际化经营,打造“国际资本、新兴市场、中国制造、合肥品牌”新格局。以优势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为重点,培育一批总部植根合肥都市圈的资本输出型跨国公司。都市圈地方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和开拓离岸人民币业务,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这样,各成员城市协同合作,加强资源集聚整合,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共同推进合肥都市圈迈向国际化的战略升级。

 

四 开拓区域合作思路推进战略升级

 

合肥都市圈向一体化、同城化、国际化的战略升级,是我省“十三五”期间乃至一个较长时期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必须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都市圈五市紧密联合,以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区域合作为路径,构建有活力的区域合作机制,推进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升级。

合肥经济圈建设10年来,走的就是区域合作之路,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合作协调机制,合作共建效果明显,但也存在着合作面不够广、合作度不够深、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等缺陷。为推进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升级,作为战略升级路径的区域合作也必须开拓思路、走向升级。总结合肥经济圈过去10年合作共建的实践,汲取长三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