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6年第1期

安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目标及路径建议

时间:2023-08-08 阅读:91 作者:安徽省社科院城乡所课题组

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态竞争力显著提高,加快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战略目标。未来10年是我省实现从“后发追赶”向 “后发赶超”和“优势领域引领”的竞争地位转变,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我省区域分工地位,重塑经济地理新格局的关键时期,更是我省必须把尚未完成的工业化和滞后的城镇化,纳入到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时代中进行,加大力度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关键时期。未来的发展是立足于生态文明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绿色发展,要在持续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上闯出一条有安徽特色的新路,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建设美丽新安徽。

 

一、        未来10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我省生态资源禀赋较差,生产力布局与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问题是我省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生态产品仍然是我省短缺的重要产品,生态差距仍然是我省与先进省份、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差距。

1.产业层次偏低

我省产业层次偏低问题依然突出。服务业比重低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生产性服务业滞后,更是制约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一大短板;工业化质量差、效率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区域间、城市间都有突出表现。在全省总体经济布局上,尚未形成按照资源禀赋条件和生态环境容量的科学布局,一枝独大的产业结构使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严重透支,付出惨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由此带来的隐性经济损失数目更是难以计数;农业粗放式发展局面未根本扭转,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流失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更加凸显。

 

 

2.环境风险偏高

一方面,传统污染源污染势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农业面源、农田尾水排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面源污染治理尚未全面展开,面源污染治理试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根治有反复,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处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生态系统修复速度慢于退化速度;另一方面新增新型污染物污染增速大于传统污染物削减速度,环境基础设施滞后使得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污染的速度。总体上,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保障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增量仍可

能呈增大趋势,排放总量仍将在较高量级运行,2016年1-11月,我省在全国五类环保案件立案总数继浙江、江苏、广东、福建之后,排在全国第5位,环境守法新常态形成仍需较长时间,环境风险偏高。

3.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未来10年,对于一个处于奋力追赶态势的省份来说,我省必须把尚未完成的工业化和落后于全国水平的城镇化发展,纳入到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背景下进行,必须加大力度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实现在长三角、中部地区和全国产业合作分工层次、经济层级和创新能级的跃迁,实现从“后发追赶”向 “后发赶超”和“优势领域引领”的竞争地位转变,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我省区域分工地位,重塑经济地理新格局。未来10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的一个时期。

 

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强化绿色发展的产业支撑,全面构建绿色发展的空间布局,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生命健康的四生共赢新文明模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视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和解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走城市田园化与乡村文明化同步发展的城镇化之路。

1.近期目标

“十三五”期间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也应该成为我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拐点,即从此以后应该好转,而不是继续恶化,包括主要资源消耗指标达到峰值。因此,到2020年,必须做到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生态系统保护明显加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阶段性目标。

2.中期目标

 到2025年,绿色发展成为基本理念,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全面形成,走出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生态富民的生态文明建设安徽路径,探索出生态引领、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特色发展的安徽生态文明发展方法,形成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全面达标,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空间和资源支持, 绿色发展引领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1.在空间结构上,科学布局“三生”空间,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构建区域经济生态化远景规划。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全省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加强空间开发强度、耕地保有量、生态保护红线等空间管控,保护生态空间,实现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使生产空间更为高效、生活空间更为宜居、生态空间更为山清水秀。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环境功能区划。坚持分区施策,突出重点。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和建设措施。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构建安全支撑体系。加强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打造以“山、江、河、湖”工程项目为骨干的生态安全支撑体系,推进天然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小流域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把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防范生态风险,增强生态承载力,提高生态服务价值,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强有力的生态安全支撑。

突出黄山、巢湖等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将自然措施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各种措施合理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提升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在长江、淮河一级支流建设生态经济区。到2025年,建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皖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成人水和谐、绿色共享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建成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的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成城湖共生、宜居宜业的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在经济发展上,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传导到经济转型升级上来

高起点上谋转型。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变为发展资本、以绿色产业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政策从严从紧,通过改善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来倒逼经济改革。发展方式绿色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创新驱动战略化趋势,为新一轮绿色科技革命和绿色产业的变革、孕育和兴起,不断积累绿色能量。

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等生态脆弱区域要严格落实“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原则,更多发展特色农业、生态产业,新增工业项目更多向城市发展新区布局,现代服务业更多向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聚集。

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强化农业生物资源养护,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城乡绿地空间格局,完善农业生态功能;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系统。提高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功能,稳定并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农田生态保育,推广种植绿肥、秸秆科学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培肥地力;加强退化农田改良修复和集雨保水保土,优化种植制度和方式,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配套科学的农艺措施,开展次生盐渍化、酸化土壤改良培肥,治理和修复污染土地。

3.在资源利用上,立足生产和再生产全过程,加强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的综合治理

在资源利用上把节约放在首位,在环境改善上把保护放在首位,在生态建设上以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切实保扩水、土、林、矿、物种资源和大气环境,实行以水定城、以水定产,支持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海绵城市、森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深入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重点推进重金属污染地区土壤修复与治理,基本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脱钩”的经济模式,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

4.在参与主体上,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

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生态资源。以建立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增强永续发展能力为著眼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社会行动,坚持走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群众路线,让政府、企业、公众都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逐步完善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多元化环保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研究制定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形成省市县分级负责、各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汇聚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5.在制度建设上,健全全省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从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的系统理念出发,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完善绿色发展考核机制,增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考核权重。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建立差异化的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

                                                                            (安徽省社科院城乡所课题组,执笔:孔令刚)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