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6年第1期

“大合肥”的使命与担当

时间:2023-08-08 阅读:99 作者:胡 艳

在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李锦斌书记作题为《坚定不移闯出新路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为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而奋斗》的报告,对大合肥(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合肥辖区)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赋予了重任。“十三五”期间,省会合肥肩上的担子更重,担当的使命更大。本文就报告中对合肥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谈谈合肥的使命与担当。


一、        在国家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中合肥的担当

 

报告强调,安徽要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深度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尤其是要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苏浙沪地区实现全方位等高对接。

顺应世界政治经济新形势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新变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国家战略,谋求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构筑既能应对全球竞争、又能引领国内发展,促进东西互动,陆海统筹,区域协调的战略支点。合肥就是其中之一。

从1645年的江南省,到2008年的泛长三角,再到2014年的长三角,安徽终于如愿以偿的在国家战略规划层面实现了与苏浙沪的“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安徽省会城市的合肥也从长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城市一跃而成为副中心城市,城市功能定位获得极大提升,城市战略地位凸显。

    随着高铁时代到来,合肥成为“坐在高铁上的城市”。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市和高成长性城市,合肥把创新型城市的动力与成长性城市的活力集于一身,城市建设和发展蒸蒸日上。以合肥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和“一环八线”高等级公路网等交通干线骨架逐步形成,合肥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日渐显现,加之位居长江中、下游两大城市群的咽喉要道和关键接力点,优越的区位不仅使合肥成为长三角沪宁合主轴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而且奠定了合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的战略地位。

借助于“一带一路”,合肥构建新亚欧大陆桥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为合肥及周边地区的外贸企业提供了一条通往中亚的快速通道,对合肥乃至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区划调整,拥巢入怀,环湖临江发展,大合肥拉开了大城市的发展空间骨架,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标准建设“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瞄准宁杭,高标对接。

无疑,合肥在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使命和担当

也前所未有。一个曾经封闭、落后的内陆省会城市正在转型为开放、创新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城市,正在成长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肩负引领安徽发展的排头兵和中部崛起的增长极重任。


二、在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棋局中合肥的担当

 

报告明确“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放大安徽板块整体效应”。这包含两个层面含义:一是基于国家战略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二是基于安徽全省的省域发展协同化。安徽的整体定位体现了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因而需要各类大小不同的城市和区域板块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互支撑。这符合安徽省各板块协同发展的战略需要。各地市定位应服从和服务于安徽的整体定位和发展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引领安徽发展的排头兵,合肥理应发挥主导作用。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区域空间结构上通常需要多个战略支点的支撑和轴线的联结,对于大国或大区域尤其如此。按照区域经济原理,区域空间开发路径一般是:从“一核独大”到“多极支撑”的增长极开发,再到“轴线联结,点轴开发”,最后形成“网络开发格局”(发达地区)。于是,区域均衡发展水到渠成。

省会合肥凭借其拥有的创新资源和无出其右的城市、经济首位度,成为安徽的核心增长极,并且“一核独大”。但是要引领和带动全省协同发展,一核再大也无法辐射全省,客观上需要下一级节点城市接力传导。譬如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如果没有苏锡常等大大小小的节点城市传递辐射,苏浙沪是不可能形成发达的城市化地区的,城乡和区域一体化更是奢望。

由此可见,在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棋局中合肥的排头兵作用在于:

首先是提升合肥城市能级,实施中心城市联动战略。一是纵向联动,在合肥都市圈率先培育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地级市)——县城——中心镇,形成多极带动,圈层发展,轴线联结,点轴扩张,逐步推进各大小圈层一体化和同城化。二是横向联动,即合肥与长三角城市群中苏浙沪城市的联动发展,并借此带动安徽其他地(县)级城市与之接轨,联动发展,达到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提升国家化水平之目的。进而推动安徽作为“全创改”试点省份的体制和机制转型,打造全方位的开放型经济和长三角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其次是实施城市群(圈)战略,以城市群(圈)为城市化的承载空间,以合肥为核心 ,以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桐城市(县级市)重要节点城市为支撑,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展期规划的实施,联动沿江马芜铜三市,沿淮 “两淮一蚌”三市,依托交通干线,通过点轴扩散辐射,促进合芜发展带、沿江发展带、合铜发展带、合淮蚌发展带建设,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都市圈和引领全省转型发展的支撑带。依托合肥都市圈和各支撑带,辐射周边,带动全省。

其三,把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进的大势和区域协同发展新棋局,顺势而为,抢抓机遇,把中央的精神,省委的要求和合肥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内外联动、双向互动和全方位开放中打造开放之都,提升合肥都市区国际化水平;对接上海国家大科学中心建设,深化长三角一体化,依托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合肥科创中心,打造创新之都,引领合肥都市圈成为联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家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承东启西、传导辐射的重大作用。


三、勇当重任,走出“五大发展”新路子

 

大合肥在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有如此使命和担当,那么该如何作为呢?归结起来,就是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以国际化视野融入全球大格局,树立世界眼光、全球思维,参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按照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国际标杆,高起点打造合肥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塑造“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发挥“三个排头兵”作用,引领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

1.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以建设国家大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为契机,围绕合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创新驱动城市转型和能级提升,既要发挥对安徽国家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引领作用,又要以创新引领合肥绿色发展。“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建设,关键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开发治理保护巢湖及其周边环境,打造一个城湖共生,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宜业新合肥。

2.产城一体,集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抓手,以园区为支撑,把园区建设与城市规划融为一体,使人居、产业空间分布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规划紧凑布局,城市管理科学有序。

3.主副互补,融合发展。一是以合肥作为长三角副中心与中心城市上海的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差异化发展;二是合肥中心城区与肥西、肥东主城区以及巢湖、长丰、庐江等副中心的功能互补,错位发展,主副中心协同互动共生。

4.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区划调整后的大合肥推进新型城镇化任务艰巨,城乡一体化任重道远。因此,围绕“五化同步”目标,以新型城镇化为指引,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领域、重点特色镇等方面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是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可行路径。

5.区域合作,联动发展。深化长三角一体化,融入国家三大战略,需要构建合作各方的利益分享机制,以利益为纽带才能形成可持续性的区域合作、联动发展局面。因此,从长三角城市群看,合肥作为副中心既要向核心城市看齐,与上海对接,也要与其他副中心协同,支撑龙头跃升。同时,以合肥为中心的合肥都市圈要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南京都市圈、苏锡常等都市圈联动发展。

(作者系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