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6年第1期

安徽未来10年经济发展总体研判

时间:2023-08-08 阅读:88 作者:课题组

一、安徽未来10年发展的国内背景

 

未来10年是我国的“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时期,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的政治周期。“十四五”发展看“十三五”,“十三五” 发展看头两年。党的十八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同志已形成了系统而成熟的治国理念, 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特别是2015年下半年,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党全国形成了统一认识。并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制定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去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中国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3月份又面向未来提出了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会为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此外,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为三大支撑带的经济发展新棋局的形成和社会变革的深化,都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可以预见,中国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会进入“发展中高速、结构中高端、效益中高等、质量中高级”的持续稳定常规发展新阶段。

针对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于去年12月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补一降”,着重是从存量方面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打下的基础,办法主要是做“减法”“除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国经济累积的结构性突出问题,实施以来成效突出,大体出现了五大亮点:一是经济增长并未失速。前三季度GDP增速6.7﹪, 企业利润在总体上有所上升;二是经济结构趋向优化,各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达71﹪;三是去杆杆去产能去库存取得初步成效,在去杆杆方面, 央行几次降息并对商银行逆回购,减轻了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了流动性;在去产能方面,钢铁、煤炭、商品房等领域都成效明显; 四是企业“走出去”加快,“一带一路”展开,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辟新空间;五是就业稳定,全国城镇居民调查失业率在4﹪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9﹪,物价指数控制在2.3﹪之内。总之,存量结构转型好于预期。

面对新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和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走势, 党中央、国务院又于今年3月提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即“两新”,着重是从增量方面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打下的基础,办法主要是做“加法”“乘法”,以最大限度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新经济是包括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等在内的新的经济体系, 新动能是包括由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转型而形成的新的发展动力, 新经济新动能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相对于传统经济体系,生产要素由主要依靠土地、劳动、资本老三要素,转换为主要依靠知识、信息、信用新三要素,具有高新要素属性、高效配置资源属性、系统集成属性和高成长属性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将会重塑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如今年前三季度,新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0.2﹪,新产品中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增长83.9﹪,在新业态、新服务中的网上销售增长26.6﹪。在世界经济政治不确定性的国际背景下, 新经济新动能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基础更牢、结构更优、效益与质量更好,人民会有更多的获得,确保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的战略目标。而前几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即“双创”,正为新经济新动能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广泛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双创”越来越具有年轻化趋势,据清华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和创新研究院于今年2月初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分析,中国的创业指数为15.53,高于美国﹙13.84﹚、英国﹙10.66﹚、德国﹙5,27﹚、日本﹙3.33﹚,属于创业活跃的国家;而中国18—34岁青年人早期创业指数为18﹪,青年人的创业更为活跃﹙参见2016年2月4日《中国科学报》﹚。年轻人是中国的今天,更是中国的未来,我国“双创”年轻化趋势,更有利于新经济新动能在中国未来的发展。

当然,中国经济还存在着许多严峻问题,如产业结构层次低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收入差距问题,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改革向难点深入可能遇到的阻力乃至小规模的社会震荡问题等,都不可忽视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在多极化格局下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是长期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长期的,更会带来不可预见的新问题。但是,我国对这些问题已有或会有应对之策,负面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如12月14-16日召开的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从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内涵、完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政策框架、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和对领导干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在关键时点上提出的有效应对之策,既可稳定经济发展,又可控制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负面影响。可见, 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经济存量和增量上的战略谋划与长期和短期的政策安排,未来10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常规的发展是有保障的,这也是未来10年安徽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

对安徽未来10年发展的总体研判,实质上是全面认识安徽、科学把握安徽发展的问题,全面认识安徽的关键是要客观.准确地认识省情省力, 把握安徽发展的关键是要从所处的历史方位出发,清醒地分析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趋势。

 

二、安徽省情省力的基本特征

 

从经济发展条件、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层面判断省情省力的特征。衡量我国一个省区省情省力的状况,不只是看某项指标的绝对数,更重要的看某项指标的相对数,其中最直观的相对数,是某项指标在全国的位次。按照这样的方法对安徽省情省力的基本特征做出总体判断,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特征:安徽的经济发展条件在全国居中偏上, 经济总量在全国居中,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中偏下,是我国的经济欠发达省份。

1.发展条件全国中上

经济发展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交通区位条件等, 就自然资源而言,据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1993年对全国各省区的土地、淡水、矿产、能源等四大战略资源禀赋人均拥有量综合指数的研究,安徽居全国第14位,这个位次至今不会有新的变化; 就人力资源而言,安徽劳动力总量居全国第8位; 就资金资源而言,2015年安徽存款余额居全国第14位,货款余额居全国第13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居全国第10位; 就交通区位条件而言,安徽近海沿江、南北过渡,公铁水密度均居全国前10位,合肥市是全国14个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这些位次表明, 安徽的经济发展条件在全国居中偏上。

2.经济总量全国居中

如2015年,安徽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14位,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14位,社会消费品总额居全国第15位,地方财政收入居全国第16位;此外,还有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总产量居全国第1位。这些位次表明, 安徽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居中。

3.发展水平全国中下

如2015年,安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25位,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0﹪, 居民人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18位,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59﹪[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14位,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6.4﹪,农村常住居民人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18位,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4.7﹪,这些人均收入的绝对数,大体与西部地区人均水平相当,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中偏下。

本课题组成员早在1985年曾用同样的方法,对当时的安徽省情省力的基本特征作过研究,也是得出同样的结论,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安徽的省情省力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地区生产总值由从1985年的331.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2005.6亿元,年均增长9.4﹪,特别是2002年以后加快了发展,但由于全国各省区同样是长期快速发展,安徽经济的发展条件、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在全国的位次并没有得到改变,全省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安徽省情省力的三个基本特征表明,第一,安徽的经济发展条件在全国居中偏上,但经济发展水平却在全国居中偏下,条件与水平不对称,说明安徽仍然是我国的欠发达省份,在经济方面还有很多弱项和问题,如长期以来安徽思想理念偏于保守,决策层的战略多变而缺乏连续性,产业结构调缓慢,区域布局分散等;第二,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条件的不对称,又恰恰说明安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可能把发展水平提高到与发展条件相同的位次,尽快缩小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走在全国省区方阵的前列。刚刚召开的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也提出了这样的战略目标,这正是安徽未来5--10年的战略任务。为此,需要分折安徽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科学地把握这些趋势,确定好战略任务,实现走在全国省区方阵前列的战略目标。

 

三、安徽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趋势

 

基于省情省力的三个基本特征,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经本课题组的初步研判, 安徽未来10年大体会有以下发展趋势:

1.发展阶段界定

在发展阶段上,全省总体实现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顺利过渡,合芜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率先实现现代化、国际化

工业化是安徽迈向现代化的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自近代以来,中国已经历了四次工业化高潮,但安徽一直不是国家工业化的重点省份,屡屡错过了中国工业化高潮的机遇,所以从近代以前的一个经济文化发达省份,变成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进入21世纪后,以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标志,中国工业化进入了第五次高潮,安徽抓住了这次机遇,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目前全

省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其中, 合芜蚌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期阶段[2]。在未来10年,安徽工业化会加快推进,全省会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期期阶段, 合芜蚌会在全省先行,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不仅率先实现现代化,而且会率先进入国际化。

2.发展路径选择

在发展路径上,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 新经济会加快发展,既在中部崛起又在融入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中闯出一条新路。

包括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等在内的新的经济体系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量的形成主体,因为新经济是增量,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起点是相同的,欠发达地区只要着手早、方向准、方法对,也可以率先发展新经济的,某些领域还有可能走在发达地区的前列。安徽正是这样的欠发达省区。一方面,近年来安徽已涌现一批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已成一定规模,并且已在建2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新的服务方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经营业态也正在成长, 新经济正呈蓬勃发展之势。另一方面,安徽全省已加入长三角,合肥等8个城市已成为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的成员,合肥已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为安徽发展新经济创造更好的条件, 安徽作为中部地区而又融入长三角的省区,这种“东中逢缘” 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在发展新经济方面闯出一条新路。

3.发展动力激发

在发展动力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由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转型而汇成的新动能逐成主流。

应该看到,新经济是孕育在民众之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很早就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多年号召,更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安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发展较早,合肥市是我省乃至全国“双创”示范城市,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全国17个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下旬视察我省,专门视察了中国科技大学和该校与合肥市共建的先进技术研究院,体现了党中央对安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肯定与期待。在未来10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省各市县、各行业将成大气候,推进全省新经济的发展和新旧动能的转换。更应该看到,传统产业在未来10年仍然是全省产业的主体,但是, 传统产业要改造升级,而“互联网+”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条件和支撑。芜湖市走在我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如该市的三只松鼠公司运用“互联网+食品”和“云计算”平台及可追溯系统,将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促进了农业这个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显然,互联网、云计算为这种转型升级培育了新动能。安徽是互联网大省, 未来10年“宽带中国﹙安徽﹚”战略的实施,宽带将覆盖全省城乡每个社区、村庄和单位,将会形成巨大的动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深度改造和全面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又会推进促进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转型,推进新旧动能的转换,生产要素会由主要依靠土地、劳动、资本老三要素,转换为主要依靠知识、信息、信用新三要素。这样,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转型而汇成的新动能,会在全省各行业、各地区形成主流,推进全省经济的新发展。

4.发展目标树立

在发展目标上,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的差距逐年缩小,综合省力进入中部地区方阵前列,争取重返全国省区“第一方阵”。

安徽当前的经济发展条件在全国居中偏上, 经济总量在全国居中,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中偏下,核心问题是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后, 安徽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程度最高的年度是1986年,为72.5﹪,以后逐年下降,最低的年度是2002年,仅为61.1﹪, 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年拉大。2002年以后加快了发展, 差距开始逐年缩小,2015年全省人均GDP为35997元,在中部地区6省中居第5位,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0﹪,比30年前的1986年还下降了0.5个百分点,给安徽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压力。在未来10年,上述发展阶段、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得以实现,安徽的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的差距就会逐年缩小, 2025年有可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重返全国省区“第一方阵”,真正成为经济强省。

 

四、促进安徽未来10年发展的基本思路

 

顺应上述趋势,鉴于安徽与全国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未来10年实现进入全国省区“第一方阵”的宏伟目标,安徽必须确立“追赶”与“引领”的发展思路,即一方面在总体上追赶发达省份, 加快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局部上爭取引领全国,有若干产业、技术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为此,促进未来10年发展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四句话、12个字,即育优势,补短板、聚要素,创机制。

1.育优势

安徽要从我国的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进入全国省区“第一方阵”,是巨大的跨越,实现这种跨越, 未来10年必须注重培育优势,特别是培育区域后发优势。区域后发优势是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既有条件所转化的优势和学习、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及技术等而形成的优势。由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既有条件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向发达地区的学习成本又低于创新成本,因而区域后发优势是欠发达地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安徽在未来10年也应如此,更能如此。如今,安徽的内外条件已有很大改善,全省加入长三角。合肥等8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成员,皖江城市带作为国家级的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延续五年,皖南地区是世界级的生态文化旅游区,皖北地区将进入国家级的淮河生态经济区,皖西地区更是生态优等的红色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华东地区的物种库,在以便捷的高速交通网和泛在的互联网为支撑的“全国化”趋势下,区域后发优势更为凸显,各地应从这些不可替代的地区特点出发,积极培育后发优势,闯出各自科学发展新路,共推安徽早日进入全国省区“第一方阵”。


补短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五大任务之一,未来10年,安徽应突出在三个方面补短板:一是在产业发展方面,突出在优势产业上补短板,特别是在包括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等在内的新经济领域补短板,而其他劣势领域的产业,则由市场去出清。因为产业发展是由市场决定的,未来10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更加成熟,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会更为增强,传统产业中的问题应交市场去解决,而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优势产业特别是新经济领域的产业虽然具有竞争力,但与周边省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的这些领域产业优势不足,政府应把精力放在这些产业优势的培育上,运用政策补短板,吸引省内外乃至境外、海外优质资源向这些产业集聚,按照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形成一批具有高新要素属性、高效配置资源属性、系统集成属性和高成长属性的产业,以不断重塑全省经济发展格局,才可能为进入全国省区“第一方阵”奠定经济基础。二是在社会发展方面,突出薄弱环节补短板,特别是民生问题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能交市场去决定,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政府为弱者买单,在未来10年,安徽各级政府应加强在社会领域的薄弱环节补短板,才可能为进入全国省区“第一方阵”奠定社会基础。三是在区域发展方面,突出在培育城市群上补短板,克服区域中心城市能级不高、城市群发展分散、区域发展增长极较弱的突出问题,才可能为进入全国省区“第一方阵”奠定区域与城市基础。

3.聚要素

主要是聚创新要素和人才要素。在聚创新要素方面,一要搭平台,为创新要素的集聚提供优质载体,以吸引更多的创新要素集聚安徽;二要造环境,特别是创新创业环境,以促进创新要素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和新经济新动能,为创新要素的集聚提供优越条件;三要延链条,即在更多的行业领域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市场链,为创新要素的集聚提供优厚回报。在聚人才要素方面,针对“人口红利”消失问题,要积极开发“人才红利”,为进入全国省区“第一方阵”厚植最为关键的要素。长期以来, 安徽各级党委、政府都认识并强调人才,但讲的多是重人才,并没有把人才用好,优秀人才大量流失,致使社会上广传安徽是“出生﹙省﹚入死”的地方。所以,各级党委、政府今后不能泛泛地讲重人才,而是切实用好人才,特别是用好四个方面的人才:一是创新型的科技人才,主要是给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特别是实施价值导向的分配激励政策,并不只限于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还应在全省各市县、各行业实施;还要创新科技人才使用办法,如运用“互联网+”实行柔性用才、虚拟用才方式,运用价值导向分配激励政策把用才扩展到省外、海外,形成一支“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二是领军型的经营管理人才,主要是领军型的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可授他们“徽商领军人物”称号,支持和激励他们走在创新驱动的前沿,以他们为核心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本土型的跨国公司;此外,对于民营企业家,还要支持帮助他们培育“徽商接班人”。三是技能型的工匠队伍, 即鼓励企业培育一批具有手艺人精神的新型工匠,他们专注产品,既不墨守成规、回到传统,又具有现代性,在某工艺方面甚至会有颠覆性革新的能力。四是有为型的党政领导干部,主要县级行政区以上党委书记和省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因为他们是“一把手”,要用“一流人才”担任“一把手”,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什么是“一流人才”?除了按组织部门的标准外,还要通过社会评价要有两颗“一流的心”:一是“一流的善心”,因为有“一流善心” 的人,会做出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决策;二是“一流的决心”,因为有“一流决心” 的人,才会快速准确实施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决策。这样的政治生态就可防范腐败和懒政的风险,为安徽进入全国省区“第一方阵”奠定政治基础。

4.创机制

实现上述育优势,补短板、聚要素的战略意图,科学灵活的机制是基本保障,这就要继续深化改革,在建机制上攻关克难,敢创机制、能创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安排,省级党委、政府在机制改革上是大有作为的,在未来10年,安徽除了坚定地按照党中央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地推进体制改革以外,还要尊重、保护基层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自下而上地推进机制改革,主要应在四大领域探索和创建科学灵活的机制:一是市场调节机制,政府主要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其他可放到市场,但要加强法治和诚信建设,保护市场信用;在关系到全省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上,争取中央在安徽试点。二是国有资产、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机制,因为这些方面的问题较多。风险较大,但潜力也很大,需要重点推进机制改革,并争取中央指导,支持。三是农村方面的管理机制,因为未来10年,我省农民仍处于大分流、大分化阶段,农村情况会发生深刻变化,而安徽是农业大省,又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需要也有必要继续深化农村方面的管理机制改革,比如,对粮食废除“最低保护价”、实行“目标价格”的改革试点。四是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今后,这方面的需求比较多,而我省与浙江又成功地试行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可以总结完善复制推广,并积极开展省内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并不断完善推广。                                        

          (安徽发展战略研究会课题组                   执笔:程必定)



[1] 见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6﹚》,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6年。

[2] 苏桦、欧远方主编:《安徽发展战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