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6年第1期

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中实现安徽的转型跨越

时间:2023-08-08 阅读:97 作者:吕连生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中国最大的人口和产业集聚区,也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经济支撑带。最近,国家层面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长江经济带带动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

 

一、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意义

长江流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东晋衣冠南渡以来,中国的文化和经济重心就转移长江流域。在中国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经济深度调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中央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其目的在于重振长江流域文化和经济繁荣,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基础。

1、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以沿海开放开发为标志的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为标志的区域协调发展阶段,战略布局也相应地由沿海先行进入到沿海、沿江并重时代,长江流域的沿江发展战略由长三角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推进。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出现增长放缓的趋势。为支撑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亟须在中部地区培育壮大一批城市,使之成为引领和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而长江经济带地理区位、基础条件正好符合这一需要,成为东西融合、南北对接的最佳载体。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长江经济带通过合理的分工协作,可以有效实现资源要素的互补和集聚,进一步强化区域发展优势,更好地实现与沿海地区和珠三角等区域的对接,从而形成良性的区域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局面。

2、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作为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要积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重要标志是农民进城,而我国适宜城镇化的国土空间极为有限,长江流域的资源要素集约利用的优势,正好符合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本特征,也只有长江流域较为密集的城市群落才能容纳数量如此庞大的人口。对照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公共服务、城乡联动”的要求,长江流域人口稠密,地位重要,城镇化的任务还很重。依托长江流域城市群落的建设,发展完善交通信息网络,可以弱化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区位劣势,使之共享大城市的技术和公共服务,保证了区域内许多配套产业的发展,从而不断提升群内大城市的承载力和中小城市的集聚力,实现区域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在下一轮的城镇化浪潮中,长江流域将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也是引领全国的先行示范区域。

3、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是激活市场扩大内需

“十二五”以来,国家层面明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要求,尤其是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更是强调了内需拉动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加快国内市场培育和扩大内需,重点在中西部地区。发展长江经济带有利于构建统一、健全的国内市场体系,提升全国市场层次和总体规模。长江经济带将凭借广阔腹地和庞大的人口规模,带来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当前,沿海地区和国外市场要素正在加速向中部地区转移。加快长江流域的资源整合和协作共建,有利于发挥其比较优势,吸引海内外市场要素转移,加快国内市场枢纽建设,激活内需潜力,纵深拓展市场空间。

4、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域。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珠三角、长三角的耕地面积减少,粮食生产呈现萎缩,各地资源生态环境频敲警钟。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江流域借助城市群的集群布局、产业关联、内生增长的有效机制,积极探索不以牺牲耕地和农业为代价,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的跨越式绿色发展新路子,对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提升长江水运和水利能力

长江是全国最大的水运通道,经济交往的物流的“大动脉”。水运具有运量大、运价低、排放低等特点,契合绿色发展理念,在国家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飞机航空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综合运输体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能有效解决长江各码头、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分割的问题,必然能全面提升通航能力和运输效率,从而有助于改变当前国内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局面。同时,加强长江水的生态修复和配套设施建设,也可以进一步发挥长江水利功能。因此,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二、长江经济带的形成基础与比较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至新世纪初,中国区域发展重点在“沿海开发开放”,促进了珠三角、长三角两大城市群的形成。后为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自2000年,国家先后制定和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形成较为均衡的国土空间战略体系。1990年代后期,省会城市快速发展以及随之而起的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如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也初具规模,新的区域格局正在形成。长江流域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已渐成熟,成为引领长江流域以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长江中游的湘鄂赣皖四省省会城市快速发展,形成相当规模的省会都市圈,如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为在更高层次上谋划全国发展格局,中央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加快长江全流域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

从历史和现实看,长江流域一直是中国经济和文化中心,各地之间联系密切、交往频繁。浩浩长江,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脉。除了下游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外,近年来,长江中游地区更是呈现出加速发展、奋力崛起的态势。至2015年底,11个省市中,除云南、贵州两省外,其余地区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5万亿元,人均GDP也超过5000美元,正在快步进入中等发达地区行列。如果说,世界潜力最大的新兴市场在中国;那么,中国市场连接的最大枢纽则非长江中下游地区莫属。

从地理位置看,长江经济带地处全国之中,东西连接要塞,以长江为东西向发展轴、京广、京九铁路与京珠高速公路为南北发展轴而构成的一级发展轴线交汇处,全国通信指挥调度中心、电信光缆环网交汇中心。上海,世界金融中心,世界级航运枢纽,中国经济龙头;湖北,位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交汇节点,是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湖南,北依洞庭通江达海,是沿海通达内陆的关口;江西,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为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的腹地;安徽,拥江近海,位于华东地区腹地,与江苏、浙江、山东等毗邻。

从自然资源看,该区域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山水资源优越、农副产品丰富。群内各地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且明显互补性,如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金、银、盐、石灰岩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依靠自然资源生产的水泥、钢铁、化肥、农药、纱、布、卷烟、原盐等产品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产业基础看,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食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拥有一大批有影响的产业集群。目前,城市群已经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并在光电子、重型机械、重大成套设备制造、汽车、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船舶等行业拥有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还是中国最大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地。

从创新能力看,长江经济带是全国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最高的区域。长三角是全国高端人才集聚地和产业升级的领跑者。长江中游城市群更拥有中西部地区最好的科教及智力资源,武汉、合肥是全国的科教重镇,“武汉中国光谷”更是技术创新集聚区的典范。作为全国人才与智力资源最密集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具有坚实的技术创新基础,城市群拥有武汉、南昌、长沙、合肥和株洲5个国家级高新区,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航空航天、生产性服务业等优势领域。

 

三、长江经济带建设

 

 

三、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几点建议

1、以规划为龙头,推进全流域一体化发展

按照国家出台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各地应加快研究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特别是相关的专项规划和地区规划的对接,在各级各类规划中充分体现长江经济带地区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切实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相互配套、合作共赢。当前下游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展顺利,而中下游的一体化发展还在起步阶段,应加快统一编制长江中下游大区域规划。重点在于明确各地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及配套政策,推动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示范区、成渝城市群等子群的战略整合,加快编制综合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文化资源展示等重点专项规划,初步完成全流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框架和顶层设计。

2、加强交流沟通,完善区域分工合作机制

通过国务院长江经济带发展部际联席会议、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商会等平台,以及各种学术会议、民间交流等形成,尽快建立健全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协商平台,完善利益磋商、共享和补偿机制、实施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推进制度。产业布局、市场定位、资源配置等应该在区域内统筹考虑,以避免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对于一些在区域合作中利益受损或较少获益的地区及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应得到一些补贴或扶持。包括生态建设方面,也要形成较为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创新承接模式,建立产业转移承接利益分享机制,采取“飞地经济”和“共同建设”等方式,推进产业分工和园区合作。

3、重视城市群建设,推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建设要重视城市群的发展,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之源和主导形成。城市群大城市作为城市群的核心,起到强大的引领、集聚和作用,辐射,但一味追求功能繁杂和过度集中必然导致大城市病的滋生和恶化。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专业化职能、公共服务和特色城镇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城市只有依靠众多的中小城市才能实现功能的不断转换和升级,从而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推进长江流域城市群建设中,应避免经济活动和地域功能盲目过度地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而是要适应人口和产业空间组织方式的转换趋势,采取多形式的分工协作,在城市群内部构筑创新网络、生产网络、社会网络和生活网络,提高城市群的整体功能和承载能力。

4、尊重市场规则和产业发展规律,加强产业整合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各地产业有一定的趋同性,整合现有产业是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以改革开放的精神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消除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引导人口和海内外产业合理集聚转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各地优势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链重组战略,构建面向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主导产业链,促进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如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龙头,构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上海、武汉、南昌、长沙、合肥、景德镇等地汽车工业,建立长江经济带汽车产业战略联盟,构建一体化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以长沙为龙头,构建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等。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以资产重组、品牌扩张等方式,突破地域界限,发展成为跨区域的综合航母型企业集团。

5、构建快捷高效的全流域交通信息网络

按照“无缝对接、便捷高效”的要求,分层次构建长江全流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各城市间以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中心城区与各卫星城间以市域铁路(市郊铁路)和快速公路(道路)为重点,城市和小城镇间以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为重点。尊重市场规则和产业发展规律,加快长江中游航道改造,深度开发长江黄金航道。超前谋划长江经济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领域数据实现即时互联共享。积极开展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若干智能型现代化城市,在核心城市率先进行“智慧城市”试点。

6、合作开展长江流域生态建设

以生态保护和江河湖泊治理为重点,建立完善联动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横向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长江干支流生态廊道为纽带,洞庭湖、鄱阳湖、巢湖为“绿肺”,以森林生态、湿地生态、农田生态为主体,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心”型生态城市群格局。针对区域内普遍存在的河流、湖泊、山林多地共管的现象,应在跨界河湖山林治理开发、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大气、水污染综合治理等领域,加强协商合作。建议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长江流域生态建设基金,用于流域内公共的生态环境监测、执法、应急事故处理和生态恢复能力建设。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经济所)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