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5年第4期

把安徽打造成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 调研报告

时间:2023-08-08 阅读:182 作者:省政协专题调研组

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安徽打造成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在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站在新起点、新高度,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新定位,是加快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意义重大。全省积极响应,4月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沿江各市抢抓机遇,找准定位,放大优势,但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区域合作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转化劣势。主要表现如下:


 1、区位交通优势突出,但综合交通存在“短板”

       皖江各市利用岸线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通江达海、交通互联互通实施进程,交通基础设施与条件有了进一步提升,放大了我省在长江经济带中区位交通优势,但综合交通建设还存在 “短板”。具体表现为:岸线航道利用率不高。我省“八百皖江”实际岸线76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336公里,已开发利用的岸线182公里,余下可利用的岸线并不多,而现已开发的岸线利用效率却不高。受南京大桥层高限制,万吨级轮只能通达芜湖港,皖江段航道运力受约束,黄金水道功能没有全部发挥出来。江淮干流水深不够,支流潜力没有挖掘,航道没有形成网络。港口缺少分工协作。沿江5个港口加上合肥港,各自谋划发展定位,企业、政府自建有专用码头,社会化水平、集约化程度不高,港口缺少临港产业支撑,货物少,货源流失,运力闲置,省内集装箱70%是从南京港、上海的洋山港和外高桥中转,省内港口对外合作对外竞争,重复建设,耗费物力、财力。沿江一些港口的基础设施不配套,不通公路、不连铁路,集疏运体系不完善,水铁联运、江海联运有待规划。港口各自为政,“小、散、乱”,“吃不满”的现象,港口的设计能力大大超过实际运输能力,港口无序竞争较严重。综合交通体系不完善。全省仅三成地级市通高铁、动车,而浙江省八成的地级市通高铁、动车。省内交通重要通道与周边省份尤其是长三角的互联互通不够。合肥市航运班次少于南京、杭州,综合交通网络化尚待大力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分属行业与部门管理,规划则由省发改委管,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抬高了我省的物流成本。

2、产业转型发展,但高端产业集聚缺少

      我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皖江各市战略新兴产业高速成长,新型显示、语音、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有起色、技术有支撑,竞争有优势。然而,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我省产业升级步伐需要加大。主要表现在:产业高端环节占比少。马鞍山、铜陵市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产业转型,合肥、芜湖、滁州市的家电、汽车制造加工产业规模上去了,但产业链高端环节份额占比少。科研转化动力、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主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少。现代物流、现代航运建设与皖江地区现代制造业发展速度不匹配。产业集群影响力小。产业结构存在同构化,产业集而不群,彼此关联度不大,同质化竞争,电子信息、家电产业规模达千亿,仅有家电产业集群上升至全国三大家电基地之一,其他产业集群规模还不够大,影响力有限,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十分有限,辐射半径也受限制,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都不够给力。只具有区域层次的产业集群,没有世界级产业集群。


3、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城市组群合力薄弱

       2014年全省城镇化率平均水平49.2%,即将达到城镇化率50%的重要拐点,比全国城镇化率54.77%,低5.5个百分点,而皖江地区城镇化率5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处在新阶段的皖江城市功能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但是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城镇化水平差距大,城镇化推进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城市能级不够。作为全省首位城市合肥,全市经济总量相当武汉市的51.6%、南京的58.3%、杭州市56%。虽合肥城市人口规模全省最大,达370万人,是全省唯一人口超300万的城市,人口规模不及武汉的一半。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城市能级不够,功能不足,吸纳人口集聚力就不强,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力受限。沿江地区跨江发展,仍然还处在起步阶段。城市组团发展不足。皖江地区城市空间呈连绵发展态势,地域相连,却各有“一亩三分地”的打算。同城化讲了很多年,全省城镇群规划也已出台,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受行政区划阻碍,一直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我省城镇群  发展战略一直摇摆不定,缺少与长三角城镇群的全面对接。城镇化推进机制滞后。我省城镇化率未到50%水平,而江苏省与浙江省城镇化率都在65%以上,我省城镇化水平相比长三角地区明显滞后。皖江地区滁州、安庆市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城镇化率。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到30%,大量农业人口城镇化问题需要解决,“半城镇化”现象突出。全省近90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皖北地区一些县30%的劳动力跨省外出务工,受城镇化相配套的土地制度约束,不是向皖江地区流动,影响到全省城镇化进程。


4、生态文明建设受重视,但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我省地处长江中下游,拥有巢湖、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沿江湿地,沿江分布着10多个国家级与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三角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通过大力加强长江流域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局部生态环境质量有所好转。然而,沿江地区及全省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并未减轻。主要表现在:沿江高耗能产业分布偏多。产业结构偏重,物耗能耗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负重。2013年皖江8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平均为0.94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2%,工业用水、工业废水、废气分别占全省70%、60%、69%。沿江生态环境承压力,对沿江城市产业发展的约束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城市资源承载力等方面凸现出矛盾。生态环境压力加重。长江干流总质水质优良,支流水质较差,沿江生态资源综合利用,缺少总体规划、整体保护措施。全省80%自然保护区都在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由于没有必要的局域与总体性的保护措施,这些自然保护区被过度开发,对沿江生态保护构成显著压力。


5、“走出去”步伐加快,但开发开放程度有待提升

      皖江各市作为全省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全省外向经济开放开发的高地。近年来加快了“走出去”步伐,进出口额大幅度增长,园区开发开放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然而,皖江地区开发开放程度还远远不够。经济外向度不高。2013年皖江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省45.5%, 低于其占全省经济比重60%。全省进出口额占GDP比重14.6%,而江苏省57.7%,浙江省55.4%,我省经济外向度只有苏浙两省三分之一不到,合肥进出口总量、出口总额均相当于南京的1/3、杭州的1/4。开放开发平台缺少。与长三角相比,我省综合保税区、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少,沿江开发开放平台的不足,迄今芜湖、马鞍山等仍在申报综合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自贸区还在酝酿中,在全国“一路一带”开放开发大格局下,需要进一步拓展我省对外开放的切入点。


6、区域合作逐步推进,但创新体制机制力度不足

        皖江地区是全国和全省体制机制创新集中区。目前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关检合作“三个一”改革试点、长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区域合作机制向前推进。形成“一江带全局”的新局面,但是区域合作与创新力度还远远不够。受行政区划影响大。在统筹发展、相互协调的体制机制方面存在各自为政的壁垒。省际、省内交通互联互通存在“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中梗组”问题。如宣城市建50公里航道连通水阳江航道,该项目若不能即时与江苏省沟通,达成一致,就可能面临被取消;芜杭高速在省境内只差30公里与徽杭高速连通。池州九华机场距离铜陵只有30公里的路程,铜陵市没有修建连通的公路,也没有机场班车。基础设施投资大。由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方式已发生转变,一些地方招商思路还没转过来,地方财政吃紧,基础设施资是省市共建项目,需要地方拿大头,老办法往往行不通,急需新的投融资方式,来解决“钱从哪里来”。市场活力不足。行政体制机制阻碍仍然存在,市场机制对产业布局的导向与调控力较弱,发展后劲欠缺。皖江地区开发园区都是以政府主导型,低端产业向外转移不够。江南集中区,作为皖江示范区重要承接产业转移之地,目前由池州市来负责,“小马拉车”,负重前行。此外,我省一些开发区与行政区发展已完全融为一体,但还是两套运行体制,竞争大于合作,无法产生“聚合效应”。改革开放热情不高。近年来我省争来国家的政策不少,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到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取得了先行先试权,需要改革的勇气与魄力。并且当前处在依法治国、反腐倡廉的大环境下,地方干部有顾虑,思想有包袱,不敢迈开步子,敢想敢闯,部分地方干部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


7、皖江地区经济实力增强,但对全省及皖北带动不够

       皖江地区的自然禀赋条件最优、处在全省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在带动全省经济发展起着龙头作用,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但是皖江地区对全省带动力不突出。2013年皖江各市除合肥外GDP增速11.1%,而全省GDP增速10.4%,仅高出0.7个百分点。2014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占全省65%,投资1.47万亿元,占全省69.2%,投入与产出比下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4.9亿美元,增长13.8%,比全省低1.7个百分点。2014年,皖江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14458.7亿元,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2014年合肥、芜湖、安庆经济总量增速在16个市中分列全省第一、第二、第三,铜陵与池州排在全省第十四与第十六,倒数第三与第一,皖江城市带内部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为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我省要在交通枢纽、产业牵引、新型城镇化、生态优化、开放开发和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新跨越,形成对重要的战略支点的关键支撑。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实施立体大交通推进战略,建设全国性交通枢纽中心
       加强长江航道和岸线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江通道建设,统一规划沿江岸线资源保护与开发,促进港口合理布局,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港口发展格局,完善大通关体系。建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综合交通建设,加大省内际交通互联互通,与“一路一带”大交通重要节点对接,统筹协调五港联动发展,打造长江全流域江海联运枢纽,重点推进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发展,推进城际交通与交通枢纽一体规划,形成一张蓝图,积极推进跨区域合作建设与整体运营,建设我省皖江段水、铁、公、空联运立体交通大动脉,提升我省在长江流域以及全国交通枢纽中心地位。
       2、实施产业升级引领战略,构建高端产业集群集聚带
       抢占高端产业领先地位,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培育进口替代产业、互联网+、临港产业等新经济、新业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和养老健康服务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推进智能制造、互联网为核心的两化融合,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对接与融合发展,皖江经济带率先打造安徽在长江经济带高端产业集聚带。
       3、实施城镇组群发展战略,打造皖江城镇带的升级版
       提升合肥中心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强化中心城市对城镇化带动力,大力推进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并举,提升全域城镇化水平,缩小与全国和长三角城镇化水平的差距,支持合肥都市圈一体化、芜马宣同城化、铜池宜一体化,加快合肥都市圈、沿江城镇群与沿淮城镇群组团式发展,构筑我省在长三角城镇群的次级都市圈,打造皖江城镇带的升级版。
       4、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创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集中区
       以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与大别山生态功能区建设为统揽,推进长江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长江流域区域生态共建、共担、共享的新机制,建立流域环境共冶、产业共谋、生态协同建设的新模式。建立生态基金,在环境污染源头治理、流域性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上推进一体化建设,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区进行经济补偿等,共同创建皖江地区成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集中区。
       5、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创新区
       加大科技激励,鼓励创新创业创富,主动参与长三角多层次区域合作机制和发展平台,用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行先试权,促进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利用科教资源集聚优势,打造合肥“城市创新集群”,建设皖江地区整体协同创新发展引领区,将我省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充满活力的创新区。
       6、实施开放型经济拓展战略,构筑内陆开放开发新高地
       以长江经济带为依托,借力“一路一带”、新欧亚欧大陆桥通道,由沿江向沿线、沿边延伸拓展,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新战略,开拓“走出去”空间。着力提升合肥市大都市国际化水平,面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资、引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培育我省外贸竞争新优势,引入政府购买服务等投融资创新方式。积极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构筑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7、实施皖江地区引领战略,开创全省南北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皖江地区率先发展,引领全省,率先实现资金、人才、信息要素自由流动,建设沿江地区一体化市场,率先实施人口转移与城镇建设用地相挂钩的改革,将长江经济带辐射范围扩至全省,推进引江济淮工程,皖北与皖江的产业对接和南北园区共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积极与长江经济带规划对接,与全省跨区域发展互动,加强沿江经济带与沿淮经济带发展互动,促进从“区域整合”向“区域融合”的转变,打造政策共享、互利共赢发展新格局。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