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5年第2-3期

把握国家战略机遇 积极拓展安徽发展优势

时间:2023-08-08 阅读:241 作者:吕连生

近年来,安徽省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导,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先后推动皖江、皖北、皖西大别山片区和皖南四大区域跻身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目前,安徽所有行政区域已全部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全省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区域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发展格局。2014年底,我省又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面对这种大好的局面,安徽需要抓住机遇,积极拓展后发优势,并且让各个功能区有所侧重发展。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拓展产业集群优势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产业集群在全省不仅具有代表性, 而且更具有先进性。如合肥市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家电、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公共安全产业集群;芜湖市的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产业集群;马鞍山市的钢铁、汽车、刀磨具产业集群;铜陵市的炼铜及其深加工、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安庆市的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池州市的电子信息、文化产业集群;宣城市的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滁州市的机械制造、家电、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城市几乎都有若干技术含量较高、核心竞争力较强,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的产业集群。

在经济新常态之下,未来各城市要在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的基础上,推进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最大限度地扩展产业集群效应。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每个城市都应培育和发展若干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产品品牌响的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要以“突出主导、适度多元”为原则引导产业发展,主导产业要注重错位发展、智能转型、高端发展、分工协作发展,在更大的范围提升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和市场占有率,高度重视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产业发展;三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注重产业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共生发展,着力发展新兴业态,引导和培育产业共生圈,提升产业集群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促进产业集群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推动现代制造业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结合,共同拓展国际市场。

近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产业集群优势出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新趋势。如合肥市新兴产业已占全省1/3以上,电子信息、公共安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居全省前列。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钢铁、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推动马钢轨道交通材料和铜陵有色铜基复合材料、安庆石化新材料发展。

 

二、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重点拓展现代农业优势

皖北地区是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所覆盖的区域。安徽省政府已决定,今后将加快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和沿淮经济带建设,努力提高皖北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皖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质条件好,蕴藏着农产品增长的巨大潜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因为临近沿海发达地区。沿海发达地区是一个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近年来对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独特的地理区位为发展安徽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提供了便利。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安徽农业要紧跟沿海发达地区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鼓励和引导沿海发达地区龙头企业以各种形式在皖建立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提升安徽农业产业化的规模、档次和实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农业是物联网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领域。21世纪以来,我国和欧美等一些国家相继开展了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研究,在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农产品安全监管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推动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大发展。皖北应加快农业物联网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实现农业的精准管理。智慧农业是以信息化为基础,以物联网建设作为手段支撑。智慧农业主要系统有监控功能系统、监测功能系统、实时图像与视频监控功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发展智慧农业,就需要把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我省的粮食生产、设施农业、农产品物流等多个优先发展的领域。

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战略需要加快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加大粮食战略工程实施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升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现代畜牧水产业的比重,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优势。

 

三、皖西生态区重点拓展生态产业优势

皖西生态区在安徽省主体功能规划中,被规划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该区域包括金寨、霍山、岳西、太湖、潜山、石台县,国土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9.60%。其功能定位是淮河中游和长江下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是全国重要的水土保持型和水源涵养型生态功能区,是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因此,这个地区要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脱贫开发有机结合,走贫困地区生态“造血”发展致富新路径,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地重点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就是将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横向耦合,将生产基地与周边环境纳入整个生态系统统一管理,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向系统外的零排放。以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不是产品或利润为生产目标,谋求工艺流程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有灵敏的内外信息网络和专家网络,能适应市场及环境变化随时改变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生态产业实质上是生态工程在各产业中的应用,从而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生态产业体系。在不损害生态产品生产供给和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前提下,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开采、旅游、农(林)副产品生产加工等产业,重点建设自然生态旅游基地、特色农产品和林产品生产基地。探索建立一系列农产品地域标准、标识,推进农特产品产地认证,培育皖西特色的农林土特产品的品牌优势。

 

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重点拓展文化旅游产业优势

在经济新常态之下,皖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的优势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需要进一步利用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合作,联合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世界旅游品牌,拓展文化旅游产业优势。

按照安徽省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构建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圈、佛教禅宗文化旅游发展圈、“三山三湖”(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太平湖、升金湖、花亭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打好文化、旅游、生态、科技“四位一体”融合互动的“组合拳”,推动皖南高品质文化旅游资源向高品位文化旅游产品转化。

应当承认,皖南地区是全省旅游、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地方,但同时在安徽省主体功能规划中,也被规划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全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型和水源涵养型生态功能区之一,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因此,皖南旅游资源开发需要有节度,需要控制景区内旅游设施的建设规模。在经济新常态之下,拓展文化旅游产业优势的方向应当是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综合性产业,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五种旅游资源中,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从皖南地区的情况来看,人文旅游资源比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更大开发潜力。拓展文化旅游产业优势,要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切入点,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进而带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大发展。

 

 

 

五、全省区域重点拓展新型城镇化优势

2014年底,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试点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按照户籍制度改革要求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出台具体可操作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由于试点地区将享受一系列配套政策,如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国家开发银行发挥金融支持作用,运用信贷等多种手段积极支持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工程建设。国家鼓励公共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自身具有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国家支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改造、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等。因此,这对安徽来说,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是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提高城镇化水平,提升中心城市能级的极好机遇。

作为现阶段一个权重极高、综合性极强、产业间关联效应最为明显、生产要素最为集中集聚发挥作用的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安徽经济最大的潜在增长点。新型城镇化将会使得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促进消费,并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以及服务业发展等领域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将会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重要动力。安徽新型城镇化重点就是打造以合肥经济圈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打造范畴,必然会对我省经济格局带来影响。安徽的城镇化进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取决于江淮城市群的发展程度。江淮城市群还将是我省南北经济联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我省经济发展南北不平衡现状存在多年,打造江淮城市群,有助于带动皖北经济发展。总之,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有利于安徽全省区域重点拓展人口城镇化优势,释放城镇化制度改革红利。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