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5年第2-3期

对安徽“十三五”的建言

时间:2023-08-08 阅读:187 作者:黄国雄

今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亦是“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年。收官之年也是收获之年,就要盘点一下“十二五”的实施结果,并展望“十三五”。从地方政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原编制的“十二五”规划对照,就可以基本知道“十二五”实施的结果怎样,按照一般规律推测,总是会有好、中、差之分,有的城市重要指标任务可能只完成50%左右,这里面肯定有主、客观原因值得分析总结。

我国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根源是帝国主义时代逼的。现在世界经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原先那种粗放式的高耗资源、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唯GDP论的增长方式,使我们付出过大的代价,已不可持续。当前经济下行,是由于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转方式调结构的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结果,具有客观规律性。使人最着急的是企业利润仍在下降,PPI同比已连续36个月下降,尤其是重工业中的钢铁、煤炭、石油、石化、铁矿石等,既下降严重,又产能过剩严重,导致财政压力加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已刻不容缓。

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后“窗口期”,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节点。编制“十三五”,肯定要贯彻改革创新精神,肯定要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两大目标任务做出保障性的安排。根据媒体上披露的信息,国家对“十三五”将提出许多新的战略部署。正当全国地方政府都在研究“十三五”之际,省战略研究会召开这次研讨会,非常及时,很有意义。

 

一、安徽省“十三五”发展战略:“东西双向”发展战略,以长江为轴,

串联全省,走向世界

我省原定的东向发展战略仍要继续实施,安徽是长三角经济区三省一市的成员之一。长三角经济区仍是国家重点战略之一,我省“十三五”要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共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现在国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涉及65个国家,44亿人口,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我国各省、市、区“一带一路”在建基础设施规模约为1.04万亿元,“十三五”期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累计将达50万亿元。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有1.5亿人次游客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旅游消费约2000亿美元。而沿线国家来中国的游客约有8500万人次,产生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商机我们不能错过。所以我省应该向西发展,主动参与沿线国家地区的开放开发,拓展经贸,开辟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使安徽人民的发展让对方人民受益,实现互利共赢。

近两年来,出现的“渝新欧”、“郑新欧”值得关注。从重庆、郑州、苏州、宁波、义乌等地开往西亚、中东、欧洲、俄罗斯的火车货运班列(经新疆或满洲里)已达到200多趟,虽然运输成本高于海运,但其优点是缩短运输时间12~21天左右,并避开马六甲海峡和亚丁湾的风险。我们省可在合肥集中省内和周边城市的货源,组织开往西亚、中东、欧洲的货运班列,开辟一条向西发展的新通道。这种做法,将是许多省、市的趋势。随着高速铁路的推进,其优势更上一层楼。

国家确立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这是安徽久盼的重大历史机遇。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地段,有800里江岸线,皖江经济带(亦示范区)是我省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工农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的地区,要乘国家这个重大战略,进一步推进皖江经济带的发展。要以长江为轴,使全省的水路、公路、铁路都与长江的水、桥、港联通,实现陆运、水运、海运联通。这样可以向东到达上海通向大海,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往东盟、南亚、非洲、欧洲;向西通往长江中上游的七省市城市,将来再进入云南接通东盟、中亚、中东地区就更好了。我省要乘长江大机遇主动呼应参与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选择重点地方对三次产业投子布局,寻求新的更广阔的发展领域。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人称世界工厂,产能已普遍过剩,有些已严重过剩。安徽是制造业大省,有许多优势产业,要乘此机遇鼓励他们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外去投资办厂,利用国外的资源、要素、市场发展自己。农业也可以走出去,利用外国的土地、劳动力,发展飞地农业经济,当走出去的重点是钢铁、汽车、家电和重化工产业。我省的钢铁厂基本上是在城市里,老百姓是希望能转移出去,特别是冶炼部分,如能走向东盟、非洲不失为一项好的选择。这种产业转移,国际国内都有先例。

 

二、开发世界大江最美风景区,打造安徽创意版“迪士尼”,

助推建设文化强省

迪士尼是美国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巨无霸,我们安徽能否打造一个创意版的不是“迪士尼”胜过“迪士尼”的“迪士尼”呢?

中共安徽省党代会确定的三大奋斗目标之一是建设文化强省。文化与旅游是息息相关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产业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不可或缺。世界旅游业界公认发展旅游的三要素——海水、沙滩、阳光。因为海水、沙滩可以大规模地给男女老少带来观光、游泳和多种文体娱乐活动的欢乐。但是,安徽最缺乏的旅游资源是海水、沙滩,谁能弥补?唯有马鞍山,在国家AAAA级采石风景名胜区对面有个江心洲,现长江大桥通车后更名为太白岛(这是程必定、吕连生、宋宏三位专家十年前的建言),是未开发的处女地,面积58平方公里,另有湿地约30平方公里,盛产黄沙、蔬菜、西瓜、花生,是一个乡政府所在地,人口两万多人,岛上可开发大规模的天然游泳场(沙土挖两米就出水,顺着长江流势,上游进新水,下游出脏水)和人造沙滩。太白岛四周是一衣带水的太白楼、林散之纪念馆、三元洞、三台阁、千年古镇(采石)、小九华佛教胜境、滨江文化公园、天门山景区,以及世界水平的马鞍山长江大桥雄姿、深水大港郑蒲港的港湾风光。长江大桥穿越太白岛中部上空,有一下口连接地面。人们从网上或书报上搜索便知,这里是世界五大江河中最美风光地。现在的关键是启动太白岛的开发,如何开发?我在程必定、吕连生、宋宏等专家的关心支持下,曾于2010年10月上书省社科联,登载在内参《学界兴皖》2010年第八期,花建慧副省长阅后做了明确批示:“黄国雄同志关于‘打造长江文化旅游岛’的建议有创意且符合实际。皖江黄金水道旅游开发展确应引起高度重视并付诸努力。请省旅游局会同马鞍山市结合‘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深入研究谋划,希望能有突破。”把上述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可以打出安徽新名片——世界大江最美风光,具有独特性、垄断性,无人能复制。

马鞍山市已被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美誉,含山县、和县、当涂县的旅游资源如果整合好创意好,也可以打出许多好牌,不仅打出 “课本上的马鞍山”(中小学课本里有多处马鞍山典故)还可以打出“文武莫过马鞍山”【文指李白、李之仪、李清照(天上有颗星以她命名)、王安石等;武指项羽、朱然、虞允文(毛泽东点评:“伟在虞公,千古一人。”)、常遇春等。如果从“草船借箭”、“望梅止渴”典故看,还可以添加诸葛亮、曹操大名。】;“北有山顶洞猿人,南有和县猿人”;“北有半坡遗址,南有凌家滩遗址”;“北有寿光蔬菜,南有和县蔬菜”;“中国第一怪坡” (汽车自动从下坡往上坡走)、“中国温泉之乡”等等。

马鞍山的友邻是芜湖市,她有名声赫赫的方特现代游乐园和东梁山风景名胜区。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正好在长江两岸相对,构成诗仙李白著名诗篇《天门山》中的两山(今两山之间有汽渡联通)。这首诗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的意思可简要归纳为:世界大江最美风光+著名名胜风景+方特现代游乐园,打造安徽有创意有特色的“迪士尼”。这个观点是否值得提出来研讨?请各位理事专家批评指正。

 

三、“十三五”要加强对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和实践

过去国家推出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四大板块发展战略。现在国家作了调整,推出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湘江经济区等等,以后还可能一些城市群规划推出。这就是以经济区、大城市群为主要战略,去推动各经济区域和全国的发展。

众多区域型经济区进入国家战略发展层面,都想依赖国家给予优惠的扶持政策,给资金、给大项目,这可能不现实。必须强调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重要的推动力就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建议“十三五”要加大对体制机制创新的设计、安排,并有大的突破,成为全省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例如:“皖江城市的铜陵、池州、安庆对江的县,应划归这三个城市,以各自的长江大桥为纽带,推动两岸联动,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加速发展。还有国企深化改革,水深复杂,多年滞后,如何实施“混改”盼“十三五”有突破。再者社会治理。老百姓非常希望进一步解决社会乱象以及多年积累的社会矛盾和风险,过上安定和谐的生活,建立健全政府负主导责任、社会组织(应大力发展壮大各种社会组织)鼎力协同、群众积极参与、依法治理的体系,其中有许多体制机制性的创新设计和安排,人们都在迫切地期待。

(作者单位:马鞍山经济学会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