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5年第2-3期

新常态下滁州市工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时间:2023-08-08 阅读:184 作者:吕小瑞

“十二五”时期,滁州市委、市政府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市带动、承接合作、转型升级、科教兴滁五大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已取得可喜的成绩。现阶段,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新常态的显著特征是“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如何正确认识滁州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这次转型机遇,主动作为,勇闯难关,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滁州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抉择。

 

一、滁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以来,滁州市政府组织实施“661”行动计划和“十百千”工程,工业经济总量三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组织结构调整活力增强,产品结构调整竞争力提升,正显露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同时,放在全国、全省视野的范围看,滁州市工业转型升级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层次不高;科技支撑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污染日趋严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

(一)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014年滁州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84.8亿元, 比上年增长9.4%,比2013年11.1%下降1.7%。2014年生产总值中,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33.7亿元,增长11.1%,比2013年15.1%下降4%。自2010年,滁州市工业增长速度连续五年持续下滑。

(二)工业转型提升能力有待加强

滁州市二产发展迅速,与近年来滁州市智能家电、先进装备产业等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但是横向比,体量偏小,2012年滁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419.2亿元,是合肥市的26.0%,是芜湖市的41.0%。滁州市整体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参差不齐。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明显,集聚水平尚需提高。在已有的集群中,大多数集群内的企业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同的关系有待加强,上下游之间、主导产业与支撑产业之间的互补作用还有发展空间。由于产业集群深度与广度不够,部分产业的关键环节缺失,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了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滁州的转移,例如,汽车和家电的配套产业跟不上主机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

(三)科技投入与产出水平有待提高

滁州市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一是滁州市R&D投入相对不足。2013年滁州市R&D投入强度1.36远远低于合肥2.78的水平。二是专利申请、授权量亟待增加。专利的申请量与授权量,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科技水平。滁州市与合肥市、芜湖市、铜陵市专利申请、授权数相比,数量差距较大。滁州市专利申请量分别是合肥市、芜湖市的35.4%、35.7%;专利申请量分别是合肥市、芜湖市的26.2%、 32.6%。三是新产品自主研发水平不高。2013年,滁州市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9.8%,位列全省14名。四是产学研结合程度还不高,科研与产业良性互动不强。五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适应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技术人才短缺,创新人才机制亟待完善。总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科技创新能力还需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待强化,创新要素向企业积聚的态势尚未全面形成。

(四)节能减排能力有待改善

   “十二五”以来,由于化工、建材等行业一批项目的陆续投产,加之相关节能减排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逐渐加剧。GDP电耗2010年是1130瓦时/ 万元,列全省第12位;2013年是936瓦时/万元,列全省第11位。单位GDP工业废气排放量2010年是4436标立方米/万元,列全省第4位;2013年是107877标立方米/万,列全省第7位。单位GDP电耗与产业结构有关,究其原因一是有些企业生产作业耗费电量大,但工业产出相对少,附加值偏低;二是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低能耗产业的比重较低。

2011年以来,滁州市工业在平缓下行通道中运行,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落。在新常态下,滁州市工业发展进入转型压力期,深层矛盾凸显,工业发展面临比较优势重塑、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多重压力。随着劳动力价格上升、环境成本上升、资源供给紧张、资本回报率下降、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累积风险日益加大,工业发展方式偏传统、产业链位置偏上游、价值链位置偏低端、组织结构偏松散、空间结构偏分散等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建立在资源和投资驱动基础上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丧失,而以技术为核心的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尚未形成,滁州工业正在面临一系列的风险。

 

二、滁州市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当前滁州工业处在传统优势产业支撑力下降,新兴产业难以形成主力支撑,滁州工业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作为一个后发地区,面临新的区域竞争格局,滁州工业该向什么方向转型、沿着什么路径升级、靠哪些动力驱动、由哪些主体推进、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框架、如何找到区域比较优势与产业发展趋势的最佳结合点、如何找准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战略突破口? 十字路口的滁州工业发展面临战略选择。可以确定的是,产业转型升级不是另走一条路,而是要充分发挥承接下来的产业优势,在新形势下重塑区位优势,并把二者结合起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一)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滁州工业转型升级既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又要紧抓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找到区域比较优势与产业发展趋势的最佳结合点,不断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一个时期,滁州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开放带动和改革创新,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全面优化布局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把推动工业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进一步强化新型工业化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1.升级增量,优化存量,以增量激活存量

 力推增量升级,严格控制传统产能的简单规模扩张与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新增产业与项目的层次,引导投资向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倾斜。同时,利用增量的升级效应,引导传统产能中的潜在生产要素向新增项目转移。加快资源重组,调整和优化产业存量是滁州工业升级转型的良好途径。

 2.强化优势,补齐短板,以优势拉长短板

 滁州智能家电、机械装备、硅基材料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与资源优势,但是由于产业链上存在着一些“瓶颈”,如缺乏高层次人才、核心技术、产业链关键环节、终端品牌等,导致这些优势发挥不充分。现代产业的竞争是整条产业链的竞争,只有把一些产业链短板(关键零部件生产与核心技术研发)补齐才能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补齐短板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一步强化优势环节,以优势环节吸引短板环节,拉长短板,提高产业效益。

3.整合上游,延伸下游,以上游拉动下游

滁州有着制造业、采矿业等工业基础,有着丰富的非金属矿产等资源,以原材料等上游产业为主的区域在产业发展上容易陷入路径依赖,上游投资过多,而下游投资不足,从而造成产业附加值偏低。走出这种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对上游环节进行整合,形成生产环节对接,降低成本,同时以上游优势吸引下游环节向滁州转移,加快向下游高加工度环节延伸。

 4.提升中间,扩展两端,以中间带动两端

 当前,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的附加值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工制造这个中间环节的附加值大幅度降低,高附加值环节加快向产业链的两端如研发与品牌等服务增值环节延伸,而滁州的传统优势又大多集中在中间制造环节,服务增值能力较低,如何发展两端增值环节,一个可靠途径是进一步提升中间环节的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以在中间环节上的竞争力带动两端增值环节发展。例如智能家电产业近几年不断提高制造能力,现在已经从制造向开展研发、检测、人员培训服务延伸。这些案例说明滁州完全可以发挥制造环节上的优势,向两端环节拓展,也值得在其他产业推广。

(二)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

目前,滁州市的工业体系在整体上仍然是传统产业为主,在新常态下应加快构建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滁州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性发展。

 1.打造新引擎。面对新常态,滁州必须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和培育发展新型产业并重,通过发展壮大六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家电、高端装备与汽车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电线电缆、纺织、轻工、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等,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造带动工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以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2.培育新平台。面对新常态,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滁州市应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中心和创新联合体,培养引领区域发展的创新平台;谋划建成一批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基地,培养支撑区域发展的产业平台;谋划培植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培养支撑区域发展的企业平台;建成一批专业化公共服务机构,培育支撑区域发展的服务平台,以高水平高质量载体建设支撑工业转型升级。

 3.拓展新空间。面对新常态,滁州市正面临扩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滁州市要打破行政区域界线,进行跨行政区域的统一规划,调整优化工业空间布局。重点要引导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等各类产业载体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引导市县间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推进市县区错位发展,拓展滁州工业经济增长的新空间,以空间布局优化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4.创造新优势。面对新常态,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各自的优势,构建政府和企业战略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共创制度优势;充分利用省内外合作平台,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与“合肥经济圈”及“长三角经济圈”,构建区域联动的开放高地,共创环境优势;充分发挥滁州市的区位、要素优势,激励企业家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重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在既有比较优势耗尽之前创造出新的优势,以优势重塑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5.承接新产业。面对新常态,滁州市应立足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区位优势突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抢抓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机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水平。通过主动承接、高水平承接、集群式承接、示范区承接,确保引进的项目能够尽快带动滁州发展,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为滁州市发展注入活力。

(三)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及措施建议

工业转型升级既是工业全面优化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今后较长时期滁州工业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不仅要有明确的方向与切实可行的规划,还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立足眼前谋长远,充分调动市直部门、县级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采取相关配套政策及措施。

1. 政策建议

(1)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滁州市规划的编制要围绕国家投资导向和重大战略谋划项目进行;围绕区域优势谋划项目,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现有产业优势,提出一批带动性强的项目;围绕战略性产业谋划项目,充分利用自主创新试点省等平台优势,提出引领性项目,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谋划项目,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等。

(2)创新产业支持政策

当前产业政策的着力点在于围绕国家和省工业转型升级等“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突出改革创新,把产业政策的着力点从产业中观层面转向创新、研发环节,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理顺政府创新引导资金的管理、投入机制,真正把政府引导资金用到合适的地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是,进一步创新促进滁州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政策,如制定滁州市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建设鼓励发展产业目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产业目录、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产业目录、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目录指南等,并制定出对产业目录项目的扶持政策。二是,通过整合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的优惠政策与支持资金,加强产业政策与贸易、财税、信贷、土地、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相关政策与支持资金的“合力”作用。三是,推进全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发展各类产业研发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完善并落实引进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奖励政策。

(3)创新人才政策

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是工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支撑。滁州企业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局面,特别是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人才缺乏致使企业创新能力与发展后劲不足,人才要素成为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因此,帮助企业解决这一素质性的矛盾尤为重要。当前,滁州人才发展政策及体制机制与工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相称,必须推进人才政策创新,为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企业家等各类人才创造优质发展环境与舒适、高端的生活环境,力争培育一批在工业技术创新领域走在国内甚至国际前列的高端人才团队,引领工业转型升级。

(4)创新考核机制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必须把工业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张、投资驱动转移到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驱动上,必然对传统工业发展方式造成较大冲击。因此,必须创新考核机制,真正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一是创新政绩考核机制。政府应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关于工业转型升级的指标考核体系,建立以规模、质量、效益为主的考核标准,加大产业升级投资、传统产业改造、高技术产业培育、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以及创新、生态等相关考核指标的比例和权重,构建科学发展的考核体系。二是创新产业集聚区考核机制。产业集聚区是滁州市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应建立以营业收入、建成面积、投资强度、税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以及研发投入、专利量等为主的考核方式。三是创新承接产业转移考核机制。承接产业转移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其关键是提高承接产业的层次,并强化入驻项目与本地企业之间的高效配套合作关系。建立完善招商引资的考核体系,从规模、投资强度、研发强度、新产品开发能力、与本地产业链契合度、企业链接度等考核指标。

(5)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要适应市场主导的新常态,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滁州市应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按照安徽省政府的部署,倾力打造“一库四平台”,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提供坚实基础和统一规范。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着力推进政务服务网络化,重点打通部门间数据的交换障碍,探索建立以企业和公众为中心的全新政务服务流程,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新的方向。滁州市应通过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把企业设立审批和建设项目审批作为重点,打造滁州市体制机制新优势,回应企业诉求,激发市场主体创业活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2. 措施建议

(1) 构建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机制

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政府明确自身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定位,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恰到好处地进行协调引导和推动,通过出台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以及配套的服务举措,设立工业转型升级专项基金、构建转型升级分类指导机制,推动企业与产业的转型升级。

(2) 谋划高技术产业项目和重大高端项目

对符合区域比较优势、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培育和重大高端项目、发展平台建设上,要突破常规手段进行战略谋划。建立纳入省级、市级新技术新产品储备库,超常规谋划重大高端项目,打造一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端平台,超前谋划“两化”深度融合载体。

(3)实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工程

企业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产业转型意味着企业对所从事产业的重新思考和选择,产业转型的前提和条件就是企业的转型。对于企业来说,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来实现转型升级,持续的创新、精细化经营管理和高效的人力资源都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因此,鼓励企业围绕技术、管理和人才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根据自己所在行业的特点,深挖企业的发展潜力,并以此为切入点,加快创新,提升管理水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围绕转型升级推进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企业管理创新示范工作。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推进中小企业聘请技术专家支持计划,实施品牌培育提升计划等。

(4)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滁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必须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路子,加强滁州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进程,实现产城融合。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出集聚,树立起“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理念,有“敢于舍得舍弃”的胸襟,立足产业基础选准特色产业,聚集要素持之以恒培育。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调整完善政策。把产业转型升级的集群政策导向作为滁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全面提升滁州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县(区),要在现有产业集聚和工业园区的基础上,组织研究制定本地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规划,并纳入各级规划体系,鼓励和引导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促使本地经济逐步走上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的道路。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统筹政府相关部门政策手段,形成共同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合力。现有各项财政专项资金要向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和龙头企业倾斜,有条件的县(市、区)可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建设。加强产业集群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对接与合作,搭建产业集群新型融资平台。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引导和协调服务。组织有关方面的力量,制定有关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摸底调查,摸清全市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问题。推动重点产业集群示范建设。各地要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作为工作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其在产业升级、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等方面要求,继续推动全市30个重点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支持一批产业集群环境建设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做强做大。通过总结我市在开展产业集群建设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汇集相关案例用于指导各地产业集群建设工作。组织一支专家队伍定期赴各地产业集群调研、指导工作,并将其中成功的尝试和经验向全省推广。

    三是优化公共服务,强化中间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建设。支持和鼓励产业集群内的信息服务组织和网络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少企业由于独自搜集信息造成的成本浪费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加强有利于生产者和市场互动的公共机构和交流手段的建设,鼓励企业和大学或者科研机构的合作,支持建立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的本地公共机构;加快信息咨询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培育各种社会化的中间组织,特别是具有监督职能的公证机构、仲裁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

     四是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延伸。

五是加快构建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体系。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如智能家电、汽车制造等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原则,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构筑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场,如正在建设的永强特种汽车交易中心、安徽大雄华东农贸食品城,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加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与市内外职业院校的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内依法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                         (作者单位:滁州市委党校)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