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5年第2-3期

打造宣城区域中心城市

时间:2023-08-08 阅读:156 作者:伍万云

宣城地处安徽东南部,拥有东邻江浙、北依长江、南挟黄山、西连安庆和池州战略要隘的良好地理位势。历史上素有“南宣北合”之称。如何把宣城打造成皖苏浙交汇的区域中心城市,我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制约宣城建设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因素

(一)人口不足

根据《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区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100-200万人。2014年宣城市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宣城市户籍人口280万,常住人口257.4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3万人。虽然总体上我市户籍、常住人口呈增长态势,但人口总规模、市区常住人口等重要指标,与《规划》要求差距较大,城市内生需求不足。

(二)产业不壮

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1238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79亿元,实现增加值403亿元。汽车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不足600亿元。100亿元以上企业只有中鼎集团一家,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不足,核心产业缺乏。由于缺乏顶天立地的大企业,直接影响了宣城经济总量。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直接影响就业规模,特别是市本级经济薄弱,带动性不强,造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弱。

(三)区划不合理

自2001年撤地建市以来,宣城市只辖一个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不合理。纵观周边芜湖、马鞍山、南京、合肥等周边城市快速发展,无不得益于行政区划调整。

(四)城市功能不全

市区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但防洪、地下工程、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特别是金融、证券、保险、商业、贸易等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优势教育资源短缺且不够均衡,缺乏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五)交通不畅

宣城是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过渡的节点城市,也是《规划》中淮合芜宣城市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318、205国道贯穿全境,皖赣和宣杭铁路、京福高铁在宣城交汇,具备四通八达的开阔交通气象。但要融入南京、杭州都市圈,谋划芜马宣经济圈,步入城际轻轨、 高铁时代,进入高速公路网,宣城的交通条件仍显得落后。

(六)规划变动频繁

城市规划缺乏连续性,法律意识不强,规划经常随意变动。虽然,近年来城市规划积极征求民意,但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特别对城市防洪、地下工程、污水处理缺乏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

 

二、打造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区的内生动力与战略定位

(一)内生动力

1、探索引进干部竞争机制,积极营造创新发展的区域环境。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干部聘任制和风险绩效考核机制。对工作实绩突出、工作能力强的,大胆使用,委以重任;对不能胜任、甚至贻误事业的,坚决调整降级或末位淘汰,真正体现“严考核、硬约束、重激励”的工作导向。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以“干事、干练、干净”的“三干”作风为标准,深化中层干部任用竞聘制和轮岗制。确保广大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2、探索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一要加大对现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可以异地挂职、高校学习,也可以经费资助,成立研究团队,支持中科大、合工大宣城校区等高校与政府或企业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二要积极实施引智计划。面向全国公开引进一批我市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创业人才团队。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对引进的特殊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造就一批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鼓励本地大学生回乡创新创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三要加强智库建设,并将其经费列入每年财政预算。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开放式宣城智库,为宣城经济、社会、民生等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加大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市本级发展活力。积极推行开发区干部任聘分离、竞争上岗,加大分配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健全以工作实绩为主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内部活力,真正让干事的有舞台、不干事的没有市场。实行政府职能与开发区管理体制分离,将不该开发区管理的计划生育、民生工程等政府职能剥离,让开发区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的传统管理模式,真正使开发区成为干部干事创业的地方,培养锻炼干部、出干部的地方。

4、充分发挥政策“赋予先行先试权”的叠加效应,打造宣城经济升级版。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行先试权”为引领,强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政策叠加效应,逐步建立以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芜马宣经济圈为共同体。探索共同体在承接产业转移、自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权,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宣城与共同体经济、生态、文化、旅游全面协调发展,为宣城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城市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宣城融入南京、杭州都市圈升级版。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要素互流互通、产业互促互补、城市共生共荣、生态共建共享、体制机制一体化为方向,着力加快建设宣城融入南京、杭州都市圈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市场机制,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布局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体制机制全面无缝对接,开放合作共赢。

(二)战略定位

1、建成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安徽省东向发展的“门户”,承接长三角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面向长三角的以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态为特征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2、依据安徽主体功能区划与《规划》,整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长江经济带赋予宣城“先行先试”的功能,围绕可持续城市、城市循环经济、数字城管及智慧城市,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科技竞争力培育、文化亲和力提升互动与衔接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示范区。

3、依托皖东南综合交通区位优势,统筹皖江城市群、芜马经济圈、淮合芜宣城市带与宣城经济功能区的发展,不断深化宣城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深度嵌合,着力构建全省承东启西的重要先导区和皖苏浙交汇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打造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路径选择

(一)制定区域中心城市战略规划,实现区域间竞合共赢

以大联合促大发展的开放思维,构建一轴三圈三区网络式区域联盟空间战略布局。重新架构宣城与芜湖、马鞍山、南京、杭州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城市结构关系。重点谋划一轴三圈三区网络式区域联盟发展布局。

1、构建南北轴,推动淮合芜宣城市带联动发展。依托皖赣、商合杭高铁和合芜宣高速为纵轴。北起淮南、合肥、芜湖,南到黄山,打造以宣城为核心的皖东南区域中心城市。构建连接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与杭州都市圈的桥梁。

2、发展东南北三翼,分别融入芜马宣经济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促进城市融合发展。

3、按照一市三区,启动行政区划调整。建议宣城设三个区,将有条件的县市改为区,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功能,为宣城发展带来直接利好。加快实现主城区“两个一百”(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00万)目标。

4、打造网络式节点,建立统一协调的城乡规划体系。在发展原有经济开发区和乡镇工业特色产业园的基础上。再增加沿边、沿高速乡镇工业集中区和特色旅游区布点,推动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土地规划科学有序。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和谐发展新局面。实施差异化保留发展路径,优化各县市区功能定位。打造宣州区综合发展功能区、宁广郎现代工业功能区和泾旌绩生态旅游休闲功能区。

(二)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1、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构建与周边地区共生和协作的关系。 一要建立省市间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探索同城化发展新体制。每年召开芜马宣经济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城市市长协调会,研究协调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财税、技术创新等政策对接,构建跨区域农业、旅游、文化、投资、环保、人才、产业等多元化合作共建体系。联手打造园中园或飞地经济,形成功能导向明确、要素配置均衡、空间集约集聚的区域内部空间布局。二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活动,鼓励宣城国家级开发园区和合工大宣城校区研究所与周边芜马铜宣池宜乃至湖州、南京高淳区建立交流与合作机制。

2、深化改革,构建区域良性互动合作机制。一要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构筑一体化、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依托宣城皖东南区域中心区位优势,实现跨区域联合推进社保卡、医保卡、游园卡在芜马宣经济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互通共用。逐步扩大宣城区域中心周边地区市民同城待遇的覆盖面。并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一体化水平提升进程。共享更多的皖苏浙区域中心建设与发展成果。二要探索区际良性互动机制。首先。先行先试。突破地区封锁与行政区域限制。消除宣城打造皖苏浙区域中心城市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实现市场机制在优化人口、资源和产业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对接、市场运作的方式。联手搭建合作平台。通过要素聚合、实现马芜宣互利共赢联动发展。促进区际经济技术协作和人才流动。三要加快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芜马宣经济圈网络基础设施对接,加强在电子口岸、信用建设、交通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应急指挥联动等多个领域内的合作。推进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领域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与共享。

(三)加强区域交通建设,构建一体化交通网

1、加快构筑与南京经济圈、杭州经济圈、芜马宣经济圈无缝接轨的一体化大交通网。要呼应与南京经济圈、杭州都市圈、芜马宣经济圈交通对接所产生的聚合效应,宣城应与南京、芜湖、马鞍山、杭州合力加快城际客运铁路、皖赣铁路复线建设。同芜湖共建芜宣机场,将芜宣机场打造为区域门户枢纽机场和航空物流中心;打通南京禄口机场的高速公路,建设复合型航空枢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全面提升宣城港口运输能力,建成沿江内河航运中心,辐射皖东南、沟通长三角的的内河转运的主枢纽港。建设皖东南公路主枢纽,建成级配合理、有机衔接,面向长三角、辐射周边的现代化公路干线网络。尽快形成水运、空运、铁运和城市轻轨交织成网的东向快速通道。增加宣城同周边城市多方向的联系通道,全面提高对外交通辐射能力,加强宣城同区域城市的联系程度。

2、构建皖苏浙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重点与主攻方向。首先,高起点、大手笔改造宣城与相邻地市的出入口道路,构筑发达、便捷、快速的对外交通系统。加强宣城对接周边地区快速交通网建设。开通宣城至南京、杭州、合肥轻轨以及加密与周边地市快速通道,逐步取消极核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过路收费,畅通人流、物流,强化马芜宣同城效应。加快市县乡通达工程,构建市域1小时左右交通圈。通过提升连接县城与中心镇道路等级,完善道路网络,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通道、中速通道为骨架的三级道路网络体系。并与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结构相协调,重点解决市与市间、市县间、产业集聚区、重要旅游景区之间的交通出行。近期重点加快宣城市对接长三角地区、皖江各市、产业集聚区以及下辖各区县之间的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提升干线公路的技术等级。其次,加快芜申运河、水阳江等航道建设。逐步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网络。再次,大力推进城市畅通工程。紧抓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的历史机遇,构建“公铁水”联运的交通方式,实现“沟通长三角、辐射区域、服务城市”的“零距离换乘”的便捷客运体系、“无缝隙衔接”的高效货运系统,增强宣城在皖东南地区的空间集聚能力和中转服务能力,提升宣城作为南京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次中心城市、皖东南门户城市的枢纽功能和枢纽竞争力。

(四)大力发展市本级经济,增强宣城辐射力、带动力和凝聚力

1、抢抓政策机遇,谋划和充实自身新的内涵与发展空间。首先,抢抓皖江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国家技术经济开发区,实现马芜宣一体化联动发展。在皖东南打造区域性经济增长极。其次,构建产业布局。站在整个国内市场体系中去谋划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食品医药、农产品深加工四个支柱产业的同时,用新的更切实际的举措来加快培育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旅游五个现代服务业。再次,建立职能明确、分工合理的以宣城为核心的皖东南区域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围绕规划同筹、科教同兴、环境同治等方面出台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流通、财政、金融、税收、土地、人才引进等配套政策。积极支持国内外商业企业跨区域发展。加快建立以中鼎等大型企业为龙头的技术创新,金融、港口、商贸、旅游等区域性合作体,以增强皖苏浙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2、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分工和协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业分工体系。一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建设宣城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建设以宣城为龙头的皖东南服装产业集群基地。重点推进双桥物流园区建设,与芜湖物流圈、沿江物流产业带形成皖东南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区,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网络互联互通。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机构,支持宣城建设皖东南金融中心。二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合工大(宣城)、中科大等高校、科研单位合作,积极创建研发中心和创业基地,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方向,以完善创新体系为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以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要增强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利用其与城镇区域联系紧密的特点,大力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业服务的第三产业等,通过工业产业的集聚、农业产业化的现代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县乡发展。

(作者单位:宣城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