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5年第2-3期

“美好乡村”视野下合肥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时间:2023-08-08 阅读:136 作者:郑德舜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专门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愿景清新,意义重大。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口大国,安徽地处华东腹地,为中部农业大省,合肥作为农业大省的省会,虽然近几年来,国民经济的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重,但是农业依旧占很大的份量。省政府推出的《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是十八大美丽中国的“安徽乡村版”。没有美好乡村,美丽安徽就会缺斤短两,大打折扣。美丽安徽恢弘雄浑的历史画卷中,最为浓墨重彩、最为炫丽动人的章节一定是美好乡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农业,走农业绿色可循环的现代化道路,不仅是我省整个生态文明建设链中的重要一环,具有着基础性和保障性,尤其对建设“美好乡村”更是具有至关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合肥市作为一省之会,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理所当然要快走一步,典型示范,当好龙头,在全省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好乡村”活动中做出榜样,有必要站在“美丽中国”的时代高度和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建设“美好乡村”工作部署的视角,把生态农业建设推向合肥全境。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美好乡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全面规划、总体协调,良性循环的当代农业;是无废弃物、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业。其生产出的食品称之为生态食品、健康食品、自然食品、有机食品。生态农业最大贡献是把生态、资源、经济、社会等因素统筹考虑,达到一种内在的协调,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说到底就是为全体人民,为了我们的后代子孙创造优质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恰恰是推进生态文明中的应有之义,在安徽,在合肥更是建设美好乡村的重要内容。

 

二、合肥市生态农业发展简况

安徽生态农业起步较早。合肥市作为省会在生态农业发展上取得了初步成绩也有一些亮点。合肥生态农业的起步水平和发展步伐在省内大体与其他地方保持一致,不温不火,不靠前不落后,进步年年有,但亮点不多。一直到2012年合肥市出台《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生态农业呈现出加快的态势,取得了突破性成绩。截至目前,合肥市已拥有29个省级生态乡镇、52个省级生态村、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农村生态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当前,环巢湖地区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生态示范区。自2012年3月以来,合肥市累计实施4批724个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13.94亿元。截至2013年年底,完成514个,占72.8%;已完成投资58.2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51%。合肥市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安农大、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总站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快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共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102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认证总数达326个,分别占全市的34.1%、48.5%。环巢湖生态农业产业带创建了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7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面积达到60万亩,共建有生态家庭农场365家、100亩以上生态种植大户1180家,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128个。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已经成为成为“建设生态合肥、打造美丽合肥”的主战场和重要抓手。真可谓生态农业建设风生水起,名声大噪。在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的同时,合肥市其他地方也在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庐江县在没有并到合肥来之前已经比较突出,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区,,在城区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庐阳区。庐阳区在打造都市生态农业品牌上做出了不少亮点。全区在农业乡镇实施了供水供电、通村道路、农田水利、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基础建设改造,先后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硬化沟渠河道62.5公里,兴修水库6座,改扩建泵站6个,修复水毁工程40处,实现了2.21万农户自来水覆盖率100%和道路网线乡村全覆盖。同时, 加快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以大杨镇农业产业园为骨干和代表,着力引进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社会资金投资农业,促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先后引进安徽金马集团、台湾敏纳公司等21家企业。发展绿色蔬菜瓜果、休闲体验观光、精品苗木花卉、农产品加工物流等优势农业产业,绿色瓜果蔬菜业已成为庐阳区农业经济第一大产业。大杨镇1000亩银杏园、三十岗乡大头鞋业3500亩桃园等精品苗木花卉园区正在加快实施,全区生态农业推广和发展日趋成为气候。

但是也存在不少短板。从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美丽合肥”的高度来看,农业生态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也还是处于起步未久阶段,“美好乡村”的推进尚未全面步入正轨。主要表现在:首先,农业资源禀赋矛盾突出。合肥市是农业资源禀赋不足地区,上天赐予合肥的地貌高低不平,地势或上或下的地理条件,显然不如一望无际大平原那样便于生态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和管理。还有,在现有的土地政策下,合肥市大部农村依然是传统的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时间里是不可能改变的,田块分散和土地自营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产业要素集聚和现代技术应用,增加了发展生态农业成本,制约了合肥市农业生态文明的的建设。其次,农村环境污染势头没有得到遏制。一段时间以来,合肥发展以工业立市为主。在工业急速扩张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上了一批污染企业。其结果是一方面工业“三废”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污水灌溉面积不断环境,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造成的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合肥市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逐年加大,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经处理,合肥市每年产生畜禽粪便大部分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尤其是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粪便量大而集中,已经成为重要污染源。再次,对生态农业技术研发和财力投入相对不足。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综合循环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例如,合肥市每年的秸秆可获得量6.8亿吨左右,有相当部分被废弃,利用效率低。农艺、农技与环境工程技术的配套集成相对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育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废品率物的收集、加工处理、资源化利用不定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制约着生态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干部和群众对生态农业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制度、观念和认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制度设计上,一方面加快城镇化发展。另外一方面,城镇化就象抽水机一样,把农村各样优质资源统统抽吸到了城市,包括人口资源。现在留在乡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农村的“技术能人”越来越少。

 

三、合肥市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短板的产生原因

通过调研,课题组认为产生上述短板和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是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和农业投入品使用方式不合理。首先,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合肥市耕地“重用轻养”现象普遍,只用不养、掠夺性经营等等,加重了耕地质量退化;农业用水严重短缺,然而大水漫灌、超量灌溉等现象仍比较普遍,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低。其次,农业生产资料利用效率不高。合肥市化肥施用量较高,但利用率只有33%左右,普遍低于绿色标准50%的水平;合肥市的农村农药的使用量也是比较高的,但有效利用率只有35%左右;合肥市每年地膜使用量虽然不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膜对生态农业的影响也不可小视,要防止地膜的“白色革命”和“白色污染”并存。第二是农业环境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相互交织。一方面,由于城市与工矿业“三废”不合理排放等原因,工业和城市的污染加速向农业农村扩散,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令人堪忧。环保部门调查显示,合肥市耕地污染物点位超标率达19.4%,农产品重金属污染也越来越多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另一方面,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投入逐年增加,养殖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在农产品大幅度增产的同时,农业面源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农业面源污染伴随农业生产产生,量大面广,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见效慢,一定时期内,我们还将面临着治理滞后而导致的旧账偿还和农业持续发展而导致的增量控制这一双重压力。第三、干部和群众对生态农业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制度、观念和认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制度设计上,一方面加快城镇化发展。另外一方面,城镇化就象抽水机一样,把农村各样优质资源统统抽吸到了城市,包括人口资源。现在留在乡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农村的“技术能人”越来越少。本课题组走访所到的巢湖中垾、肥东元疃、桥头集、肥西丰乐等乡镇村落,目击所见大多是“386170部队”。(38是指妇女、61是指儿童、70是指老人)与乡村交流生态农业发展,大多数受访者都感叹,就现在这种状态而言生态农业建设力量、管理能力和发展动力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越来越弱。

上述短板和问题不仅是我们直面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美好乡村”不仅要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同样需要高度的生态文明。“美好乡村”不仅需要美丽的城市,更需要美丽的乡村。农业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紧跟时代大步伐,为“美好乡村”做出较大贡献。

 

四、从建设“美好乡村”的高度切实抓好生态农业发展

第一,抓好合肥市“十三五”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当前,全国各地大多正在紧锣密鼓谋划“十三五” 规划,这是一件大事。中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合肥生态农业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下一步的前行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合肥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编制必须走出环巢湖的小视野,强化省会思维,站在示范和带领全省的历史高度,从现在开始积极组织力量开展本土生态农业规划研究,包括生态农业总体布局、具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综合效益分析、市场前景预测、组织管理形式、社会服务体系、产业化模式、区域协调以及生态农业制度创新等内容,这是全面推进合肥市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工作。一定要使“十三五”生态农业发展规划适应农业大省省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把合肥建成“生态之城”,“幸福之城”的规律,反映江淮城乡人民生态环保的意愿。

第二,在全市范围扩大建立生态农业园区,以示范带动,稳健发展。生态农业能否成为主导农业类型,既不取决于现有的主导农业类型有多少缺陷,也不取决于生态农业有多少优点,而取决于它与其他农业类型相比是否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利益以及产品之外对人类可持续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能力。生态农业将以何种速率替代现有的主导农业类型,主要取决于实现上述功能的生态农业技术的竞争力、适用性和可推广性,以及生态农业技术信息传播和推广体系的完善程度。合肥未来的生态农业发展可以设想,在《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十二五规划》落实和推展中取得效果后,形成经验和路径,再根据全市四县以市各地农业产业的特点,细析各个区域的农业资源的优点,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乡村特色的要求,以生态农业园区为抓手,建成和扶持一批集科技展示,示范观光,生态体验,现代农业于一体的生态园区。

第三,抓住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历史机遇,促进生态农业与城镇化、与市场经济有效对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四化同步”是新一届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十八大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60条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要抢抓这一历史机遇,把发展生态农业与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四化同步”有机结合起来,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建设“幸福合肥”,美好乡村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生态农业领域,协助混合资本顺利投向生态农业园区,多渠道,多种方式对接资本市场进入,构建多层次的资本投融资市场。在进一步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有突破性的改革的基础上明确市场对生态农业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定位,根据生态农业发展需求进行资源配置,鼓励以市场为导向,土地向生产能手、经营能手集中,积极推行家庭农场,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合理构建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协作分工体系,推进生态农业的适度经营规模,提升生态农业产品和服务的绿色科技含量。以展现生态农业的经济、环保、文化、休闲等多项功能和魅力。

第四,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合肥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况在不少乡村还是比较普遍的。这种情况再也不能延续了,必须按照安徽省建设“美好乡村”的要求和标准,结合农村道路硬化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加大村落绿化、水系绿化、荒山绿化、道路绿化等工程建设,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的绿色乡村。同时,要加强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减少工业污染的排放,降低种植业的面源污染量,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大农畜产品加工污染防治力度。做好农村可再生能源工作。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太阳能设施,把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衔接起来,建设生态家园,推行美好乡村。

第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生态农业建设统一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幸福合肥”的大风景上来。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动力的引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也有一个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问题。要在发展认识上,改变目前重增长轻发展、重生产轻环境、重数量轻质量的思路,更要改变少数主要领导同志“口号农业”、“八卦农业”的观点和做法,对待农业是表面重视,骨子里轻视。农业对GDP贡献拉动少,投资回报小,但是因为高层重视,又不得不给予话语的“重视”,等等不当认识。要从大产业、大生态、大农业的角度。政府要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组织与领导,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公众参与、农民为主,各方出力,同心同德,协调作战的工作机制,科学谋划、稳步推进,研究制定并实施各项优惠政策,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还要建立和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体系,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元化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加强舆论宣传。为生态农业建设创建良好发展社会氛围。                                   

     ( 通信地址:合肥市委党校)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