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9年第4期

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时间:2023-08-08 阅读:161 作者:程铁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他在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作为科技大省,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创新已经成为安徽最为靓丽的特色名片,也是安徽发展的最大动力。作为一个中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欠发达省份,安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总结这些成就,探寻背后缘由,关注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安徽科技创新主要成就与重要成果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安徽的科创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从科技创新的能力角度而言,迈入了全国第一方阵。2017年,全省申请发明专利93527件,居全国第5、中部地区第1位;获授权发明专利12440件,居全国第7、中部地区第1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7件,居全国第9位。安徽创新能力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部地区前列。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方面来讲,显著增强。2017年底,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310家,其中营业总收入10亿元以上156家、百亿元以上8家。2017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2%,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3.5%。从科技创新制度体系的角度来看,不断完善。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等四大创新发展支撑体系得以加快建设,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正在形成。从合芜蚌地区先行先试政策,到创新型省份获批建设后的“1+6+2”政策,到支持科技创新、“三重一创”、制造强省、技工大省建设等系列“十条”政策,安徽着重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建设上加大布局力度。

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的科技创新由慢到快、由弱到强,一批原始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世界上第一台VCD、中国第一个基因工程重组药物、中国第一台C波段全相参移动式多普勒天气雷达、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中国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诞生安徽,中文语音平台、光电色选机、大型电力保护设备、电源转换设备、干扰素的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胶、基因重组葡激酶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广泛应用到国家重大科技活动中。近年来,安徽在热核巨聚变、量子通讯、铁基超导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量子通信技术位居国际领先地位,代表中国在量子研究方面的最高水平;智能语音技术位居世界前列,科大讯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智能语音技术填补了中国在智能语音领域的研究空白;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光伏并网发电核心技术、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等方面国内领先,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超薄电子玻璃再创行业记录,蚌埠玻璃院研发世界最薄浮法电子玻璃基板;新型显示引领行业新时代,京东方世界首条液晶显示10.5代线实现量产;中电科38所研发出我国首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江淮汽车继特斯拉之后攻克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液冷技术……重大科技成果呈现出“井喷现象”,为安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二、安徽科技创新成就取得的缘由探析

 

安徽科技创新成就斐然,缘由何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坦率而言,作为中部地区的省份,安徽的创新要素远不及东部沿海地区,比不上北京上海等科教资源发达的地方。身处创新的“困难高地”,经过多年的努力,今天安徽科技创新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摆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科学谋划、强力推进;也得益于跟踪国家层面的创新布局,对标需求,提升能力;得益于紧紧抓住合肥地区拥有的科创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引领发展。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主平台,激发本区域自主创新的活力。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安徽省委省政府就提出“科教兴皖”战略,实施其标志性的工程—“三个百亿元工程”。后在全国第二家开展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2014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和支持自主创新能力等6个实施细则,2015年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创新发展“1+6+2”配套政策。 2017年1月, 国家批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经过多年努力,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终于建成。在全面加强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同时,安徽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率先在全国建立“动态调整、周转使用、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的编制周转池制度,为高校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制度保障;出台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建立起以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员财富分配制度。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极大提升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积极对标国家创新布局和战略需求,承接国家重大创新项目与重大科技工程,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做好安徽区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当然离不开国家层面的重大创新布局和重要战略需求。安徽科技创新工作的成就取得,与安徽积极对标国家创新布局和战略需求密切关联。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安徽省委、省政府随后提出“科教兴皖”战略,把科学技术提高到战略层面来进行部署,推动合肥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2006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安徽于2008年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并于次年获批,安徽省也与浙江、江苏省一起列为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近年来,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明确目前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我国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能源等重点领域作出一体化的战略部署。聚焦重大科学问题,部署和建设一批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整合国家资源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面向未来发展,部署了2030年的长远战略,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面对国家的科技战略,安徽的科技创新工作高度切合国家的创新需求。安徽的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量子信息、能源、健康与环境四大领域具有雄厚的科技基础,尤其在量子通信、核聚变能源研究、环境监测与治理、强磁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领先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科技成果。我国“十三五”科技规划在以上四大领域中部署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或重大科技计划,安徽是相关科技创新领域的项目承担者和重要研发力量。

3、把握区域特别是合肥市自身优势,激发自身优秀的创新基因,营造浓郁的自主创新氛围。作为创新之城,安徽省会合肥市是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全国重要科教基地、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APEC亚洲五大科技园之一、WTA(世界科技城市联盟)成员,具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能力、创新环境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的建设成果,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合肥地区的科教优势体现在这几方面。第一,高层次人才队伍。拥有两院院士107余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74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0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5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第二,优厚的研发实力。拥有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电科38所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9家;中科大等高等院校57所,在校生近60万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1319家;院士工作站47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8家。第三,浓郁的创新氛围。合肥市的自主创新主要指标进入全国省会城市的前七名,全市大企业实现企业技术中心全覆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2017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6.3万户,增长33.6%,企业研发投入每年增长近30%。第四,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在量子信息(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调控等)、智能语音、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等学科领域,合肥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量子通信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铁基高温超导体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大气环境光学、单分子检测等取得国际有影响力的成果。正是基于上述优势,安徽省积极推动合肥市于2017年1月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是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付诸实施,将会突破若干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催生变革型科学技术,极大地推进安徽的科技创新发展步伐。

 

三、安徽科技创新的经验总结与价值取向

 

成就取得固然可喜,未来发展更需思考。创新推进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乃至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何进一步搞好安徽的科创事业,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值得我们深思。安徽的科技创新工作,应注重遵循以下四点价值取向。

1、坚持差异化发展,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需要。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的持续提升,当然是建立在本地的实际基础之上。这种实际,主要是指本区域的优势创新资源类别和本区域的实际需要。就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而言,合肥与上海张江和北京怀柔就有着较大的差异。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我国首个获批的科学中心,基于上海经济、金融中心,科创重地的区位优势,其建设和发展要侧重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聚焦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物质等科学领域,集中布局和规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则主要注重基础研究,以建设大科学装置为核心,重点拓展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共同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物质科学综合极端条件实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自由电子激光等大科学装置,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实现基础前沿研究重大突破,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聚集区和综合型专业性国家实验室。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则立足于本区域的创新资源特色和实际需要,在部分前沿领域可以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实验室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做好基础研究,一些领域则可以借助本土企业的力量强化技术应用研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四大领域,打造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等七大平台,努力建设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立足自身需要,坚持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和恶性竞争,可以更好地发挥安徽的自身优势,推动科创事业健康发展。

2、追踪科技发展前沿,打造科技原创成果策源地。原始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动力”。在原始创新上率先突破,必须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在重大创新领域实现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在科技创新中,原始性创新是非常重要和基础的一环。原始创新指的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它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也可以说,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在原始创新方面,我国还比较薄弱,我国的原始创新水平亟需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亟待突破“瓶颈” 。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在推动原始创新上聚焦用力,是我省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安徽在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成效明显。全省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三个大科学装置。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安徽全力推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启动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大基因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发展了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在这些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基础上,我省正在强力推进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为内容的“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建设。在这些重大创新平台的支撑下,安徽的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原始创新成果迭出,正成为全国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以不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这种科技创新体系的立足点是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汇聚各方资源,聚焦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发展。安徽的科技创新大多集中于基础性研究,聚焦原始创新,相对于集成创新和消化创新而言,其投入的资金、人力等要素更多,对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产业化的期望更为迫切。近年来,安徽在全面推进科技成果研发转化方面投入甚多。2017年以来,安徽遴选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5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8项,将量子信息、智能语言等相关研究课题推荐到科技部并获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支持。制定出台《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2018年8月正式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捕捉发现机制,建成运行安徽省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推动各类科技成果在皖转移转化。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等科技服务业,目前,全省已建设省级以上孵化器161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39家。加强产业集聚发展载体建设,全省已建国家级高新区5个、省级1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6个。截至2017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310家,较上年净增437家,较2012年增长124.5%,成为产业创新主力军。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安徽还将做出不懈的尝试与努力。

4、提升科创开放发展水平,促进科技成果惠及民生。科技创新首先需要坚持于独立自主方针,立足于自身的科创资源。但自力更生并不否定科技创新的对外开放合作。科学研究无国界,安徽的科技创新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争取积极融入到全球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抢抓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组合机遇,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以全球视野来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提升安徽省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要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支持安徽企业主动参与全球产业协作和研发分工;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地区和国家发展战略,深化安徽于长三角其他地区、中部地区、中关村示范区等地的科技合作交流,扩展新领域和新方式,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互联互通,推动省际之间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开放互通,构建更加开放的技术成果转移服务网络。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尤其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资源环境、脱贫攻坚等领域,人民群众对科技惠及民生、创新成果共享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此,必须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价值导向,把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与普遍幸福作为创新创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创新创造意愿与民生改善需求直接对接,让科技创新成为人们“获得感”的重要源泉。这就需要我们加大针对支撑民生改善的技术体系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力配置力度,加强与民生改善密切相关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尽快突破现有技术瓶颈,为民生全面改善创造更多可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真正打通成果“落地”的通道;通过完善转移转化机制,推动与改善民生需求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应用。惟其如此,才能使科技创新利民惠民,让人民群众在创新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 作者单位: 安徽日报理论部)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