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8年第1期

合肥建设“创新之都”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3-08-08 阅读:327 作者:宋宏

 2018年伊始,合肥市“两会”宣示了合肥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战略定位和目标,这是着眼于当代科技产业创新全球和国内新的战略布局、适应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大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造新动能所确定的重大抉择。在新起点上建设“创新之都”,需要明晰有关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就此提出若干思考观点。

一、合肥建设“创新之都”面临的新挑战
       在国内外创新中心城市建设与布局的大格局中,合肥建设“创新之都”既有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辨识这些新挑战,有利于明确今应对战略选择和战术措施。
       1、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圈层”现状存在结构性、素质性缺陷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高定位高要求带来的新压力,合肥“圈层”现状仍存在结构性、素质性缺陷。在一定意义上,机遇和挑战是一块硬币的两面。国家对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尖端定位,同时也就对合肥“创新之都”建设提出了超过其他大多数试点城市的更高要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提出的三圏层格局,符合国际类似科学中心的建设要求。但检视合肥现有的三个圈层状况,仍存在结构性、素质性缺陷,突出的是支撑基础相对薄弱。从国际科学中心成长经验看,其支撑基础是数量较多、功能强劲的创新型大学群和大公司群,如美国“硅谷”依托的是斯坦福、加大伯克利、西北理工、旧金山等一群高素质创新型大学,以及苹果、思科、英特尔等一大批高科技大公司;“128公路创新带”汇聚了美国东北部的麻省理工、哈佛等一群高素质创新型大学以及数以千计的研究机构和技术型企业,。合肥周边的上海、南京、武汉,也集聚了国内众多前50强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其数量和实力比合肥大得多,基础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整体功能比合肥强得多。虽然南京、武汉现时不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列,但随着国家布局的进一步拓展和各城市强化建设,极有可能增加入列并后来居上。这对合肥将形成当面的直接挑战和压力。
       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仍然面临阻隔
       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创新仍存在阻隔,融合融通平台及机制不尽完善。“转化”是由来已久的难题,但根子在于转化的融通载体和机制。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等在探索中提出,建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集成式转化平台及其机制,以此突破这一难题,并取得了优异成效。反观合肥,虽然近年来建设发展了一大批创新转化平台,但仍存在中央与地方、院校与企业、创新与服务等不能顺畅有效对接融通的问题,以单一主体单一项目为特征的“项目型”平台多,而以多元主体、突出转化、集成式的“功能性”平台发育不足,运行和治理机制也不完善。这种状况将障碍合肥科技产业创新成果更多更快涌现,障碍合肥进一步提升”创新之都”建设的经济效益。在科技产业创新转化融通上,人们已经公认,其竞争就是平台及其机制的竞争。因此,合肥必须回应这一挑战。
       3、产业创新缺乏“独角兽”企业和集群
       在产业创新的“黑马”竞争中,缺乏“独角兽”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育壮大。杭州的科技创新资源丰度远不如上海,但其产业创新催生巨型高端企业却是上海自感不如并深感危机的。以阿里巴巴为独角兽巨型企业为牵引,杭州互联网产业在全国最为发达,占据了新经济的一个尖端。武汉经过多年打造“光谷”,形成了雄厚的光电子及相关产业集群,成为武汉的支柱产业,并在国内独领风骚。反观合肥,近年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效显著,但虽有群山却无高峰,缺乏“独角兽”企业及其相关产业集群的发育壮大。周边城市目前在建设”创新之都”中突出产业创新,加倍着力培育技术领先、体量壮大、市场占有力强劲的创新型大企业及其产业集群,显然是“黑马”竞争的战略举措。面临这一趋势,合肥必须应对挑战。
       4、城市创新体系和生态存在“三少短板”
       城市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中仍有短板,特别是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业存在“三少”问题。现周边沪、宁、汉、杭等相比,合肥是最近十多年才成长起来的“后发”大城市,大城市的特有资源和功能尚在充实发育过程中,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后发劣势”,其中科技产业创新的配套服务业不足是与周边城市相比显著的短板。如科技创新需要的多种投资金融、技术转化需要的工业或产业设计、产业创新需要的市场开发和商业模式开发、创新要素流动的交易服务等等,目前还存在专业主体少、运营类型少、服务功能少的“三少”问题。加快有针对性的“化短为长”,是合肥面临的紧迫挑战。
当然,合肥面临的新挑战还有一些,但就突出而紧迫性而言,大体是上述四个方面。对于其他挑战,也不能掉以轻心,而要一一应对,尤其是要通过抓住当前主要矛盾突破,以带动其他挑战的化解。

二、把握当代科技创新战略布局趋势确立新理念新思路
       当代科技产业创新正在全球和国内展开新的战略布局,合肥在新起点上建设“创新之都”、高效实现“领跑”的新定位新功能,就要把握这一趋势及其要求,树立新的建设理念和战略思路。
      (一)把握“不确定性”与“融合”特征,确立“育黑马”和“强转化”理念
       国家创新型城市从首批的20个试点,经过7年时间现已发展到61个,表明了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随着试点布局覆盖面的扩大,建设重点也必然要进一步聚焦。为此,国家确定建设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从基础研发和自主创新上增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内生原发创新能力,由此把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阶段新水平。合肥现在既是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之一,又是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在新阶段进一步建设“创新之都”显然具有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在新布局中定义和凸显更大的战略价值。
       在当代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中定义合肥建设“创新之都”价值,需要辨析两个问题。其一,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不确定性”是其重要特征。目前国内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正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新材料、生物生命、新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着力攻关,但哪个领域哪项技术能够率先成熟,哪些新产业及其产业链能够率先勃兴,成为牵引全球以及我国新经济的新引擎,其中充满着不确定性。人们所更多企盼的,可以说是不确定性中的“黑马”现象,即从“马群”中出乎意料跑出的领头之马。我国把创新型城市试点从20个增加到61个,扩面达3倍,显示出广覆盖布局,以适应这种不确定性的客观现实。这就如同风险投资那样,广泛投入而企求赢得“黑马”。在这样的新布局中,合肥建设”创新之都”面临着“黑马竞争”,因此必须善于寻“马”养“马”、催生在众多”创新之都”试点中的领头“黑马”。其二,“融合”是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所谓“融合”既包括不同科技学科专业的融合,也包括不同产业门类的融合,更强调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学界流行的一句话“经济效益是检验科技创新的唯一标准”,凸显了当代科技产业革命的时代性要求,其要义在于强调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创新,在于强调产业创新带来的引领全球经济加快复苏、重新繁荣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彻底改变以往那种科技研究孤岛化、产业依靠拼资源的“两张皮”发展模式,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新兴产业,催生“黑马”胜出领跑,便成为”创新之都”建设更为重要的价值体现。
      由此应该认知,在当代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下,合肥建设“创新之都”必需在新的起点上更加专注于培养有可能成为“黑马”的创新领域和项目,使创新“黑马”脱颖而出;更加专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把“转化”作为关键环节,促进新兴产业做强做大。为此,要实施精细化建设,即精练科技创新主攻方向、领域、项目,细化支持方式和促进措施,提高科技创新效率,避免粗放式现象。要大力构建“转化”功能性平台及其运行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直接融通,完善“转化”相关要素配套体系,促进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克服“两张皮”弊端。唯有如此,合肥建设“创新之都”才能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中具有并显示巨大的战略价值。
      (二)把握“长板”规律和化短为长路径,确立放大和再造优势理念
       要催生创新“黑马”,需要深刻理解和善于运用“长板理论”。长板理论与短板理论同为木桶理论的两个变式。人们耳熟能详的短板理论认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可称为短板效应。长板理论则指出,当把木桶倾斜时,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可称为长板效应。从封闭系统考量,短板理论是有效的;但当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一个分工越来越细化、开放度越来越高的全球化大系统,木桶能盛多少水是由互相影响的大系统决定的。在这样的开放系统中,创新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必须把“有所为”做成长板且使之无限延长,从而形成特色和优长,也即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竞争力。长板理论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创新分工定位、区域个性、领域选择和发展模式,这个城市的创新资源、创新生态、转化产业的基础等等构成了该城市创新长板的基础,并通过比较之后选择所要打造和延长的长板。国内闻名的创新区已经应用长板理论进行建设发展,例如北京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等在塑造区域个性的核心时不仅依托本区域的长板,也选择了路径迥异的发展模式。中关村聚焦于电子信息领域,强调内生增长、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武汉东湖突出发展光电子技术和产业创新,强调在光电子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这些实例昭示,合肥要进一步找准做长板的重点领域,着力把长板加快延长,形成”创新之都”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合肥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拥有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具有国际领先的长板;在原始技术创新并具有高成熟度和可转化性领域,合肥拥有量子通信、智能语音、质子医疗、新能源汽车等等高端先进的长板。在新阶段新起点,要聚焦聚力,加速延长和做强这些长板,从中催生“黑马”,形成合肥“创新之都”的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与转化,还需要深刻理解和善于运用“化短为长”理念。以德国的“工业4.0计划”为例,德国制造业一直是该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但在上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德国的制造业远不如美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那样先进耀眼,在产业层次上显得相对落后,因而沦为短板。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德国不是放弃已显落后的制造业,而是化短为长,通过智能制造的科技产业变革,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工业生产和生活服务智能机器人以及其他智慧制造等等,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转型升级,并传承弘扬其“工匠精神”和精细制造传统,使德国制造业在世界产业格局和全球价值链中仍然占据高端。这就昭示,一个城市已有的产业积淀尤其是原具优势的产业积淀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可贵基础,也是创新成果转化的良好空间,而把高新技术嵌入传统产业使之蜕变,就能够化短为长,赢得新的竞争优势。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最需要融合和转化的关系,以科技创新带动传统产业创新,是极具经济效率和效益的创新之道。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合肥是国内颇具影响的汽车、家电、装备、电子等制造业大市,虽然制造业当前面临产能过剩、产品落后、赢利能力下降等问题,但多年积累的制造业及其产业链配套基础仍然是实体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制造业在全市工业中的占比仍然超过2/3。合肥所需要的,不是坐视制造业“缩短”下去,更不能轻率放弃,而是按照国家的“中国制造2025”总体思路,加强针对合肥制造业的包括内生和外来的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加快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嵌入,促进制造业改造升级,发展制造智能化、产品智能化、营销智能化,使之蜕变成为新产业、新业态,从而化短为长,继续彰显城市经济的支柱作用,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赢利新的竞争力。
     (三)把握“高地”特征与创新生态大势,确立系统建设理念
      “创新之都”必须是创新“高地”,根据国内外创新中心城市有关经验,可以把创新高地的性状概括为“五高”:一是高丰度集聚的创新资源,二是高频率活跃的创新主体,三是高效率的创新服务和政府治理,四是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环境,五是高水平的科技产业创新成果。国内外创新中心城市虽然有差异化分工并各具特色,但是在建设创新高地上的目标内涵和要求都是相同的。“高地”建设得越好,合肥“创新之都”的战略价值就越高。
      上述“五高”不是彼此割裂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匹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本质上是一个整体性系统。在新起点上建设“创新之都”、构筑创新高地,无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为此,就必须善于系统思维、确立系统意识。在这样的系统中,有的属于微观主体职能和微观层次运作,有的则因为具有外部性属于需要政府从宏观层次承担职能并加以运作。其中,培育创新生态系统就是政府推进创新高地构建的着力重点。
       所谓创新生态系统,源于美国硅谷地区高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硅谷成功模式的关注,其概念是2003 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通过总结硅谷经验而提出的。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一个区间内各种创新群落之间及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联结传导,形成共生竞合、动态演化的开放、复杂系统。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该系统以促进创新持续涌现为根本目标,通过将创新投入、创新需求、创新基础设施与创新管理在创新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在我国,运用系统思维把培育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战略的,具有代表性的当属《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该规划将“培育良好创新生态”作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四大战略任务之首列出,与其他三大“硬性战略任务”(“夯实科技基础,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发展新动能,形成高端产业策源”、“应对民生新需求,推进城市和谐发展”)平行推进。强调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要坚持以合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基础。这一规划思路和战略安排,突破了把创新生态环境当作外部的后位保障的思维定势,将创新生态系统列为内在的前置条件。这表明上海对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标志着上海的创新范式正在转变,在经历了线性范式(创新范式1.0)、创新体系( 创新范式2.0)后,开始进入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范式3.0) 的时段。表1反映了三代创新范式的区别。
      这就昭示我们,在新起点上要顺应创新范式正在发生演进的大趋势,切实把培育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基础性、整体性和公共性的战略重点任务,作为政府促进创新的应有职能和着力重点,从而有力有效地构筑创新高地,凸显合肥“创新之都”的战略价值。

三、合肥建设“创新之都”战略选择的几点思考
       综上调研分析,合肥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建设“创新之都”,需要考虑以下着力点:
      (一)实施增量扩张战略,巩固和提升创新较快增速优势

       比较分析显示,合肥创新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是合肥具有高成长性优势的主因。在进入“领跑”新阶段和创新竞争的格局下,要进一步发挥“长板”效应,持续巩固和提升合肥创新发展较快增长速度的态势。

表1 三代创新范式的比较

 创新范式

创新范式1.0

(线性范式)

创新范式2.0

(创新体系)

创新范式3.0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主体(关系)

强调企业单体内部

产学研协同

产学研用“共生”

创新战略重点

自主研发

合作研发

创意设计与用户关系

价值实现载体

产品

服务+产品

体验+服务+产品

创新驱动模式

需求+科研

双螺旋

政府+企业+学研

需求+科研+竞争

三螺旋

政府+企业+学研+用户

需求+科研+竞争+共生

四螺旋


       1、适应创新发展阶段转换,牢固确立“领跑”的战略指向
       一是要确立“战略思维”,把合肥“创新之都”建设定位于国家战略布局,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建设方向和发展目标,不能囿于本市范围和有限区域创新中心的狭窄概念,而必须在国家战略的顶层布局和要求上进一步谋划建设思路与举措。二是要加强“顶层思维”,在进一步建设“创新之都”进程中,要更加自觉地与国家战略进行顶层对接,更加主动地与全国顶层的创新部署和举措进行对接,更加积极地与周边先进创新中心城市进行战略对接。在“顶层”的站位上,以“顶层”的标准和水平为参照,进一步提高“创新之都”建设水平。三是要增进“合作思维”,更加积极主动地与长三角主要创新中心城市的合作。长三角主要创新城市既是合肥的“竞争对手”,也是最佳的“合作伙伴”,竞合就是长三角创新高地一体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首要的是大力推进合肥与上海的创新合作,实现两市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创新战略规划的顶层合作,以及多元多层次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园区、创新项目等协同合作。积极拓展与南京、杭州的产业创新合作,加强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合作,参与新兴产业布局和相关资源流动配置,共建共赢新兴产业。
       2、实施增量扩张战略,巩固提升快速发展优势
      处于阶段转换时期,创新发展速度快慢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特别在“黑马”竞争具有关键作用的背景下,创新速度决定着城市的强弱与兴衰。必须清醒认识到,合肥是“后发”城市,前十多年创新发展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有原先基数较小的原因,这一时期的各项工作力度能够支撑这样的速度。但是,在新起点上建设”创新之都”,要成为具有“领跑”功能的国家创新发展重要战略支点,仅仅维持原先的工作力度必然是远远不够的。合肥科技产业创新正处于高成长期,但现有资源、主体、实力、产出等体量仍落后于东部沪、宁、杭。因此,在战略选择上必须实施增量扩张战略。这就是不能在已有存量上固步自封,也不能仅限于存量结构调整,而是必须做“加法”,在存量之上和之外实施增量扩张。一是在发展重要创新主体、创新机构、创新平台、创新园区等方面实施增量扩张;二是在进一步吸引导入外部创新资源,加强外部创新成果在合肥转化等方面实施增量扩张;三是在加大政府各项资金、空间、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实施增量扩张,政府和社会科技产业创新的投入指标增速应持续超过周边城市;四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新产品新市场开发,培育“黑马”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提高创新产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提升创新发展快速增长的“长板”优势,也才能占据全国创新竞争的制高点。
      (二)整体建设与重点突破统筹推进
       合肥在新起点上建设“创新之都”,其整体建设具有其他大部分试点城市所没有的特殊性,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布局,这就决定了合肥创新体系及其建设路径的特征。为此,要明确整体建设与重点突破平行推进的实施策略。
       1.实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中心”平行推进
       比较分析可见,周边较多试点城市提出“产业创新中心”的单一中心定位,而合肥的定位与之不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承担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重大职能和任务,合肥必须倾力支持和保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展,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基础科研中心;同时,发挥知识创新转化技术创新进而转化产业创新的优势,发挥合肥制造产业综合优势的“长板”,应当并且能够成为重要的产业创新中心。因此,合肥的定位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中心”。这就决定了合肥在整体建设上涵盖了两大中心内容,其系统和结构也会比单一中心复杂得多。在“双中心”系统中,一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增量扩张。按照建设方案和规划加快增加大科学装置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更加积极主动争取和承接中央和省部对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各类支持,加大合肥相应的支持保障力度。要实现科学中心增量扩张,需要打好适度的“提前量”,进一步高水准地“筑巢引凤”,显示“磁场”效应。要做好对新增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空间和资金支持的提前预研,并做足相应的人、财、物、信息、空间等筹备工作,以优异的创新生态环境吸引和承载新的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肥布局,促进科学中心成为不断壮大、功能更强的国家基础科研战略支点。二是加倍着力增强“双中心”系统内部联结融通,充分开发利用科学中心形成的成熟或接近成熟技术(主要是中间技术)推进转化,充分开发利用合肥其他创新主体产出的新技术推进转化,充分吸引外部技术创新成果转移推进转化,培育新兴产业和改造升级原有产业并举,促使产业创新中心的成长壮大。
       2、实施部分领域重点突破
       在创新“黑马”竞争的形势下,要以当今和未来市场新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合肥的创新成果和产业基础,实施部分领域的重点突破。一是依托合肥产出的成熟较高、转化可行性较好的科技创新成果,加快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培育发展引擎式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合肥创新特色的“独角兽”高新产业。可以考虑,以量子通信技术为依托,培育量子通信装置、量子通信服务、量子通信软件等量子通信产业,围绕国家量子实验室,建设量子产业园区。以质子医疗技术为依托,培育质子医疗产业集团,逐步在全国推广和设立质子医疗中心和分支,形成医疗市场的广覆盖。基于智能语音技术,打造“中国声谷”产业集群,加快做大智能语音产业规模和市场占率。二是依托本地产出和外部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加快改造升级现有制造产业。以提高制造产业素质为关键,以智能技术改造老企业,开发新型智能汽车、家电、新型显示、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等新产品新服务,占据新一代需求市场。要把握国家工信部在全国布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机遇[1], 2017年8月,国家工信部发布《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 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旨在形成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结合合肥制造产业比较优势,突破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显著提升合肥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三是应对创新竞争的挑战,必需依靠品牌释放“黑马”的市场效应。当务之急是,品牌战略要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升级到产业品牌层次。聚合重点产业创新的品牌资源,学习借鉴“硅谷IT”、“武汉光谷”、“杭州互联网”产业品牌塑造经验,在合肥“中国声谷”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塑造“合肥量子谷(园)”、“合肥智慧制造”等等产业品牌,加紧研究其可行性及塑造路径。
      (三)围绕转化关键环节,提升平台园区建设水平
       转化是科技产业创新的关键环节,平台园区是转化的载体。在新起点上建设“创新之都”,不仅需要继续做好转化平台园区的增量扩张,而且更需要从功能上提升平台园区的建设水平。
      1.从项目型平台转向以功能型平台为重点
      项目型平台通常表现为单一项目、一元主体和简单目标,对于单纯科研活动是适用的。但是,创新成果转化则是内容综合、主体多元、要素集成和目标整合,突出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成长加速的功能。围绕转化关键环节,一是要建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集成式功能型平台,创新主体、产业主体、金融主体等共同加入,以孕育生成新产业为中心和目标,实行三链融合和多元主体直接对接。二是功能型平台要实行实体化,产学研金共建平台应以利益为纽带,建立实体经济组织及其治理结构,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在实体组织内降低转化过程中的各项交易成本。三是分类建设,既要建设按产业分类的专业化功能型平台,也要建设公共性的功能型平台,公共性功能型平台应向社会开放,容纳更多创新活动,并更多承担“双创”孵化功能。为此,要进一步深入厘清合肥现有各种平台,除在基础研发领域继续建设项目性平台之外,在其他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领域,着力促进项目型平台向功能型平台转型,新建平台要以集成式、实体化功能型平台为重点,使创新平台发挥更强功能,提高转化效率。借鉴上海、北京等城市构建功能性平台的成功经验,建立政府引导机制,完善相关支持政策
       2.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空间结构
       科技产业创新空间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系统中属于生产性活动空间。目前合肥科技产业创新资源配置空间已经形成科学岛、大学区和几大开发区的格局,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中提出三个“圈层”布局,正在谋划的“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将会拓展空间规模。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建设”创新之都”,要有前瞻性空间谋划和布局。着眼于合肥未来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长期建设和战略发展,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空间结构是完全必要的。从空间选址看,选择原材料供应地、生产地与销售市场的相对中间区位是最经济的;选择环绕创新策源和辐射核心的圈层布局具有向心力强、辐射距离短、带动效率高的特征,如上海杨浦区的“环同济创新圈”和美国“硅谷”;选择沿交通干线布局有利于快速而低成本流动运输,如沪嘉杭国际创新走廊和美国128公路创新带,等等。从空间结构看,现代化的科技产业布局趋向于集聚布局,以利于功能集中、紧凑发展和形成集群效应,块状园区、线形走廊是典型的结构形态。从空间形态看,科技产业功能与生态功能要融合布局,并与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区衔接,形成“三生”空间协调的格局。在新起点上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空间结构,具体就是优化园区建设发展布局。一是优化存量结构。在现有的各类科技产业功能空间,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资源的融合布局,改变两者分割布局的状况。在各主要开发区,要充实科技创新资源和转化载体,增加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院校成果转化载体和“双创”空间,实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联动,提高技术迭代创新、产品迭代创新速率。二是集约利用空间。要在土地空间资源越来越稀缺的形势下,实行紧凑布局。要合理调整科技产业功能区土地空间利用的容积率,过于松散低效的应加密,过于拥挤杂乱的应疏解,新建设的应规范其适度的利用标准。三是开发增量扩张空间。新开辟科技产业创新功能区,包括“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等,应主要作为增量扩张和未来发展的空间,要为未来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壮大扩散和引入更多外部创新资源提供充裕的承载空间。要深入研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空间的规律和经验,深入研判未来合肥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深入调研各园区“三生”空间协调的特征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通过整合、调整、开辟等途径,推动各园区选择和确定主导创新领域和主导创新产业,形成纵向错位、横向协同的格局,进一步优化园区空间布局。
      (四)加速化短为长,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科技服务业发展是创新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合肥受制于发展阶段、发展基础,目前科技服务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高端服务业态较少、缺乏知名品牌、发展环境不完善、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科技服务业是合肥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建设”创新之都”亟需弥补的短板。要加速科技服务业化短为长进程,实现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和服务业态不断涌现,服务质量和能力稳步提升的目标。
       1.科技金融服务
       一是围绕区域科技创新需求,重点发展互联网金融、金融后台服务、小微金融、产权和股权交易、证券保险等,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辐射力的科技金融街、金融中心。二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学习借鉴相关先进成功经验,探索发展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和服务模式,建立适应创新链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服务的组织体系、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建立融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开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服务。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对科技企业进行投资和增值服务,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模式。
       2.技术交易服务
       一是建设若干个技术交易机构,包括市域内的院所高校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贸易和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也包括跨地域、跨行业、跨组织间的技术贸易和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提供服务。还要建设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技术交易机构,与“全球资源、世界市场”对接。各技术交易机构既错位发展,又相互竞争,在竞争中完善运营,提高效率。二是开发专利技术应用,把大量的“沉睡”技术专利“唤醒”,使之显示实际运用价值。要突出以实际转化运用为导向,鼓励和支持技术专利发明,采取后奖励方式,对转化应用的专利给予奖励资助。
       3.人才资源服务
       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之都”的第一要素,目前各城市间“抢人才”已成浪潮。面对人才资源竞争,一是要积极发展行业性、专业性人力资源服务,支持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引进高端急需紧缺人才和购买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开展合作。二是要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开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需求的服务产品,推进服务类型由人事代理、档案管理、劳务派遣等低端服务向人才测评、薪酬管理、人才寻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中高端领域升级。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共享平台,鼓励发展网上人力资源市场。三是加快与周边主要竞争城市的人才激励政策对接,加强院所高校与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协调统筹,整体提高合肥的人才引进、激励标准等政策水平。学习借鉴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引进哈佛博士群体的经验,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
       4.知识产权服务
       知识产权是科技产业创新利益分配的基石。为使合肥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育不足化短为长,一是突出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机构,提升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运营实施、评估交易、保护维权、投融资等服务水平,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建设开放性的合肥知识产权数据库,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免费或低成本向社会开放,基本检索工具免费供社会公众使用。

以上是择其紧要之务提出的思考和建议,要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举措,还需要合肥市乃至省级各有关部门协同研究谋划,更需要政府和各相关方面密切配合,共同探索和运用创新治理的新机制新方法,以新的理念、战略、路径和举措,加大力度深入推进,从新起点上把合肥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国内领先的“创新之都”。

[1]2017年8月,国家工信部发布《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 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旨在形成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