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8年第2期

以产业跨界融合为抓手推动安徽特色小镇建设

时间:2023-08-08 阅读:166 作者:王先柱

国际国内特色小镇发展经验表明,其关键性独特功能在于能够通过产业跨界融合,催生新兴产业的成长。为更好推动我省特色小镇发展,“安徽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研究”课题组深入调研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小镇的情况,发现当前我省特色小镇还存在着产业支撑不足,跨界融合有限,新兴产业缺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提出了要以产业跨界融合作为抓手来推动我省特色小镇建设上台阶,见效果,有特色的对策建议。


一、       实现产业跨界融合是特色小镇的独特功能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积极开展了特色小镇的建设进程,希望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在生产、生活和生态方面的优势地位。然而,国际和国内经验表明,一个良好发展的特色小镇的基础依然在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上。特色小镇的功能不仅是提供旅游服务及相关产品上,特色小镇还具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独特功能,就是特色小镇优越的生活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更容易跨界融合产生新兴产业。不仅一些全球著名的特色小镇都是建立在特定的产业基础上,这些年国内一些领先的特色小镇也是立足于优势产业。例如,江苏常州的石墨烯特色小镇,依靠石墨烯这一新兴产业成为常州的地标名片。目前该小镇已建成了研究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集于一体的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了涵盖设备制造、原材料生产、下游应用、科技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创造了石墨烯领域10项“全球第一”。

目前,跨界融合是形成新产业的主要方式。一些不同的原有产业突破现有产业边界,应用新技术,跨越两个及其以上完全不同的产业领域,重点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将现有产业领域和要素资源,经过相互融合、渗透或裂变,实现价值再造,迅速形成新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融合发展既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有“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正是具有了这些新兴的产业,特色小镇的竞争优势才能够持续确立,也才能够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来到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新产业,不是新技术“+”,更不是传统产业“+”,而是跨界融合。 “+”是物理反应,“融合”是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现有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主要分为“消费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两大类特色小镇。消费服务型特色小镇以生活服务、健康服务为主导,构建流程标准化、企业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个人和家庭,创造出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新产品或新服务。生产服务型特色小镇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面向企业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服务、辐射一定区域范围和市场范围。

特色小镇的新产业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创新,是新技术的应用。新型商业模式一旦实践成功,将迅速形成跟风,更多的模仿、更多的改进,一批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客户群相同或相似的企业一起,形成新产业。新产业可以把一些看似无价值、低价值、零散价值的经济状态,包括传统经典产业状态融合、聚合起来,产生新能量、高价值。


二、       产业支撑不足依然是安徽特色小镇的突出问题

 

安徽在特色小镇建设上虽然属于后起之秀,但在建设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建设思路和政策。为了推动和落实安徽省特色小镇的建设目标,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监管内容。目前,在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中,安徽的5个镇入选,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联合公布了安徽省第一批21个特色小镇名单;安徽省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安徽省省级25个特色小镇名单。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些特色小镇已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一是现有的特色小镇都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得到较好开发。二是特色小镇的原有旅游产业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是各级政府都对特色小镇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支持。特别是在土地、改革、融资、人才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扶持措施。

安徽特色小镇建设在稳步进行中,但是就目前特色小镇的建设来看,依然存在着产业支撑不足,跨界融合有限,新兴产业缺少的问题。

1.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形成。安徽特色小镇虽然是根据各地特色资源来建设的,但是大多千篇一律的旅游农业服务等,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不够突出,围绕着特色小镇产业的产业集群还没有形成,小镇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还有限。例如,我们调研的全省21个特色小镇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传统旅游型、工业+旅游型和农业+旅游型。可以说,自然资源和旅游业成为特色小镇的主要内容,产业基础比较单调和雷同。即使在一些工业+旅游型中,产业集聚效应也未形成,如岳西县温泉镇基本形成了汽车配件、五金、建筑等主要产业群,但产业内的关联和聚集效应还有待提升。

2.“三生”跨界融合不够充分。我省大部分特色小镇还缺乏跨界融合的发展思维,不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而且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的水平也有待提升,生产、生活和生态良性融合发展的模式还在探索之中。例如,现有的特色小镇与一些规划好的特色小镇,大多是走旅游观光路线,跟产、城、人、文融合的要求有不小的差距。很多小镇的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很好,但是没有很好的推进产业的发展;也有些小镇一味追求小镇的产业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

3.小镇新兴产业品牌尚未形成。新兴产业通常是特色小镇品牌形成的基础,人们一提起某个特色小镇,首先想到的是其具有的优势产业。例如,浙江、江苏、广东的一些特色小镇已经与半导体产业、云计算产业、石墨烯产业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影响广泛的品牌效应。反观安徽的特色小镇,目前还很少有类似的以催生孵化某种新兴产业,实现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为品牌的,大部分特色小镇的品牌定位还停留在自然资源以及传统产业上。

4.融资招商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特色小镇在产业上要突出其跨界融合功能,在管理上则需要突出强调“非镇非区”,超越行政区划范畴,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但是,目前安徽特色小镇由于起产业集聚、产业跨界融合功能的欠缺,难以吸引外来投资。同时在管理上建设“非镇非区”不够突出,很多地方政府依旧占主导作用,融资招商难,民营资本进入特色小镇较少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       推动特色小镇安徽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安徽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应以打牢产业基础为根本,以加快产业跨界融合为途径,以提升产业集聚和品牌效应为目标,积极推动特色小镇安徽模式的发展。

一是要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发展农业,振兴乡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省“农业+旅游型特色小镇”,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要让生态农业、农业加工与旅游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起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链。例如,在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宿州市灵璧县渔沟镇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补齐农业加工短板,形成融合发展新思路。

二是特色小镇建设中要重视“制造业服务化”。目前我省一些特色小镇已经有了较好的制造业基础,在发展特色小镇的进程中需要进一步打造产业链,提升集聚度,让与主导性制造业相关的研发、营销、服务等制造业服务业快速成长。例如,在“工业+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旌德县白地镇、马鞍山市当涂县黄池镇都具有这样的基础条件,能够实现制造业工业化的发展路径。

三是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要积极探索“服务业制造化”。对于一些传统以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为主的特色小镇,则可以通过加快“服务业制造化”进程,延长产业链,增强相关的生产、制造功能,提升特色小镇竞争优势。

四是要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跨界融合培育新兴产业。目前,教育、医疗、养老、金融等产业在我省存在着较大的供需缺口,应该利用特色小镇优势,跨界融合发展这些新兴产业。例如,可以在“传统旅游型特色小镇”的黟县宏村镇、岳西县温泉镇、裕安区独山镇等,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大力推动特色小镇旅游业与教育、医疗、养老、金融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提升基于新兴产业的特色小镇品牌,如教育特色小镇、医疗特色小镇和养老特色小镇等。

五是要创新特色小镇运营的机制。特色小镇新兴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需要有商业模式、软件开发、投资基金三大支撑。通过产业经济学家设计商业模式、软件构架专家开发运营软件、基金投资家提供资金,特色小镇可以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创造出“新产业”和新功能。为了获得这些资源的支持,在我省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处理好政府在建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企业和市场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创造更多更大的空间。要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小镇建设,注重引入有实力的投资建设主体,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使市场主体和当地居民成为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真正主体。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