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6年第4期

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3-08-07 阅读:164 作者:程必定

一、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规划范围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中部,介于长江黄河两流域之间,范围包括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的30多个地级市、160个县(市),面积为27万km,耕地1.9亿亩,总人口为1.7亿人,人口密度为全国之最,但由于淮河从古自今不断地祸害沿河两岸,淮河流域长期存在“水多、水少、水污染”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淮河流域发展, 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的政府和理论界一直在探索、实践,党的十八大后形成的一致看法是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爭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3年6月,还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对此进行专题研究, 2014年3月,该中心提交了《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非常可喜的是,2016年3月经笫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这是全国区域战略规划的重大突破,更为淮河流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 国家“十三五”规划并没有明确这是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关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规划范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提交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只是淮河干流沿岸地区,包括河南省的南阳、信阳,安徽省的阜阳、六安、淮南、蚌埠、滁州,江苏省的淮安、盐城等9市, 面积为10.6万km,2013年常住人口5132.6万人,人口密度505人/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13536.4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31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4﹪。

我们认为, 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规划范围应该包括整个淮河流域,而不仅仅是淮河干流沿岸地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安徽省社科院和安徽大学于2015年5月联合召开的“淮河流域与皖北发展研讨会”上,曾明确提出了这个看法,研究成果表在《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第6期上①。我们的理由是:流域经济是完整的区域经济,干流与腹地不可分离。因为流域经济是在干流及支流组成的水系范围,经长期孕育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经济。由于流域地区在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生产与生活方式等广泛领域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在经济方面更具有产业的层次性和市场的网络性。产业的层次性需要流域城市间企业的分工与协作,市场的网络性需要流域城乡间综合交通体系的畅通与完善。因此,流域经济是完整的区域经济,干流与腹地不可 分离,这是流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宜只在淮河干流建设生态经济带,而应在淮河全流域建设生态经济区。

名称可仍称“淮河生态经济带”,但范围是整个淮河流域。比如,国务院已提出的长江经济带,范围就是长江全流域,面积205万平公里,而不仅仅是沿长江干流地区。不过,由于淮河流域水系的特殊性,第一步可不包括位于山东的沂沭泗水系地区。

笫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结束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苏皖豫三省发改委及中国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己在磋商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的编制事宜,并确定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规划范围,由过去设想的沿淮干线9市,扩大到淮河干流及淮河水系一级支流所达的21个地级市加1个县,其中,河南省为信阳、驻马店、周口、骡河、商丘、平顶山6市及桐柏县﹙属南阳市﹚,安徽省为蚌埠、淮南、阜阳、亳州、宿州、淮北、六安、滁州8市,江苏为淮安、盐城、宿迁、徐州、连云港、扬州、泰州7市。这是除山东沂沭泗水系以外的全部淮河流域。这个规划范围与我们的设想是基本一致的。安徽的皖北6市4县全部包括在内, 皖北地区又从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角度进入了国家战略层面。

 

二、推进淮河综合治理方式的转变

 

淮河流经河南的南阳、信阳、驻马店,安徽阜阳、六安、淮南、蚌埠、滁州,在淮安盱眙入洪泽湖,经洪泽湖调蓄后,主流经入江水道至扬州三江营注入长江,支流经盐城滨海入黄海。从地上看, 淮河流域平原广阔,地势低平,干流全长1000公里,落差高达200米,而且下游又是“寄生”在长江上,没有通畅的入海水道;从空中看, 淮河流域交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气候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很不 均匀,洪涝和干旱交替发生;从地面看淮河流域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资源,干流及支流两岸的城镇工业企业多,水污染仍很突出。建国以来,国家一直重视淮河的治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防洪抗旱能力大幅度提升,但“水多、水少、水污染”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为此,必须转变淮河综合治理方式变单一的水利工程为綜合的生态工程、社会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水多、水少、水污染”的问题全力建设美丽淮河,为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一条新的路子。

转变淮河综合治理方式, 变单一的水利工程为綜合的生态工程,那就要走“人水和谐、绿色共享”的流域综合治理道路。一方面,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水利工程要由治水向补水的方向转变,增强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蓄功能,把水留住,把水调来,把水蓄好,亦即新建一批留水工程、调水工程、蓄水工程,解决“水多、水少”的问题,为淮河流域提供必要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充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 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水利工程要由供水向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的方向转变,,实行“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方针,而早在2600年的春秋时期, 淮河流域颍上人管仲, 就提出“人与天调”的思想,即人的行为要顺天、适地、合时,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如今, 淮河流域的经济社会状况虽然不能与古代相比,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不能变, “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就体现了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 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应在这方面积极探索,把对水资源利用的总量控制纳入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之中。

变单一的水利工程为綜合的生态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参与,变单一的水利工程为綜合性的社会工程,推进淮河综合治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人水和谐、绿色共享”。这里还要借鉴2600年前管仲的智慧。怎样做到“人与天调”呢? 管仲提出对水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度、有禁、有治”的政策。而如今淮河流域出现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人的并没有真正做到有度、有禁、有治,这与当前出现的 “生态愚昧、生态无知”行成有关,一些人的生态文化教养丧失。针对这个问题,把淮河综合治理工程转变为綜合性的社会工程,在淮河流域切需要社会公众的生态文化教养。1992年美国科学家大卫·奥尔良最先提出了生态教养的概念。他认为,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人类对自然界的行为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就在于人类缺乏对自然生态系统全面关系的认识,包括自然科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因此,他主张进行新的生态教育,培育每一位社会公众必需的生态教养,以便引导人类顺利过渡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共生的后现代社会。这个提法受到发达国家许多科学家、学者、政府官员和民间团体的赞同,很快出现了具有广泛社会基础且颇有声势的绿色运动,一些国家还成立了绿党并进入议会。实际上,人的生态教养并不仅仅是具生态知识素养,重要的是还应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因此,将这个概念引进到中国,应该扩展为生态文化教养。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推进淮河综合治理方式向綜合性的社会工程转变,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文化教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之中,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就会有厚实的社会基础。

 

三、探索产业发展的绿色道路

 

淮河流域是欠发达地区,归根到底是产业不发达,工业化落后,建设生态经济带的目的是为了走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新路,加快流域经济发展,提高淮河流域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这条新路,就是产业发展的绿色道路。具体说来, 就是推进三次产业发展的生态化、低碳化、集约化。

1、农业: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淮河流域是农业大区、农民大区、农村大区,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加上淮河流域的多灾性,

农业最受灾害的影响,长期以来未能走出“农业弱、农民穷、农封旧”的恶性循环。农业是受自然规律直接支配的产业,应该率先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积极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走出“农业弱、农民穷、农封旧”的恶性循环,开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局面。

所谓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就是按照循环经济的思路, 开发农业的三次产业功能,挖掘农业的创新链,拉长农业的产品链、延伸农业的价值链,提升的综合效益,可以改变“农业弱、农民穷、农封旧”的面貌,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比如,农业就是生态产业,具有第一产业的本色,但第一产业的产品是原材料.在农业是农产品,价值含量低, 农民从中能获得的净收入少;而对农产品的加工就是第二产业,产品的价值含量高.生产者从中能获得的净收入也就高,农产品从种到收又是自然生长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让人们去观光、体验,发展观光农业、农业家乐等服务业,又具有第三产业的功能,产品的价值含量又提高了,农民从中又能获得新的收入。农业虽然是第一产业,但又很自然地派生出二、三产业,在派生虽然需要创新,但创新的技术与制度门槛都比较低,农业的创新链条容易挖掘与伸延,农民容易掌握,农村容易实现。因此, 淮河流域建设生态经济带,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淮河流域的不少地区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方面积极探索,已取得可喜的成效。比如,我省阜南县是沿淮的重灾区,也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农业(林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县”,通过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探索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有效路子。在种养方面, 该县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林粮间作、林药间作、林菜间作、林菌间作,种养结合林下养殖、安全优质蔬菜等,逐渐改变了农业的弱质、低效性;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积极发展柳编加工、蔬菜加工、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林产品加工、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农副产品逐渐实现增值增效;在向第三产业延伸方面,利用湿地保护合理开发森林旅游,积极发展林业生态旅游,在城镇郊区各具特色的农家乐。这些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发展已初见成效,很受农民欢迎。如该县的蒙洼、洪洼是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有14个乡镇,35.5万人。以前,大水来时一片汪洋,大水退后满目荒凉,当地农民种的小麦、玉米只能靠天收,有些地方只生产一些荻柴和杞柳,亩均收入仅80—100元。从2001年开始,两洼农民抓住退耕还林机遇,积极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在60多万亩荒坡地、低洼地大量种植杨树和杞柳,又发展杨树板材加工、柳编加工;造林、种草、经济作物融合发展,林下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草则草,在草地上放牛放羊,在低洼水面养鹅、养鸭、养鱼、养珍珠,共解决26万人就业,占劳动力总人数的73%,其中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互生共存,资源循环利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初见端倪,亩均收入1200元以上。阜南县两洼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有效推进了扶贫,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是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发展一个的成功典型。

2、工业:推进绿色化技术改造,构建生态工业体系

经过长期发展,淮河流域己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轻纺食品、装备制造业基地,一些工业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一些传统支柱产业产能过剩,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发展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基于淮河流域的工业基础, 淮河流域的工业要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 推进低碳、循环发展,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拉长产业链、价值链。

技术改造具有投入小、产出高、周期短、见效快的特征,对工业导的技术水平作用甚大。据安徽省经信委提供的资料,从2006到2014年间,全省技术改造对工业的贡献率在60﹪左右,财政对工业技术改造扶持资金的税收回报高达60倍。大量的事实表明,工业各行业通过技术改造,在企业内可以提升工艺水平而补短板,提高设备新度系数、资源产出率、降低能源消耗,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强、做大;在企业间可以提高产品关联度,优化产业结构, 拉长产业链、价值链,增强行业的综台竞争力,把行业做强、做大。因此, 淮河流域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对推进低碳、循环发展,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拉长产业链、价值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淮河流域的工业现状看,突出技术改造也很有必要性。一方面, 淮河流域的工业虽然已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数量少等“短板”,而技术改造正可以补这些“短板”。另一方面, 淮河流域所在省市又普遍存在产业投资储备项目不足,扩大产业规模缺乏好项目,招商引资势头也开始减弱,工业投资增长率连续下降。如安徽皖北六市2016年上半年的工业投资下降明显,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是大项目减少。上半年5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1885个,下降27.1%,降幅比一季度扩大5.3个百分点,蚌埠、宿州、亳州分别下降48.9%、31.5%和30.1%。二是民间投资低迷,上半年仅增长1%,比全部投资低12.4个百分点,淮北、阜阳分别下降13.9%和1.5%。三是制造业投资低速增长,上半年增幅为4.5%,比一季度低1.1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低8.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8.5%下降到35.5%,淮北、淮南、宿州分别下降17.8%、17.8%和0.4%。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当下, 淮河流域的工业从重固定资产投资转向重技术改造,也就很有必要。

不过,着眼于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 技术改造的思路也要更新,那就是要突出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技术改造与推进工业的低碳、循环发展,拉长产业链、价值链,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提供有效的市场供给。如安徽界首市农民很早就有土法冶炼铅的传统,改革开放以后,大批农民到全国各地乃至周边国家回收废旧电瓶,拆解后土法冶炼铅的规模越来越大,并又扩大到对废旧塑料的回收与再利用,2005年后又将循环经济引入这些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治污、整合、集聚,打造再生资源产出园区平台,建立了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光武再生塑料循环经济工业园、西城铝铜循环经济工业园、鸭王再生绳网工业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园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2010年全市又被批准为全国七个城市矿产之一,2013年又进入全国20个县级循环经济示范市之首。目前,全市年回收废旧电瓶40万吨以上,年产再生铅能力33万吨,约占全国再生铅产量的一半;年回收废塑料120万吨以上,加工量80万吨,深加工量10万吨,产品销售范围遍及全国及日韩,是全国最大的再生塑料集散地之一;已形成年产20万吨再生铝,10万吨再生铜的生产能力,成为皖北地区再生铜铝的产业龙头以及全国15个再生铝产业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农用绳网基地。循环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税收占全市总税收的80%。界首的例子说明, 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 淮河流域的工业发展会前景广阔。

3、服务业:以绿色发展理念提质提速提量,繁荣城乡市场

服务业一直是淮河流域的短腿,即服务业相对发达的沿淮干流9市,2013年服务业生产总仅占地区生产值的31.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个百分点。因此,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淮河流域调结构的重大任务。但是,从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要求看, ,淮河流域服务业的发展应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绿色发展提质提速提量,繁荣城乡市场,重点要在商业、物流业、餐饮业、旅游业等行业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理念,转变消费模式,并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为提高服务业领域的资源产出率提供支撑。

在商业领域,应积极鼓励发展绿色批发、零售业和绿色消费,推进商业场所的节能化改造,推进合理包装,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大幅度减少商品销售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费用,以多种途径推进大众消费模式的转变,绿色商业和绿色消费逐渐成为社会新风尚。商业领域绿色发展的重点是各地级市和县城,并逐步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

在物流业领域, 淮河流域人口多,又处于全国东西南北的交通腹地,生产、生活物资的吞吐很大,降低物流过程中的各种消耗潜力也很大。要以绿色、循环、低碳、高效理念发展现代物流业,突出园区、重点企业的现代物流业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完善邮政和快递服务网络,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建立零担货物调配、大宗货物集散等中心,提高城市物流配送效率。在各地级市和县城,应努力建立循环、低碳、高效的绿色交通物流体系框架。

在餐饮住宿业领域, 逐步推进餐饮住宿业绿色化,对酒店、饭店进行绿色化改造, 加强餐厨废弃物处理与有效利用, 倡导绿色消费,逐步构建绿色、循环、经济、安全、舒适的餐饮住宿服务业体系。在各地级市和县城,应积极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 餐舘酒店要加强节能减排降碳管理,严格餐厨废弃物处理,对顾客要倡导绿色消费,同塑餐饮住宿业绿色化新面貌。

在旅游业领域, 淮河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注重突出特色、绿色发展,推进旅游业开发、设计、建设、管理、消费的人性化、绿色化,大力发展循环型旅游业。引导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逐步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大众化、绿色化、可循环的旅游服务业体系。在旅游业后发地区,要特别注重突出特色,以绿色理念引领旅游业的规划与开发; 在旅游业已发展起来的地区,要特别注重推进旅游景区建设与管理绿色化, 倡导生态旅游,引导低碳旅游和绿色消费,进一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品质和影响力。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发展  

 

城镇化水平低、城镇体系不合理,也是淮河流域的短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是淮河流域的发展主题。从建设生态经济带的要求看,虽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又要推进城镇化.的绿色发展,更是淮河流域城镇化发展的新课题。淮河流域既要着眼于未来,更要立足于实际,在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发展方面,努力走出一条新路。

1.走农村人口异地转移和就近就地转移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是针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其共同的内涵是“人的城镇化”。但是,传统城镇化只是到了城市才能实现“人的城镇化”,即“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也是“跳农门”式的转移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还应包含一部分农村人口不“跳农门”,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可以达到城镇或准城镇的水平,就近就地实现“人的城镇化”。在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转移的情况下,能就近甚至就地实现“人的城镇化”,其所在的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结构必须向城镇化转型,包括产业结构的城镇化转型、就业结构的城镇化转型、布局结构的城镇化转型、社会与文化结构的城镇化转型等,这是“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不过,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还很高,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还要推进,但应同时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城镇化,也是农村人口异地转移和就近就地转移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显然,新型城镇化多了“结构转型”,即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这是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的新内涵。淮河流域由于农村人口比重大.现有城镇的人口承载力不足, 从建设生态经济带的要求看,在推进农村人口异地城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走农村人口异地转移和就近就地转移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从三个层面构建淮河流域的城镇体系

与农村人口异地城镇化与就近就地城镇化相适应, 淮河流域应从主体功能区制度的要求出发,从三个层面构建城镇体系;

一是在广域上:培育和发展次区域城镇群。淮河流域不像长三角地区,有上海这样的超特大型核心城市,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但每个地级市都很重要,大多都是次区域的中心城市,当所在的次区域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时,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就会形成以地级市为中心的次区域城镇群。在“十三五”期间, 淮河流域各地级市的人口城镇化率都会超过50%,应按照主体功能区制度的要求,积极培育和发展次区域城镇群。

二是在局域上:培育和发展新市镇。所谓新市镇,是由小城镇转型发展起来,在经济、社会、文化及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有小城市功能的新型小城镇,是“乡村型”小城镇的升级版,主要是县城、建制镇,对农村人口有较强的吸引力。淮河流域走农村人口异地转移和就近就地转移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市镇就是那些就近就地城镇化农村人口转移的目标地。考虑到这种需求和趋势, 淮河流域在县﹙市﹚这样的在局域上,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市镇。

三是在农村地区, 培育和发展农民新社区。新型城镇化不是排斥农村而是带动和融合新农村发展的城镇化。在沿海发达地区, 农民新社区普遍出现,与城市的差距明显缩小,而淮河流域由于农村的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又出现老人农业、空心村等新情况。针对这些情况, 淮河流域各县﹙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合理规划农民新社区, 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新社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淮河流域将会出现大量的职业农民, 农民新社区是职业农民的聚居地,应通过农民新社区建设淮河流域的美丽乡村。

3. 推进城镇绿色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淮河流域的城镇化进入较快发展阶段,一些城镇会扩大规模,更多城镇会提升功能。从总体上看, 淮河流域的城镇化虽然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但可借鉴城镇化先发地区的经验教训,把城镇建得更美, 城镇化发展得更好,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经验教训,就是建设綠色城镇,推进城镇化的绿色发展。

由于淮河流域大多数城镇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城镇化的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较多、压力较大。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城镇绿色发展的经验教训,立足于淮河流域各城镇的客观实际, 推进城镇绿色发展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尊重自然规律,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交通区位条件和人口及生产力布局的演变趋势出发,合理布局城镇体系,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二是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严格保护自然景观、历史人文遗存,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与冲击;三是注重形成特色,防止“百城一面。千镇一色”,突出城镇的文化传承,建设多样性的城镇形态,特色性的城镇风貌,紧凑性的城镇布局,提高宜居宜业水平;四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山体、河湖湿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涵养水份,缓解暴雨洪涝压力,加强雨水滞留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雨水就地蓄积、渗透比例;五是优化城镇功区布局,形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城镇生活圈,公共交通、公共服务与之相配套,化解和防止城市交通雍挤和堵车问题;六是大力发展城镇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加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管理,让淮河流域的每一座城镇都能常见蓝天白云。

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上述四个问题仅仅是我们的一些初步认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化研究,特别是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苏皖豫三省发改委及有关科研机构和智库要加强交流,在重大问题上统一认识,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编制规划,并要探索和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合作机制,在区域合作中实施规划,共同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

                            

  (作者系省政府参事、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