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6年第5期

安徽省首届“二程”理学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时间:2023-08-07 阅读:160 作者:程波涛 叶 澜

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世称“二程”,是宋明理学奠基人。2016年5月,安徽省程颢程颐理学研究会召开成立暨学术研讨会,对二程理学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内容涉及二程理学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影响,二程文史考辨和思想内涵的挖掘,二程哲学范畴和具体概念的探究,二程理学的文化应用价值与当代意义,二程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学者们所提交的论文及研讨交流研究领域宽泛,学术视野开阔,方法思路多元,不乏真知灼见。研讨交流成果对探讨古代哲学思想,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等,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程颢﹙1032-1085﹚,字伯渟,人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 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二程”为胞兄弟,生活在洛阳,祖籍在徽州,是宋明理学奠基人。2016年5月20--21日,安徽省程颢程颐理学研究会召开成立暨学术研讨会,来自省内外哲学界、史学界、文学界、文艺界、法学界、经济学界、医学界等领域的7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是安徽学界首次对二程理学深入交流的高水平学术盛会。学者们围绕“程颢程颐理学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价值”这一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内容涉及到二程理学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影响,二程文史考辨和思想内涵的挖掘,二程哲学范畴和具体概念的探究,二程理学的文化应用价值与当代意义,二程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内容丰富,亦有深度。现将主要观点简要综述如下:

 

一、二程理学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影响

二程理学有何历史价值,对当代文化建设有何影响,是学者们关心的重点,也是本次研讨会深度交流的热点话题。与会学者主要从二程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层面与当代意义层面进行研讨交流。

在二程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理论研讨层面,安徽省社科院哲学所原所长、省文史馆馆员、程颢程颐理学研究会会长余秉颐研究员的主题发言,先从学术史的角度作了分析,认为二程提出“穷经以致用”的主张,突破了汉学皓首穷经、僵化繁琐的治学方法,使儒学以理学形式再度兴盛。二程作为北宋理学的开创者,其“存天理,去人欲”之说,后来被朱熹继承和发展。接着,又从学理的层面分析了二程以“理”作为哲学最高的范畴,认为二程理学的核心思想是理本论,或者说理本体论,而“性”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人的“本源之性”来自“天理”,是善的,而不善来自“气禀之性”,气禀之性是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而改变的,这种修养,从根本上说就是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最后,他在对“理”进行深度解读和阐释的基础上,又对“欲”、“道”、“气”、“命”等相关范畴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解读,一方面指出了二程理学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其理本体论把封建伦理纲常神圣化、绝对化,宣扬“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体现了其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服务的用意;另一方面,也从现代价值的角度评价二程理学,认为二程理学也是使人们理性地看待和处理社会和人生问题的哲学,是关于如何治国理政的哲学,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的哲学,这是二程理学思想的精华,对于当前我国人民的人格塑造和道德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在二程理学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影响研讨层面,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委书记、省政府参事程必定研究员认为,二程理学对构建当代中国的灵魂工程仍有借鉴价值。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归纳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主要体现在讲仁爱、重民生、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六个方面,与程颢程颐的有关论著作和行为作了对应性的系统梳理,认为二程理学也都有这些精华,并联系北宋时期的社会问题提出许多新论点,对孔孟时代的儒家思想有继承有发展更有突破,因而得到了历史的尊重与传承。在当代,二程理学的这些精华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对重塑中华民族精神魂魄、构建当代中国灵魂工程,也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程波涛副教授和利辛一中程慧东老师从“民间理学”的层面,在实践层面探讨了二程理学的历史与当代价值。他们认为,程朱理学存在三种形态:精英理学(即思想家理学)、官方理学和民间理学。理学生成于精英理学,推广于官方理学,普及于民间理学。精英理学和官方理学属上层理学,民间理学属下层理学。二程理学通过官方教化、士子诵读、乡绅行范,上层理学思想渗入、浸润于民间,并与民间信仰、民间志求、民间经验融合而生成民间理学。民间理学一经形成,便贯穿于民众的人伦日用之中,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应。由此,探讨程朱理学的民间化(即民间理学)理路,可成为研究二程理学的新视角。他们还从天命观、追求个人和家庭福祉的功利观等视角,以徽州楹联为例,探讨了明清徽州民间理学重孝悌、讲礼义,以及忠、诚、敬、恕、恭、和等内容和特征,说明二程理学的民间化是对上层理学的传承,并从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吃亏是福、一忍为高等,探讨对民间经验的汲取,从而形成上层理学和民间经验相结合的道德观。他们还指出,程朱理学的民间化具有现代启示和应用价值,这为学界寻绎二程理学的民间化过程和重新发现其当代意义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二、二程理学的文史考辨和思想内涵的挖掘

学者们在研讨中从新安理学的盛衰经历、程朱理学本质的思考等方面,对二程理学进行了有广度的文史考辩和有深度的思想内涵挖掘,其中不乏对争议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富有新见的阐释。

安徽省社科院哲学所陶清研究员从多个方面总结了新安理学绵延传承近700年兴衰存亡的思想理论原因。他认为,新安理学盛衰的内在深刻原因,主要是对朱子理学尤其是朱熹本人的尊崇以致有时会趋于迷信和盲从,在历史上既引导又制约着新安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同样身为新安学者的戴震,则以“志存闻道”为治学旨归,并通过考据学方法,揭示了程朱理学援引老庄、诠释儒学经典的实质,以及因此而对儒家思想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从而在根本上颠覆了程朱理学接续孔孟道统的传统观念,消解了新安理学得以成立的思想理论依据,新安理学因此而告终结。

安徽社科院现代哲学研究室陶武副研究员围绕程朱理学的核心命题“理欲之辨”进行再度思考。他梳理了“理”、“天理”与“人欲”概念的历史流变,探讨了程朱理欲之辨的缘起、内容及其意义,认为二程理学是基于排斥释道、重建新儒学两个需要而提出理欲之辨的,从而彰显了程朱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华的现实关怀;又基于传统儒家义利之辨,借鉴和吸收佛道二家理欲论说基础上提出独具理学特色的理欲之辨,突显了程朱融汇百家、综合创造之理论自觉。他通过对程朱理欲之辨的理论反思认为,任何理论学说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必须与时偕行,在与时代潮流的互动交融中损益更化。今天看待理欲之辨的正确态度是,既要充分肯定理欲之辨对于当时统一思想和安定社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又要对其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给予深刻总结。

安徽省博物院副研究员魏宏伟和周媛以其院藏家谱中所载的家训为例,指出二程理学的“人性论”、“伦理学说”和“修养论”等思想在家训中居于中心地位,说明二程理学在历史上对个人、家庭、宗族有着深刻影响,对当代社会也有启示。他们认为,当今社会传统道德观念濒临崩溃,尽管二程思想有其糟粕的一面,但其所提出的孝顺父母、和睦兄弟,内则提高涵养、增进学识,外能注重言谈、举止端正,对现世都具有教化意义。若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劝人为善、为人思敬、对人思直、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必能净化社会风气、重建道德规范,使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亦不断提高其精文化素质,实现内外兼修,浩气长存。

安徽省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李季林副研究员对程颐一句传世久远、影响深厚的名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其主张的贞节观是理学的一部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有人一味地“灭天理而穷人欲”、失身失节失礼的荒诞现实,从而提出“灭私欲则天理明”、守身守节守礼、维护社会道德、促进社会文明的要求,也并非简单地一律地反对寡妇改嫁,在人性上也没有那么决绝,而是赋有一定的理性色彩、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他还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现代启示是“富裕事小,失节事大”,因为一个人一旦有了可以失节而致富的心理,就会突破了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就难免有一天会违反纪律,进而就难免会违法犯罪。而一个人一旦没有了节操,也就丧失了人之为人的人格,进而沦为“非人”。

 

三、对二程哲学范畴和概念的探究

与会学者或以“生之谓性”“力命之辩”为切入口,或与周易《卦序》相联系,对二程哲学范畴和具体概念进行了深入探究,增加了研讨会的哲思意趣。

安徽人民出版社主编、安徽明德书院名誉院长丁怀超教授对二程的“生之谓性”作出了深刻的哲学诠释。他首先解释了告子“生之谓性”的源起,并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释读和内涵进行了梳理,还联系程颢《定性书》的原文,探讨了程颢借用告子“生之谓性”表达性理的意旨,透过“人生气禀,各有性情”,阐释了“生”与“性”的关系和精神实质,使“生之谓性”思想内容的挖掘和阐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外,他还对人性与心性问题深入探讨,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自我属性的观点为依据,结合当下现实,在哲学范畴层面对“人性”进行有学理深度的分析,丰富了“生之谓性”的思想内容,从而使人们对二程理学关于“人性”的精神内涵有了哲理性的认识。

安徽省社科院哲学所张盈盈博士以《道德自由的可能性——论二程“立命”向“义命”的转变》为题的发言,是以“力命之辩”为切入口,讨论二程哲学道德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她指出,道德自由是人能获得的最深刻的自由之一,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本性的认识基础上,逐渐由必然走向自由的一个过程,关键在于道德践履能否超越必然限制(天命)而获得自由。她又从二程“力命”的分析开始,得出“力不自命”的结论,因为此“力”只是人作为自然个体存在的表征,并没有道德践履而“义命”的制约,只是对人的寿夭之命的制约,而二程通过对孟子“在我者”的探索,发现了道德自由的可能,即通过道德践履使“义命合一”“以义安命”,便能超越“命”的限制,实现道德自由。

众所周知,北宋理学家主要是通过解释《周易》而建构自己的哲学思想,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洪海博士对程颐的《周易》卦序作出了哲学阐释。他从程颐《周易程氏传》中《易上下篇序》一文入手,通过对《序卦传》的对比,认为程颐对卦序的解释已经有了哲学层面的提升。程颐提出六十四卦的排列是以阴阴阳消长屈伸变化为基本依据的,把阴阳分别为形而下与形而上,并分别与器、道两个层面相契合,提出“动”比“静”更能反映宇宙存在状态的观点。张洪海博士的这些分析,进一步深化了对二程哲学范畴和概念的探究。

 

四、二程理学的文化应用价值与当代意义

从文化层面看二程理学有何应用价值,对当代有何意义,也是本次研讨会关注的热点,学者们的讨论涉及到文化学、音乐学、历史学等多个方面,可谓角度新、视阈广、新见多。

巢湖涂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程仲平的发言从程氏家风的视角,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认为二程理学的文化应用价值在育家风上最为鲜明,并以程氏家风为例加以证明。他认为,程氏家风贵在理通,近千年来,中华民族各姓氏的家风传承都受到二程理学的文化影响,其后裔都注重立德树品,尚义明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如今,仍要继承二程理学的文化精髓,育家风、铸灵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戎龚停副教授的发言,围绕二程文论对音乐本体、音乐主题和音乐形象的影响展开了讨论。他认为,二程的“心传之奥”可以视为当代音乐心理学的传统基础,“身心之学”和“心性之学”对丰富当代音乐心理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此为延伸,对个人的性情、心性和艺术想象都有指向性,是音乐艺术中音乐本体、音乐主体和音乐形象三位统一的艺理之道。他还分析,音乐的主体性即为人性,人性决定着音乐的性情与品质,人的本性即是音乐所禀之理,正符合二程理学中“性即理也”的观点。在音乐创作和音乐传承传播等行为中,注重“理”与“欲”的关系协调,不能玩物丧志,应控制有度,在即兴表达自我情感之余,也应维护社会伦理,程颐“物极必反,其理须如此”的观点,对音乐创作和传承传播协调“理”与“欲”的关系,至今都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华夏茶书院程龙伟院长就二程“道器不二”观念对宋代“四雅”生活的影响作了发言,认为宋代书院盛行的“四雅”(点茶 、焚香、挂画、插花),思想底色是二程理学“道器不二”思想。程颢认为,“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著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与后,己与人”,这种“道器不二”的观念深刻影响着宋代文人的生活,从而出现了高品质的“四雅”生活。二程特别强调理为本体,这与二程重视形上性下有密切关系。他认为,从这个层面上说,研究传习二程思想,对匡正世风人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不无意义。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孟俊峰的发言,对洛阳嵩县二程祠道学堂中供奉的程颢、程颐两尊塑像的特征进行对比,发现两尊塑像在容貌外观上的差异有其内在原因。二程塑像作为二程思想的物质载体,具有一定的人文感性色彩,反映了后人的理想夙愿、道德风尚和审美趣味,对其供,奉、祭拜,是后人对二程思想的怀念与崇敬,而塑像上的差异更加深了人们准确地认识他们的思想,社会意义不可忽视。

安徽大学研究生岳金凤的发言,认为二程诚信观在明清徽商经营中也有充分体现。她认为,“诚”是二程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伦理道德核心的诚信观对明清时期徽商的影响甚深,是徽商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思想保证。二程的诚信观不但对徽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教化和指导作用,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对于当今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五、二程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鼎盛于明清时期的新安医学,其形成与发展与新安理学也有密切的联系,有学者将这种联系追朔到二程理学,拓展了对二程理学的研究及其应用价值的评价。

安徽中医药大学公共艺术教学部杨硕鹏、卜菲菲两位老师的发言,分析了新安医学秉承程朱理学在哲学思想、方法及养生理念等诸多方面的思维传统,特别是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象数易学”等认识论.对新安医学的渗透和影响甚大,新安医学汲取和弘扬了程朱理学中的思想精髓,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以及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他们认为,正确全面认识程朱理学对新安医学的渗透与影响,有利于从历史角度重新认识中医学理论体系和框架的构建,溯本求源,古为今用。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程先平主任的发言,也从医学的角度切入二程“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的思想,并以微量元素硒与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例,以数据、图表、图像为依据, 阐释了人和万物是可以相通的,由此而阐释了程颢程颐创立的理学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所作出的历史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和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入,有必要扬弃二程理学,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结语

二程理学凝聚着传统文化的诸多精华发扬了儒家文化积极入世、经世致用的文化担当精神,在近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不过,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程朱理学的研究,有重“朱”轻“程”倾向,应该加以扭转。这次研讨会的交流虽然难以反映我国当代学界对二程理学研究的整体风貌,但对重新认知二程理学的文化价值、二程理学在宋明以来与社会的粘连和联系,及其在当代的意义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程波涛,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叶澜,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