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4年第6期

“新常态”下安徽经济发展新特征与对策思路

时间:2023-08-07 阅读:196 作者:

一、“新常态”下安徽省经济新特征分析

      (一)发展的新变化
       1、产业结构出现新变化
       安徽工业从过去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向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为主导方向转化。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9%和13.8%,增幅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5个和1.4个百分点。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增加值591.6亿元,增长11.3%,高0.4个百分点,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1.2倍。
       2、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变化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新变化。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0.3%,增幅高于全部投资2.3个百分点,占比由上年同期的18.6%提高到23.9%。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5.7%,增幅低于全部投资12.3个百分点,占比由11.1%下降到10%。。技改投资占比由上年同期的22.4%提高到23.9%。从区域差异来看,合肥市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31.2亿元,增长近20%。其中工业投资999亿元,增长近19%;技改投资663.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470亿元。
       3、出口贸易的新变化
       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38.7亿美元,增长11.2%,增幅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7月份,全省进出口总额43.6亿美元,增长6.7%。其中,出口29亿美元,增长28.5%,增幅比上月提高3.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其中,我省家用电器出口62.8亿元,同比增长16.8%,出口额在中西部省份中排名第1位。
       4、吸引外资的新变化
      上半年,全省实际吸收台湾投资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目前,台湾成为仅次于香港的我省第二大投资来源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共批准设立台商投资企业1342家,实际利用台资23.0亿美元。台湾仁宝、台达电子、台塑集团、台湾玻璃、统一企业、旺旺控股、友达光电、顶新集团等一批台湾知名企业已落户我省,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快了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了对外开放水平。世界500强企业台湾仁宝集团投资的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投资7100万美元,累计投资2.65亿美元。上半年,仅合肥联宝电子出口就达13.9亿美元,占全省出口9.5%。今年前7个月,皖北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1.9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28.2%,平均每个月增加5000万美元左右。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8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4641万美元;到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6个,实际到资18.8亿美元。
       5、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随着新桥国际机场的建成通航,合肥经济圈的一体化程度得到提高,加速了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建设进程。合肥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154.2亿元,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12位,较上年同期前移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0.1亿元、增长12.7%,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10位,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03.9亿元,增长22.1%。财政收入472.8亿元、增长2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1.1亿元、增长24.3%,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1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6.1亿元、增长13.3%;进出口625.3亿元;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9位。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投资总量居第3位、增幅居第11位,其中工业投资总量居第5、增幅居第8位。皖江示范区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强,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招商引资和投资项目开工依然高速增长,各市经济增速也均保持在10%以上。皖北地区经济增速减缓,六市中四市经济增速跌至10%以下,但转型发展仍在继续向前推进。
        6、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新变化
       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更要重视质量和效益。1-7月份,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万亿,达20251亿元,同比增长13%,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794.1亿元,同比增长16.8%,高于全国5.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3位。列入统计的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利润保持增长,23个行业利润增速超10%。
      (二)存在的新问题
       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仍然复杂,有效需求不足、实体经济发展资金制约、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等问题较为突出。
       1、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5.2亿元,增长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8%;第二产业增加值5387.9亿元,增长10.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9%;第三产业增加值3037.4亿元,增长8.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7.2%。7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68.1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自今年4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回落。
       从需求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9720.9亿元,增长18%,增幅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下拉GDP增幅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8.1亿元,增长13.1%,增幅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下拉GDP增幅0.4个百分点。
       新开工项目增长乏力。上半年,全省制造业新开工项目5265个,同比增长7.9%,增幅低于上年同期0.2个百分点;计划投资3566亿元,下降4.5%,上年同期27.5%,相差32个个百分点;完成投资1765.2亿元,增长11.9%,增幅低于上年同期5.4个百分点。
       从工业发展状况看,煤炭工业生产持续低迷,其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退居第3位,主要产品原煤产量从去年5月份以来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家电业对全部工业增长贡献率持续下降。
       2、投资增速放缓1-7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1479.6亿元,增长17.8%,增幅比1-6月回落0.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延续今年以来逐月回落的趋势。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317.8亿元,增长12.2%,增幅比1-6月提高0.3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5.5%、15.6%和18.9%,技改投资增长20.5%,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6.2%;制造业投资增长16.2%,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0%。
       3.市场消费增幅回落7月份,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02.4亿元,增长11.2%,增幅比上月回落3.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增长11%,回落3.6个百分点;乡村增长19.7%,提高1.4个百分点。分消费形态看,餐饮业增长7.4%,提高2.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增长11.4%,回落3.8个百分点。列入统计的21类商品零售额中有19类保持增长,其中化妆品类、家电类、石油及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汽车类分别增长12.4%、19.2%、10.7%、27.1%和11.8%。1-7月,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159.5亿元,增长12.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7个百分点。
       4、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进一步凸显随着资源环境硬约束日益强化,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我省传统产业优势不断弱化,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收窄。近年来,钢铁业经营困难,煤炭成为头号亏损行业;部分原材料工业占比份额大的地区工业增速下滑过快。皖北地区四大优势传统行业煤炭、食品、白酒、化肥增长乏力、效益下滑。
       5、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雾霾围城,空气质量污染加重,水环境恶化,经济增长所面对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雾霾首次频繁出现在安徽居民的面前,雾霾的主要来源,是出自经济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过于粗放。淮河及支流系统和巢湖及周围十几条河道的水污染是老问题,长江、新安江在安徽境内的污染也变得更加突出。环境污染使得安徽城市从传统公共健康问题(如水源性疾病、营养不良、医疗服务缺乏等)转向现代的健康危机,包括工业和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噪音、震动、精神压力导致的疾病等。
      (三)经济问题深层分析
       安徽经济发展正处工业化进程加速的爬坡阶段,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层次不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促使我们必须另辟蹊径;人工、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加剧、生产经营成本明显上升,迫使我们必须降本增效;生态环境恶化、大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倒逼我们必须清洁生产、低碳发展。既要保持安徽经济增长有一定的速度,又要加速转型发展。
       中国已经步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安徽需要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保持经济总体运行在相对较快的轨道上。从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来看,我省兼负中部崛起、进位争先和转型发展多重任务。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的战略决策,安徽作为地处长江下游的省份,会迎来第三次重大战略机遇。我省应积极参与长江经济新支撑带的打造,紧紧抓住第三次重大战略机遇,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全省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13年我省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5.8﹪,若按2010—2013年的缩小幅度,7年后的2020年就会完全消除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那将会是载入安徽发展史册上的重大转折点,过了这个点,我省的人均收入会逐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才真正是“经济强省”。


二、发展对策思路

       我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安徽经济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省应该把握好新常态时期的经济规律,积极主动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
       (一)大力提升投资质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当前,我省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同时又正处工业化进程加速的爬坡阶段。在宏观经济上升空间收窄的形势下,我省经济仍要“稳中求进”,甚至“稳中有快”,彻底扭转“安徽在全国的经济总量排名和人均收入排名”长期徘徊的不利局面,力争经济增长速度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个百分点左右。
       安徽经济发展需要在投资、消费、出口三方面同时用力,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仍主要靠投资拉动。安徽经济崛起与加大投资力度关系密切。
       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全球跨国投资总体相对低迷。但是,今年以来我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相当程度上表明了安徽的投资环境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可。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在努力壮大利用外资总量的同时,注重利用外资质量的提升,将吸收外资由单纯性的引进资金,向引进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变。
      (二)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作用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这对安徽省来说是一大新机遇。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安徽的地理区位、土地资源、水运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后发优势是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密切相关的优势。从流域自然地理分区看,安徽属于长江下游;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看,安徽属于中部地区。安徽这种既属长江下游又属中部地区的宏观区位特征表明,承东启西是安徽在长江经济带中鲜明的战略定位。
       我省是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土地面积占长江经济带6.7%,人口近12%,经济总量目前仅占7.3%,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必然重视建设好“龙头”。安徽已经是长三角地区的成员,更要利用好这一历史机遇,加快自身的崛起。
       安徽过去十年坚持东向发展,取得了实效。现在入围长三角,在体制上更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与长三角的深度融合。首先,是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的对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以沿江重要港口为节点和枢纽,统筹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电力、油气管网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其次,是要高度重视要素市场的对接。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应从要素合作进入制度合作。制度合作要深入到长三角地区社会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历史文化资源的综合性开发保护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等领域。最后,是要高度重视城市群的对接。长三角,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区,而是一个大的城市群。国务院发布的《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以快速交通通道网络和高效通信网络为基础,实现城市之间交通通信方便快捷。安徽与沪苏浙的深度融合,最好的方式是加强合肥都市圈和江淮城市群建设,打造安徽增长极的城市群,构筑与长三角以及国内城市发展群落化趋势相同的平台,形成一般制造加工业基地来承接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这样既有利于安徽加快发展,也有利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模式的转换。
      (三)全面实施国家战略,推动各地区科学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导,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先后推动皖江、皖北、大别山片区和皖南四大区域跻身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目前,安徽所有行政区域已全部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全省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区域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发展格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已经有五年了,面对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为了扩大成效,建议将通过打造三大品牌,再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即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发展要素,打造“宜业皖江”;健全涵盖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的信用体系,营建“信用皖江”;培育激发创新创造的文化环境,塑造“文化皖江”。
       皖北地区是《中原经济区规划》所覆盖的区域。为推进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建议加快推进阜阳合肥、亳州芜湖、宿州马鞍山3个市级和4个县级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产城一体、功能齐全、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发展壮大能源和煤基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轻工业,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强化工业主导作用。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协调的支撑,皖北要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优化调整城镇结构,建立城乡利益协调机制,积极扩大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统筹推进农田保护、城镇建设、产业集聚,促进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信息化是“四化”协调的保障,皖北应加快农业物联网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2011年11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发布,大别山以一个区域整体跻身11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中,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安徽的安庆、六安、阜阳和亳州四市的12个县,与湖北、河南两省的大别山片区一起纳入国家大别山发展规划范围,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大别山片区的发展,将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生态补偿和扶持重点群体等方面,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大别山片区12县在空间结构上,将构建“三级中心三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按照规划,大别山片区将做大做强金寨、潜山这样的一级中心,打造形成片区内带动力强的中小城市。把寿县、霍邱等其他10个县城城区打造为二级中心,其他扩权强镇试点镇为三级次中心。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是安徽省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皖北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皖西纳入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之后,又一个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示范区。标志着皖南地区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建议示范区利用皖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合作,联合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世界旅游品牌。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构建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圈、佛教禅宗文化旅游发展圈、“三山三湖”(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太平湖、升金湖、花亭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打好文化旅游生态科技“四位一体”融合互动的“组合拳”,推动皖南高品质文化旅游资源向高品位文化旅游产品转化。
     (四)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优势
       我省提出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863.4亿元,初步形成竞争优势。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增长15.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3.4%。到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提高至40%以上。重大项目引领,促进了新兴产业的集聚;较为完善的全产业链打造,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2014年,我省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战略位置。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现象依然存在,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评价考核科技成果的标准不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等问题。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上来,不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加速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尽管近年来我省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科技计划立项数量都在逐年上升,但与转化的成果数量相比,与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不高,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影响力不大,在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数量不多,产业化水平不高。目前,我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三。大多数企业都处于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状态,甚至靠仿造过日子。解决这一问题,着力点就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而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把企业与科研院校联结在一起,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对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促进技术使用与技术创新的联接。技术创新过程是一种具有系统集成性和组织网络性的过程,技术使用者必须与其他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各种组织进行连接才能促进技术创新,这类连接的行为者包括企业、大学、公共研究机构,连接方式包括合作研究、人员交流、技术共享等。促进各种技术创新机构与技术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不仅使技术使用者接触到技术创新的前端,积累技术创新的经验,而且使各种技术创新机构了解到技术使用者的需求,从而在组织间建立起技术创新的链条。创新体系的形成根本在于国民素质的培育。我省最大的经济特点就是人力资源丰富,通过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然而现实的问题是“人才”比例是明显上升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却更为严重。因为,我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教育结构盲目拔高、理论脱离实际,科研—应用严重脱节等教育体制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转观日本、韩国、台湾等后发优势发挥比较良好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教育体制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的典范。因此说,建立合理的、务实的教育体系是我省实现后发优势赶超的根本所在。

(作者系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