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4年第6期

推进马鞍山市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时间:2023-08-07 阅读:268 作者: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我们党对城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升华,从十六大“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十七大“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到十八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再到今年三月十六日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党和国家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定位不断提升,愈来愈细。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和战略抓手。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新型城镇化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进入了转型、升级、稳定增长的新阶段,经济理论界称为“新常态”。特别应该关注的是中央决策层对这方面有深邃的研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就成为当前一个经济热词。
       何谓经济新常态?它有什么特征?
       第一、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入中高速。原先支撑粗放、高速发展的条件已不复存在,高速所付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的代价过大,不可持续。于是两位数的增速将转入7%左右的发展速度。
       第二、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由第二产业转入第三产业。过去第二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主要力量,现在转入中速后,将是二、三产业并重,三产的比重逐步超过二产。我国“十二五”规划原确定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结果第三年(2013年)就超越过,达到49.6%,标志着第三产业对经济总量(GDP)的贡献率开始超过第二产业。
       第三、工业增长由原来粗放式转入主要依靠转方式调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生产率、多元化创新,即追求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四、经济中速将是一个相当的时长。既是一种“常态”,就不会三、五年、十年八年就结束,而会有一个相当的时间长度。这是许多走在前面的国家遇到的经济规律。规律具有共性,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将面对许多挑战:
      (1)思想上能否正确认识新常态。思想指导行动,不认识就不会面对。人们喜欢高速,由来已久,现在转入中速,不容易转变思想观念和习惯做法。为化解这个挑战,必须深入学习中央三中全会决定,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中央重大决策。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2)经济速度下行影响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企业效益不佳,不仅影响上缴财政的数额,也制约着扩大再生产和职工改善生活条件。财政收入的多少,也会影响政府方方面面的支出需求,影响对民生方面的投入。
      (3)多年高速累计的负面效应会日趋引发出来,造成很大困难。比如生态破坏、分配不均、“三农问题”突出、钢铁、水泥一批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及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等等问题,都会尖锐的暴露在眼前,短期内不易解决好。
       新型城镇化就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常态下进行的。过去搞的城镇化虽然也有不少成绩,但负面效应较严重,不可持续。例如:(1)过多强调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化,致使许多小城镇的发展很慢甚萎缩、统计资料显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180多座地级市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结果“城市病”、“农村病”同时出现。(2)城乡制度分割,不公正不平等,造成两亿多农民工的问题,以及农村“三留守”上亿人的困境,成为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的主要群体。有专家称,犯罪率增幅与GDP增幅基本同步,后遗症令人堪忧。(3)对农民的财产权保护不力,受到不公正待遇和被剥夺。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研究,近三十多年来,农民在城市化中被剥夺的土地级差收入高达30多万亿元,在这些土地增值分配中,投资者拿走了40%~50%,政府获得20%-30%,村级组织得到25%~30%,农民拿到的补偿款仅为5%~10%。(4)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城乡规划、制度约束、严格监督,造成城市和开发商对农村过度侵蚀,造成一些生态环境破坏,土地资源浪费,历史文化遗存被毁。
       上述问题的严重后果是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生活幸福,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新型城镇化加了一个“新”字,这个“新”就是特别强调以人为核心,实现“四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的、生态文明的、人民共享公共服务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具有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这就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涵。


二、马鞍山市新型城镇化的做法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基本形成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城镇化率达到62.6%,高于全省、全国水平。
       1.以全域的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全域马鞍山理念,完善城镇化体系布局,着重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打造一江两岸、拥江发展的中心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加速建设滨江新区、秀山新区,将中心城区向当涂县城关、和县城关拓展,建设以长江为主轴、江心洲为核心的滨江大城市。二是建设两个副城区:将博望和含山建设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承载区,分别成为对接南京市和合肥市的两个副城区。三是在长江两岸重点扶持五个中心镇,按照“产业特色、扩权强镇”思路,加快建设林头、运漕、香泉、石桥、黄池等五个中心镇,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
       2.以园区工业化推进新型城镇化
       全市开发了五大产业功能区,共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大小工业园区13个,规划总面积286平方公里,现已累计转变农民六百万余人。全部建成后可吸纳20万农民就地市民化。
       3.以产城一体发展推进城镇化
       按照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思路,近三年来开辟了五大新区,即滨江区、秀山新区、郑蒲港新区、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博望区。五大新区面积660多平方公里,建成后可就地转移农民10多万人。
       4.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
       马鞍山市规划的现代都市农业“51051”工程。在全面推进,正在实施30个农业园区项目,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涉及农民10.1万人,其中万亩以上农业园区9个,总面积29万余亩,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带动农民搬迁安置,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和城镇化。此外,马鞍山市已获准成为国家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城市,这是弥补马鞍山市的短板,将成为发展服务业的一个亮点。
       5.以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镇化
       大力推进交通建设,确保了马鞍山长江大桥按时建成通车。太平府长江副汊公路桥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立项,慈湖长江公铁大桥、九华路过江隧道前期工作加速进行。北沿江铁路已列入省里规划。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注重与南京、芜湖中心城区衔接。全市综合交通公路建设进程加快,溧马高速、马巢高速建成通车,一批国省道干线改进、升级进展顺利,完成了64条245公里的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几个新区和示范园区道路框架已经拉开,新建的几个公园和街头游园已基本建成,全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7%。小城镇建设快步推进,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4.5平方公里,自来水普及率100%,天然气、液化气使用率达80%以上,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美好乡村建设受到省领导好评。
       6.以发展公共服务促进城镇化
       一是推进教育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迁建、新建17所学校,加固了学校危房,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同步、公办民办同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市户口子女“三同步”享受免学杂费的待遇。二是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医保等“民生工程”。三是全面推进医改工作,三年来投入5亿元,加强了县级医院、社区医院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在全省率先实现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5平方米,处在全省前列。
       7.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
       三年来,马鞍山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三化”同步、城乡一体发展的政策。2011-2013年,全市累计农民转移就业共计9.86万人。
       一是改革城乡一体的就业社保制度;加强完善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2011年开始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免费进入技工(中职)学校就读政策,累计5893人。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构建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二是改革农村产权制度: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向龙头企业、经营大户集中。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置换项目的实施,加快置换农村建设用地5万余亩,使近7万农民享受城镇或农村新社区的美好生活。建成11个省农民工创业园,已吸纳69位农民工入园创业,带动就业3052人。
       三是改革城乡户籍管理制度:2013年5月,出台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放宽城镇户口落户政策,落户后即享受同城待遇。允许退出农村宅基地的居民继续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股权。不断完善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政策,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实现进城农民工子女与市民子女共享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
       截止2013年底,全市累计转移就业人数54.8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民流向长三角地区13.32万人,珠三角地区7.74万人,京津地区6.79万人,县域内转移就业18.63万人,县域外转移4.64万人,其他地区3.75万人。
       8、以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马鞍山市共有耕地面积186.66亩(人均约为0.81亩),农村土地流转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和城镇化发展。一是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市委市政府 出台几个政策文件,鼓励、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动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原动力,创造了土地流转的市场需求。二是构建制度保障。从2009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马发【2009】12号)、“流转合同管理制度”、“流转服务承包制度”等10余项政策规定,从制度层面解决如何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三是完善社会化服务。在村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乡镇、县区、市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从体制上建立健全服务土地流转的机制。2013年底,马鞍山市率先在全省建立了“马鞍山市农民产权交易市场”,含山、和县、当涂县在2014年也分别建立三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搭建公开、规范、竞争、有序的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截止2013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01.5万亩,其中农民承包耕地流转81万亩。流转比率46.3%,居全省前列。根据2013年全市农村经济报表显示,在农户家庭承包耕地流转中,涉及转包的占28.89%,转让的占2.66%,互换的占2.32%,出租的占59.46%。表明马鞍山市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中以出租方式为主体。

在家庭承包耕地流转去向方面。流入农户的面积占51.16%,流转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面积占23.28%,流转入农业企业的占12.13%,流转入其他主体的占13.43%。这些数字表明,马鞍山市农村承包耕地流转中,以流入农户主要是农民专业大户为主体。


三、马鞍山市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口集聚不足。马鞍山市城市人口长期处于总量不足状态,劳动力紧缺,技术型用工缺乏,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也缺乏,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影响生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影响招商引资。二是镇(乡)域产业基础薄弱。镇域经济体谅较小,支撑发展的带动力乏力,产业资本与农业要素资源融合欠缺,有引擎力的龙头企业欠缺。三是资金缺口较大。城市接纳农民工实现市民化感到资金不足,小城镇引领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更感资金缺乏,需要发动社会力量,运用多种金融手段去筹集城镇化建设的资金。


四、促进马鞍山市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抢抓新型城镇化历史机遇,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城镇化
       在人口13.6亿的农业大国大规模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已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三个一亿”人口的市民化,就地就近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有三种形式:转移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就近城镇化。农民工存在着三代人:第一代中相当大的部分是打工后回农村种地,安居养老;第二代和正在加入这个大军的第三代,大部分不愿回农村种田,想争取成为城市市民。未来(20年后)第四代农民工也会是这样。几亿人要进城怎么办?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容纳它们的空间太小,他们大多数也无能力或不愿意融入。因此,当前这个阶段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就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学者调研资料   显示,农民工最想到大城市附近的中小城市落户。马鞍山市正好是这种中小城市,对我们实现城市升级为百万人口大城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个好机遇。
       马鞍山市城区人口2012年是82.05万人,2013年是82.35万人,一年增加三千人。如按此速度,需20多年才能达到百万人口大城市目标(今后大城市的标准可能提高)。我们要趁新型城镇化的东风,加速百万人口大城市进程。安徽省城镇化率2013年达到47%,到2020年提高到57%,年均增速1%多一点。到2030年进阶到达70%左右,年均增速约1.5%。马鞍山市2013年城镇化率为62.6%,马鞍山市的条件好于全省平均水平,争取年均增长速度高于1.5%是可能的,今后十年,即到了2024年。马鞍山市城镇化率将达到77.6%~80%,可以说在安徽率先基本实现城镇化。为此,现阶段不必以推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益权、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这“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要发扬我们“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精神,全面放开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制定新的宽松、包容的政策(含取消商品房限购),广为宣传,欢迎本市各县农村人口、外地大学生、各种商贾,以及有一技之长的人来马鞍山落户,务工经商,创业兴业。教育干部和广大农民,认真领会和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珍惜机遇,实现自己的大城市梦,提升城市行政级别,进入大城市俱乐部,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城镇化。对干部的教育,只在会议上讲讲大道理是不够的,必须出台相关的激励、约束政策,并真正严格执行,不要说了又不执行。(这是下面的呼声)。
      (二)加速融入南京圈和长三角城镇群,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
       国家规划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将会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功能进行新的定位调整,强调发挥全国性中心城市、大区域区性、特大型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及其形成的大中小城市和众多小城镇环绕的城镇群作用,在全国形成一种新型的若干个大区域性一体化的城镇群。在我们这里就会进一步形成以上海为龙头的、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骨干的、有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聚集运转协调发展的格局。
      马鞍山市在加快发展进程中,一直有学者呼吁“多东张,少西望”,以便更好融入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城镇群,与他们的先进思想观念、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高效的工作机制对接。加强同他们在发展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衔接协调,将他们的科技、人才、资本、市场、管理等要素同马鞍山的区位、资源、生态、市场、管理等优势结合起来,合作共赢发展。
       (三)按照组团式、网格化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提升三个县的城关镇规模和质量
        安徽省现有县级市相对较少,只有界首、天长、巢湖、明光、桐城、宁国等六座县级市,他们在新型城镇化中,到2020年将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另外有24个县城也可能发展成为新兴的中等城市(2020年),其中当涂县城关镇——姑孰镇就有可能。姑孰镇2013年人口10.9万人,财政收入4.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90元。处于省内前列。要借新型城镇化的东风,加速姑孰镇发展,争取2020年成为新兴的中等城市。
       建制镇是发展的一个重点。全国有建制镇19683个,安徽省有912个,其中会有一批在城镇化中发展成为新兴的小城市。例如和县的历阳镇、含山县的环峰镇,属于较大的建制镇、中心镇,人口分别为14.4733万人、10.123万人。有条件争取高于年均1.5%的城镇化率的增长水平,将可能发展成为新兴中小城市。
      (四)发展“三宜”特色小城镇、乡、村,实现就地城镇化
       马鞍山市的县、镇、乡、村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环境,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当前在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着重发展一批功能较齐全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城镇或乡、村。例如:食品(美食)镇、旅游镇(古村、古镇、古街)、诗歌乡(村)、歌舞村、绘画村、休闲村、工艺村、水乡村、大学生创业村(社区)等等。现在有的村庄花了上千万元把房子外墙刷白了,加上徽派建筑特色,但可惜的是缺乏文化旅游的要素,缺乏特色的内涵,村庄没有景致,没有可看可玩可参与互动的东西。在“几缺乏”的情况下,必定是缺乏人气,冷冷清清。我们希望整合各方思想观念,把新农村建设、美好乡村建设、旅游乡村建设都纳入新型城镇化规划内,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协调发展、不要各自单干。也就是说,要以新型城镇化为龙头,各方结合进行,三次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特别要强调以人为本(服务于人),深挖特色的文化旅游内涵,加以创意、创新发展,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成为“三宜”有特色的小城镇、乡、村。
      和县善厚镇是省级生态镇,正在创建省级优秀旅游镇。该镇有一个旅游美食品牌——“百桌农家宴”,别开生面,场面壮观,同一时间让上千的游客亲身体验古诗乡韵——“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今后加以创意、创新就更好。
       如今江南鱼米之乡所剩不多了,当涂县大公圩江南鱼米乡就显得珍贵了,应该加以精心雕琢。那里空气清新,环境恬静优雅,周边有名胜古迹,可容纳成千上万的休闲度假的人群来观尝另一种古诗乡韵——清代诗人阮元佳作:“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所描绘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田园风光的美景。
       这些“三宜”特色的小城镇、乡、村,就是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好地方。
      (五)加强中心镇,打造镇级市(县辖市)
       新型城镇化必然是大幅度减少农村人口,扩大城市人口,假设马鞍山市十年后城镇化率达到80%,基本实现城镇化时,农村人口将减少30多万人。以前瞻视角,乡、镇、村资源应加以整合调整,小的或条件差的乡、镇、村,可以合并到中心镇,使中心镇扩大做强。例如当涂县的石桥、黄池,和县的乌江,含山县的林头就可以考虑培育扶植,加快中心镇发展,争取升级为“镇级市。”镇改市是在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提出的,已在一些地方试验,可作为农村人口就地市民化的一个主要阵地。
       打造镇级市(县辖市)的路径是:放宽城镇建设投资准入,综合运用BT(建设-移交)、BOT(建设-运营-移交)、TOT(移交-运营-移交)、PPP(公私合营)、EPC(工程总承包)等模式,加大城镇化公共实施的开发与建设。
       这里想说说全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的中心镇黄池。黄池素有“安徽食品第一镇”的美誉,具有千年历史。人口2.1万人,面积80多平方公里。黄池有40多家食品企业,和一些轻工企业、商业,其中黄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金菜地”是中国驰名商标。黄池地处两省、四市、三县交界处,陆路、水路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基本公共服务较好。在新型城镇化中应扶持黄池扩镇做强,成为“镇级市”,赋予一定权限,仍属县管辖。主要对策建议:一是将临近的小镇乌溪镇(人口2.48万人,面积40.3平方米公里)并入黄池。二是尽快建设黄池大桥。大桥一通,黄池全活。5分钟进入芜(湖)宣(城)高速,10分钟进入溧(阳)芜(湖)高速,15分钟到芜湖市区,25分钟到宣城市区和南京市高淳区。这样对整大公玗地区都是利好,也方便外地商贾和要素进入黄池和大公玗。做大做强食特品特色镇黄池,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六)向服务经济主导发力,破解人少为忧之困
       北上广及一、二线城市人多为患,马鞍山却人少为忧。我们一方面想冲刺百万人口大城市,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投资份额和GDP都呈现两位数高速,处全省前列。但是人气仍多年不旺,上两个五年规划的人口增长目标未能实现,城市人口增量多年很小,有的年份是负增长,如2013年全市人口238.37万人,与上年比减少100人。这说明大量的人走了,外地进来的也很少,现在机会来了,就是新型城镇化,国家允许中小城市户籍解禁放开。那么怎样吸纳更多的人到我们市来帮助我们创造GDP、购买商品房和提升城市行政级别呢?关键是给他们提供较稳定的就业岗位。重化工业资本有机构成高,加上不景气,能提供的劳动岗位很少,又往往要求高文化的劳动者。制造业能提供较多岗位,但由于各种原因,能稳定就业者也不多,唯有服务业能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马鞍山市经济上的短板就是服务业,现在要把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制造服务业放在突出地位,加以重点发展。仅以商贸、旅游、文化产业而言,如能进一步发展起来,就能解决许多人就业,老百姓就是煮点五香蛋、做点糍粑、手工艺品卖卖,也能自立,更不必说从中就业创业了。
       国务院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前三年就在长三角发展规划中要求长三角地区从制造业为主较向服务经济为主。近年来,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中,也强调从工业专项服务经济为主,并取得初步成效,去年的GDP中,第三产业的份额开始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又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6%,并从此逐渐上升,处于经济主导地位,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重要支撑。我们市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GDP中,第三产业的占比均不足30%,大大低于全省、全国水平,这就是马鞍山市人口负增长,人少为忧的重要原因,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我们应该转向以服务经济(含文化经济)为主导,着重发展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人来马鞍山市兴业就业,实现“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建设繁荣美丽的世界大江滨江大城市。
      (七)用“地票”激活农村三种土地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大部分人口会不断进入城市成为市民,他们农村老家中废弃、闲置以及房屋宅基地的土地数量十分可观,怎样把这三种土地开发利用?是个新的重要课题。外地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其中获国务院批复的有重庆的“地票”。
      “地票”萌芽于2009年,主政重庆市的汪洋和时任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的设想,后由黄奇帆主政的市政府不断实践完善。“地票”的内涵就是由农民单户或联户提出申请,将这三种地复恳成耕地,经政府验收合格后成为地票,作为公平交易的土地资源凭证,到土地交易所公开出售,成交价由市场决定。这样的结果是农村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都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了,政府不要掏钱,还可以得到一笔税收。
       “地票”得到中央相关部委的支持,《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明确指出:“设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开展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即“地票”)交易试验”。“地票”已试行五年,效果如何?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的记录是:至今为止,重庆全市共复垦耕地15万亩,交易地票137.74万亩,农民和集体共得到价款279亿元,受惠农户17.2万户。很明显“地票”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用制度保障财富的公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主旨。“地票”可否作为马鞍山市的一种参政?(详见2014年7月28日《经济观察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文章《“地票”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

(执笔:黄国雄周鹏曹化根)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