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4年第5期

中国对世界文明的第五大贡献——汉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

时间:2023-08-07 阅读:194 作者:

       人们一提起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都知道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都是由中国人发明,然后相继传入世界各地,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四大贡献,通称“四大发明”。孰不知中国二千年前发明的豆腐,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不亚于四大发明,这要从西汉淮南王刘安说起。
       刘安(公元前175—前122年)是西汉淮南王刘长之子,汉高祖刘邦之孙,刘长贬死后,汉文帝封刘安为淮南王,封地在今安徽寿县。刘安常和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晋昌等八公在县城东北山上(后人称为八公山)论道、炼丹、寻求长生不老术。在炼丹过程中,用黄豆浆培育丹苗,用后倒出,流入山间坑洼,和炼丹的其它物质混合,起到化学作用,凝结成一种白色的软固体物质。开始人们根本没有想着去吃它。最初可能是一些饥饿的穷苦人以此物作充饥,认为可吃还可口,渐渐吃的人多起来,有人并试用豆浆做这种豆腐,可是找不到凝结豆浆的办法,制不成豆腐,最后还是求助于炼丹家几经探索和研究成功用石膏凝固成豆腐。当地群众还总结一句谚语:“一物降一物,石膏降豆浆。”这就是刘安发明豆腐的传说。
       豆腐是否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汉朝?199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陈文华先生在《农业考古》1991年第一期发表“豆腐起源于何时?”的文章,他说:“文献无征,却考古有据”。发现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密县打虎亭村发掘了两座汉墓,在1号墓的东耳室有大面积画象石,据河南省博物馆1981年首次披露,该墓画像石中有生产豆腐的场面,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为此陈文华先生于1982年和1990年两次专程前往打虎亭汉墓进行实地考察,现场拍了照片,并画了一幅速写图。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黄兴宗博士在看过他的图片和速写后,确认是豆腐作坊图。愿意共同参与研究。画像石所表现的浸豆、磨豆、过滤、点浆、镇压的场面和现在中国传统制作豆腐的工艺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打虎亭汉墓的这幅画像石所刻画的确是生产豆腐图。说明早在公元2世纪前,豆腐生产早在中原地区普及。实际上在汉淮南王刘安的时代,那时已完全具备了生产豆腐的条件:一是大豆在战国时期已普遍种植,成为主粮之一,二是生产豆腐的最重要工具石磨,在汉朝也已普及,豆腐生产始于汉朝是不能否定的。
       至于豆腐是否刘安发明?余以为自古以来人类某些突出活动都是用口口相传继承的,而传说都是以历史事实为基础的,无风不起浪,风就是事实,先有事实才会有舆论和传说,据分析:
       第一,淮南王刘安当时有门客三千人,可说是人才济济,当时炼丹就是化学实验,所以才有条件解决生产豆腐的凝固技术,这不是小生产者能解决的。
       第二,淮南王刘安住地是八公山,制作豆腐历史悠久,又有珍珠、大泉、马跑多个清醇甘甜的古泉,用这里的水制出的豆腐鲜嫩细腻,绵滑爽口,风味独特,因此八公山豆腐名闻遐尔。这里方园百里,乡亲们世世代代相传,村村户户以做豆腐为生,并有不少关于刘安与豆腐的传说,一直延续几千年,这就是传说中的事实基础。
       第三,宋代哲学家朱熹的诗:“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已说明豆腐为刘安发明。明代的罗颀在《物原》中说:西汉时的古籍中有“刘安作豆腐”的记载,只是后人所见不广。

豆腐走向世界

       我国豆腐发明以后,先在江淮地区流传,而后逐步走向全国,进而走向世界各地。
       豆腐传到日本的时间,据说是唐代扬州大明寺主持鉴真和尚,于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东渡日本时带去的豆腐制作方法。今日本豆腐业犹敬鉴真为师祖。至今日本豆腐包装上还有“唐传豆腐”和“淮南堂制”的字样。目前日本豆腐花色品种繁多,保鲜期长,携带方便而畅销世界,年销售量达一亿公斤以上。
       豆腐传到朝鲜的时间,据朝鲜李氏所编的史书《李朝实录》中记载,是在宋朝末年传入朝鲜的。朝鲜人的饮食习惯受到我国东北影响,也特别喜欢吃豆腐,每个家庭每天豆腐是必不可少的。
       豆腐传入欧洲大陆,较早的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豆腐参加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万国博览会。另外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一批留学法国巴黎的学生李石曾、吴稚晖、张静江等人,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困难,于是他们便创办了“豆腐公司”。李石曾学的是生物化学,便担任技术指导,当时有数百人参与工作,生意极为兴隆,很受中国侨民、外国人士和军队的欢迎。据说还送给法国总统吃,顿时使中国豆腐身价百倍,成为外国餐桌上的佳肴。
       豆腐传入美国是旅居美国的华人很早就在美国的纽约、旧金山唐人街、密州等地经营豆腐餐馆而传开。美国从1854年(清咸丰四年)开始引进中国大豆种子,从此美国大豆生产逐年增加,成为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这给制造豆腐提供了本地原料。美国《华盛顿明星报》说:“豆腐将象乳酪一样成为美国人最喜欢的食品之一。”
       豆腐传入非洲比较晚。1987年7月16日刚果(布)郊区的“贡贝技术推广站”大厅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豆腐宴”,庆祝中国农技人员在刚果帮助试种大豆成功,宴会上14道菜都是中国厨师用刚果生产的大豆精心制作的豆腐菜,使非洲朋友赞叹不已。从此中国大豆和豆腐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上扎下了根。
       中国豆腐已被世界公认是对健康有益的最佳食品,一股“豆腐热”早在世界食坛蔓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豆腐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全球食品”。美国《经济展望》杂志预言:“未来最成功最有市场潜力的是中国豆腐”。

豆腐对人类的贡献

       豆腐是人类最先提取出的植物蛋白质,而今是以东方的佳肴和食疗佳品而饮誉世界。经测定大豆蛋白质的食用效能在谷类蛋白质中是比较高的。它可以和谷类蛋白质起“互补作用”,提高整个膳食中蛋白质的生理效用。大豆制成豆腐后消化率可以大大提高。整粒大豆煮熟后消化率为65%,把它制成豆腐后消化率可以达到96%。常食用豆腐,大豆中的胆固醇可以抑制机体吸收动物食品所含的胆固醇。大豆中的油脂有60%左右转移到豆腐中,它属于不饱和双烯脂肪酸,即亚油酸,可以和血液中的胆固醇结合成为胆固醇脂,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减少动脉硬化的机会。嫩豆腐中还含有大豆磷脂,磷脂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细胞的正常活动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豆腐是一种食疗和保健功能俱佳的营养食品。经常食用豆腐不仅对神经衰弱和体质虚弱的人有所裨益,而且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和“三高”人群均有一定辅助疗效。对健康人来说,常食豆腐菜肴,更能起到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人民,吃不到肉食,用豆腐补充蛋白质来源最为实惠。
       豆腐还对佛教、道教饮食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佛教、道教信徒皆以吃素为主,豆腐是僧人信徒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寺庙用豆腐能做很多花样品种如用千张做成素鸡、素鱼、素鸭等。

       安徽省淮南市每年都举办盛大的“中国豆腐文化节”,招待国内外宾客。来淮南观光的人们也总爱品尝这具有千年历史的风味菜。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1990年9月15日在北京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的题词:“养育龙种,豆腐有功。”一语道明了豆腐对中华民族繁衍的伟大功绩。也可以说豆腐对世界人民也建立了不朽的丰碑。因为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豆腐,没有华人的地方,也会有豆腐,所以称为“世界食品”。豆腐给全球人类所带来的贡献是巨大的。二千多年来,豆腐不仅给人们增加素食品种,更重要的是给人民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提高人类的身体素质,增强人们的智力,对科技的进步是有益的。“四大发明”是社会科技的进步,而豆腐受益于每个食用豆腐的人身上,所以说,它不亚于中国的“四大发明”,我们说豆腐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第五大贡献并不为过吧?

摘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1 年出版的《安徽大农业史述要》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