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4年第1期

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应用

时间:2023-08-07 阅读:213 作者:

商业模式(BusinessModel)又称盈利模式,是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的商业关系。在我国,商业模式己受到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很多企业还在经营实践中对商业模式积极创新,并且获得了成功。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商业模式的成功创新,不仅为企业自身盈利,为用户、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盈利,也会为所在地区盈利,特别是能推进当地的城镇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以安徽一批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组建的湖北百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盟集团﹚,作为一家大型的产业新城投资、建设、营运商,自主创造了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城市综合体有机融合的”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在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等省成功地投资建成5个产业新城,就是我国民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范例,己取得了多方盈利的客观效果。本文对此试作分析,意在为我国各类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一种借鉴。

一、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起缘与架构

       百盟集团是由一批民营企业家于2004年创办的以资本为纽帯的紧密型企业集团,以安徽的民营企业为主体,也有湖北等省的民营企业,由”意”及”名”,故命名为”百盟集团“,资产总规模100亿元。集团总部在中部地区重镇武汉,是湖北省的民营企业50强、中国建材市场100强企业。
       百盟集团董事长李家俊先生是做建材市场起步的。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他在合肥市创办了”红旗美家居装饰广场”,适应了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企业越办越大,到2003年,已形成占地100亩、营业面积5.5万平方米、经营品种达4万多种的合肥地区最大的集展示与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建材专业市场。企业不仅有了资本积累,更历炼了专业市场的经营队伍,有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在经营中发现了三个已成规模的经济现象:一是自己建材专业市场的上游客户是各类建材品的加工制造企业,几年来已与上千家大大小小的这类企业形成了密切的业务关系,带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二是每天有大批量的建材产品进进出出,又培育和带动了上百家物流类企业;三是建材专业市场形成的大量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又对旅馆、餐饮、信贷、咨询等服务业有大量的需求,他们专业市场的周边就集聚了这样的一批大大小小企业。针对这三种现象,面对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改善住房对建材产品的需求,他们设想,如果紧挨着他们的专业市场办一个建材产品工业园,一个为专业市场和建材工业园服务的物流园,是完全可能的,而专业市场、工业园、物流园的聚合对服务业的需求,不就会塑造一个城市综合体吗?于是,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城市综合体有机融合的”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架构,在李家俊经营团队的头脑中形成了。
       他们决定实践。但是,实践这种”四位一体”商业模式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雄厚的资金,二是必要的土地。
       关于资金问题,他们吸纳了中国”盟”文化形成的共同价值追求,在志同道合的民营企业间进行资金合作,动员一批有实力又有远见的安徽民营企业加盟,成立以股权为纽带的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一批著名民营企业如安徽南翔集团、安徽华泰集团、安徽新华集团、安徽恒泰集团、安徽海泰置业集团、安徽同济建设集团、安徽江淮电线集团等纷纷加盟,于2004年注册4月成立了”百盟集团”。加盟的企业有雄厚的资金支持,顺利解决了资金问题。
       关于土地问题,他们从国家区城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的高度寻找解决办法。他们认为,中部地区的崛起将会成为国家战略,而且,中部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化水平低,一些交通区位条件好、区域腹地比较大的二、三线城市,城市功能将会提升,城市规模将会拓展,用地矛盾也相应较小,能够供应建设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城市综合体所需要的土地,比较适合于”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运用。于是,他们经过反复比较研究,选择位于中部腹地的湖北省作为企业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地区,又选择位于鄂西北的襄阳市作为”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第一个实际运用的城市。
       襄阳市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位于汉江中游,辖4区6市县,人口570万,面积1.97万平方公里。该市为古隆中,是一座历史名城,素有”南水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来是啇贾聚集之地。如今有公、铁、水、航空相汇,5条高速公路呈双十字形穿过,与武汉有高速铁路相通,交通区位优越。正如事先分析的,襄阳市委、市政府十分看好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构想,符合他们对城市发展的战略设想,在土地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愿意给予全力支持。于是,一拍即合,签订协议,百盟集团便科学规划、精细设计、投资10亿元,于2004年下半年先建了建材专业市场,一批商家进驻有了人流后,又就近分别兴建了以建材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这样,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连成一片,又按城市综合体的模式配套建设相应的服务业设施,招引一批服务业企业入驻,只用了3年的时间,便形成了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城市综合体”四位一体”的空间布局,占地仅1120亩,己引进了3000多家各类企业入驻,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年销售收入10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6亿多元,完成税收近亿元,成为襄阳市的骨干龙头企业,襄阳市的南郊又崛起了一座建成区面积近3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中心城区也就自然拓展了。
       襄阳市”四位一体”产业新城的成功在湖北省产生了很大反响,更绐百盟集团对”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他们认真总结了襄阳市的成功经验,对”四位一体”商业模式有了推广的信心,于是组织了新的经营团队,先后在湖北省的枣阳与宜城、四川省的锦阳、黑龙江省的宝清、安徽省的芜湖、江苏省的邳州等城市兴建”四位一体”产业新城,其中,有5个是在城市拓展区建成的超大规模产业新城,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发展势头。面对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势,百盟集团又制定和实施”立足中部、拓展西部、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计划10年内在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的拓展区建设20个上规模的产业新城。

二、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创新

       1、”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系统性
       中外企业的商业实践表明,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企业在科学分析目标客户价值主张的基础上,整合所需资源和生产运作方式,实施有效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的价值发现、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系统运作模式。显然,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能有效地组织企业管理的各种资源,形成满足用户、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无法自力而又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因而具有自己能复制而别人不能复制的特征。如麦当劳、丰田、沃尔玛、戴尔等国外著名企业的商业模式。
       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也具有这种系统性的特征。仔细分析百盟集团8年多已开发的5个超产业新城的成功实践可以发现,”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就是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的鲜明特征是,通过包括与政府及关联企业在内的紧密型合作,有效组织各种资源,以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城市综合体为载体,形成满足用户、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无法自力而又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因而具有自己能复制而别人不能复制的特征。
       然而,系统是不易驾驭的,尤其是对大系统更不易驾驭。但是,系统又是能够驾驭的,即使是大系统也能驾驭,关键是在于系绕的机制。对企业而言,在当代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了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但企业对发展的共同追求,又决定了企业之间需要合作,这就形成了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其存在的基础,是利益共享机制,并会改造企业的商业模式,推进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们正是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竞合关系”,成功地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利益共享机制拓展企业间的合作,把商业模式的大系统构筑在合作平台上。百盟集团正是如此,他们的高明之处在于,继承和弘扬了中国”盟”文化的优良传统,既将”盟”所包涵的责任、道德、智慧、胸怀等要素注入利益共享机制,又以利益共享机制凝聚与提升”盟”的共同价值追求,从而使”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大系统在运作中形成既具有着眼于共同发展的定力、又具有应对市场变化的张力。显然,在”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共同价值追求,铸就了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也正是对”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大系统创新的亮点。
       2、”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创新
       任何一个大系统都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商业模式的大系统也是一样。仔细分析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运作实践发现,履盖在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城市综合体之上的商业模式大系统,是由圈、链、面三个子系统有机组成的,并且,每个子系统的设计与运作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圈”子系统是”跨产业共生圈”,创新点是着眼于跨产业的共生发展,因为是在”四位一体”建设的一开始时就有系统规划,可以说是始于商业模式运作起点的子系统;”链”子系统是”重客户利益链”,创新点是把客户利益特别是把最终客户利益摆在利益链的首位,因为客户利益的实现是在商业活动的终点,可以说是实现于商业模式运作终点的子系统;”面”子系统是”全流程服务面”,创新点是在面上对所有客户商业流程的全过程服务,可以说是存在于商业模式运作全过程的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分别存在于”四位一体”商业模式运作的起点、终点与过程之中,前后呼应、有机配合,形成了系统性的创新。由于这三个子系统具体反映了”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创新,下面,便简要分析这三个子系统的运作特征及主要的具其创新。
       ⑴始于起点的创新:构建跨产业共生圈
       百盟集团作为一家大型产业投资商,其”四位一体”商业模式运作在起点上的创新,是着眼于多类产品的加工、销售、物流、展示等一体化、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城市综合体的。正确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由于在建设的起点时就着手构建跨产业共生圈,在发展过程中也就自然地形成了跨产业共生圈。有了这种跨产业共生圈,不仅较易形成产业集群,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集群成长的产业生态环境,奠定了”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发展基础,为百盟集团及其合作伙伴先天性地输入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共生”(Symbiosis)原是生物学概念,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最先提出的,含义是指不同类的一个或更多成员间延伸的物质联系。共生概念和思想一提出,很快就从生物学领域引伸到工业领域,形成了”产业共生”(industrialsymbiosis)理论并运用于实践。生物共生的主线是”食物链”,工业共生的主线是”产业链”。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扩展,”产业链”已经走出了工业领域,不断地向二、三产业延伸.产业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形成了跨产业共生圈。市场竞争的实践表明,这个”共生圈”跨产业越多,市场风险就越小,企业就越有发展前途。
       产业共生可以在一个企业实现,但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条件是有限的,大多数企业难能自我实现充分的产业共生,必然会超出企业的界限,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实现充分的或较为充分的产业共生,从而形成跨产业式共生圈。百盟集团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建设的融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城市综合体为一体的产业新城,正是打造了这样的区域,非常适合于超越企业界限的跨产业共生圈的生存与发展。从百盟集团己建成的5个产业新城看,涉及到的产业有加工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物流业、信息业、咨询业、金融业、信托业、交通运输业、洒店业、房地产业、物业等等,而这些产业的共生,一开始就作出了周祥的规划和精细的设计,体现了”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在运作起点上的创新及其重要性。
       ⑵实现于终点的创新:构建重客户利益链
       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运作在终点上的创新,是把客户的利益作为落脚点,并且把终端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构建了重客户的利益链。凡是在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城市综合体的客户,都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最有战略眼光和营销生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为百盟集团的发展培育了可靠的竞争优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当今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在于产品与服务本身,已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所拥有的客户。大量的事实表明,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是有持久、忠诚的客户。那些走在市场前列的企业家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力己不再是市场占有率,而是所拥有的客户量及其忠诚程度,客户的开发与维护已是21世纪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主题,他们的关注重点,己由提高内部效率转向尊重外部客户,千方百计地保持与客户持久的良好关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客户保持持久良好关系的可靠基础,是尊重和保护客户的利益,尽可能地使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客户都是利益主体,都应该实现利益最大化。但在一定条件下,利益”蛋糕”的大小是固定的,又如何能使企业与客户的利益都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呢?百盟集团在这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巧妙地解决了这个似乎难解的”功蛋糕”问题。他们的办法是公开公正地抅建”利益分享链”,主要是在增量”蛋糕”中平衡分配,并且向终端客户倾斜,确保终端客户利益的最大化。如此而构成的”利益分享链”是,一方面,终端客户获得了比在其他市场更多的利润,就能保持与百盟集团的固定关系,成为持久、忠诚的客户,由于构建了跨产业的共生圈,那些相关环节的非终端客户也能得有保障的利润,而他们又与诸多的终端客户有商业关系,终端客户越多,他们的利润也越多,从而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对百盟集团来说,虽然对单个终端客户而言自身的利益可能最小化了,但集团与所有的终端客户有商业关系,有了一大批持久、忠诚的终端客户,利益就能以小积大,从而也能有保障地实现集团利益的最大化。显然,这种重客户的利益链,有效地培育了百盟集团的竞争优势,体现了”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在运作终点上的创新及其潜在的巨大价值。
       ⑶存在于过程的创新:构建全流程服务面
       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在运作过程中的创新,是在面上而不是在某些点上,对用户、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负责任地提供有效服务,精心构建了全流程的服务面。这种面上的全流程服务使客户感到服务无处不在,无论是在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的客户,还是在物流园区和城市综合体的客户,在有需要时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最大程度地消解客户在商业流程中的难题与障碍,为客户争取了时间和空间,使之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增强了对客户的吸引力和集团的凝聚力。显然,构建这种全流程的服务面,是百盟集团对商业模式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创新。
       百盟集团对客户在面上的全流程服务,最具有创新价值的,以是本集团的合作金融公司为平台对客户的金融服务。
       进入百盟集团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城市综合体的客户,绝大多数是中小微民营企业,资金仍然是这些客户的制约因素。针对这个问题,百盟集团成立了合作金融公司,专司邦助客户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几年来,百盟集团以合作金融公司为平台,创新了多种融资方式,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其中最有效的是创新了金融物流与仓儲。这是对物流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主要是推出仓单融资、订单融资、动态质押等三种金融产品,把企业原来存放在仓库的静态货物变”活”了,成为手中可用的现金。
       所谓仓单融资,就是需要货款的企业将其货物存放在百盟集团的物流公司,由该公司出具仓单在百盟合作金融公司或银行进行质押,金融机构依据质押仓单向企业提供相应金额的贷款。所谓订单融资,就是需要货款的企业将其订单存放在百盟集团的合作金融公司,或由该公司直接提供相应金额的贷款,或由该公司出具订单在银行进行质押,银行依据质押订单向企业提供相应金额的贷款。这样,企业不管是手有存货还是订单,都可以通过百盟集团的合作金融公司和物流中心出具相关证明到银行融资,有效解决了中小微民营企业因缺乏抵押物或担保人而难获融资的问题。
       所谓动态质押,是百盟集团的物流公司为采购商和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模式。操作流程是,百盟集团物流公司先为供应商承运货物时预付一定比例的货款﹙比如一半﹚,同时按约定获得货物运输代理权,并代理供应商收取全部货款。采购方在提货时一次性地向物流公司付清货款,而物流公司在将余款付给供应商之前会有一个时间差﹙如30天﹚,这部分资金就形成了一个沉淀期,可以为物流公司解决其他企业的融资问题所用,由于这样的业务较多,物流公司掌握的沉淀资金资源就越多,为其他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受到其他企业的欢迎,从而增強了百盟集团的凝聚力与发展力。
       金融服务仅仅是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全流程服务面”的一个方面,在信息资讯、订单寻求、厂房供应、业态选择、业务提升、人力资源以及与地方政府的协调等各个方面,凡在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城市综合体的所有客户,百盟集团都尽可能地给予全流程的服务,这就开拓了全流程的服务面。这样,不仅能解决客户的难题,重要的是在全流程服务过程中,将”盟”文化的责任、道德、智慧、胸怀等积扱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广大客户的心灵,”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在客户中逐渐得到广泛认同。

三、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对中西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

       百盟集团作为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以产业新城的投资、建设、营运商作为自身定位,实施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与城市综合体”四位一体”的开发模式,除了能保障企业自身及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伙伴盈利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效果是推进了当地的城镇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体现了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愿望、能力及其成效。从百盟集团在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等省己建成的5个产业新城看,“四位一体”:
       1、先市后城,建设产业新城
       近入新千年以来,中西部地区推进城镇化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城市普遍通过建设新城扩大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如据国家发改委对全国12个省会城市和114个地级市的调查,每个省会城市己建或拟建的新城平均达4.6个,每个地级市己建或拟建的新城平均为1.5个,其中相当多的是中西部地区的城市。这些新城建设不少是成功的,但也有失败的,出现了一些”城市孤岛”、”空城”乃至”鬼城”现象。总结这些新城建设失败的教训,可以看出有两个误区:一是单纯造城的误区,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商在城市郊区拿到土地后,大规模地建设住宅,虽然短时间内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结果购者廖瘳,住者更少,缺乏生气与活力,以至成为”空城”乃至”鬼城”。二是单纯建开发区的误区,主要是政府在城市近郊划拨土地建设开发区,面积动辄在十数平方公里,全国目前有6000多个开发区,散布于各类城市的郊区,有相当多的开发区入驻的企业不多,一些企业占地达数千亩,不仅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很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主城区脱离,入驻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极不方便,以致成为”城市孤岛”,夜晚则是”空城”。
      上述两个误区产生的原因是违背了新城发展的规律,脱离了所在城市的客观实际。历史表明,“城”与”市”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城市规模的扩张,取决于”市”即商业服务业的规模及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与集聚能力;工业化以后,工业企业又向城市集聚,工业产业的规模与能力又是导致城市规模扩张的重要因素。因此,任何一个新城的产生,先必须有”市”,继而再有”产”,形成市→产→城的成长规律。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来说,由于老城区功能大多较弱,建设新城尤应遵循这个规律,先有市场、再有产业,才可能建设”产城一体”的新城,而”市”是产城一体的”融合剂”,商业服务业仍然是新城的依托。上述两个误区都违背了新城发展规律,其中第一个误区是脱离了市场而人为地造城,第二个误区是忽视了产业发展的可能性而主观地建开发区,结果都导致了新城建设的失败。
       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对新城的开发,是从建设专业市场开始的,先市后城,走的正是市→产→城的新城建设路子。如在襄阳,着眼于该市及周边地区对建材的巨量需求,先兴建了建材大型专业市场;因为销售量渐大,继而兴建了以建材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建材加工及市场又有了规模,有了建设物流园区的需求,一个鄂西北地区最大的物流园区也就顺理成章地兴建起来;专业市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在区位上相连,在市政建设上又有共同的需求,这样,建设城市综合体也就具有必要性。显然,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先市再产后城建设产业新城的开发路子,特别是发挥了专业市场作为产城一体”融合剂”的作用,符合新城成长规律,更适应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建设新城的实际需求,因而能够建设成功。
       2、新型地产,提升新城价值
       城镇化离不开地产业,新城建设也首先是对地产的开发。地产业又分住宅地产、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在城镇化与城镇建设中都会发挥作用,但各自能获得的利润及其对城镇发展的价值却有很大区别。当下中国地产业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住宅地产业吃肥肉,商业地产吃瘦肉,产业地产啃骨头”,说的就是住宅地产、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在企业获得利润上的巨大区别。住宅地产是对商品住房的开发,只是购地、建房、卖房,在中国房价高企的情况下,住宅地产的利润最高,但因为住宅卖掉就完事,对城镇发展的价值却最低。商业地产是对商业用房的开发,与住宅地产相比,拿地成本高,批量也较小,所以利润低于住宅地产,但却营造了城镇的市场与人气,所以对城镇发展的价值高于住宅地产。产业地产是对工业用地的开发,与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相比,拿地成本虽然最低,由于产业培育很难,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所以利润最低,但却培育了城镇的生产力,发展了实体经济,所以对城镇发展的价值最高。产业地产一般都是建设新城,贡献虽大,但风险却高,如果产业不能及时培育而正常地成长,不仅对新城建设没有价值,而且还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对城镇发展反而有害。上面所说的我国新城建设的两个误区和失败的教训,前一个主要是住宅地产的开发,误在把新城当作”卧城”;后一个主要是产业地产的开发,误在对产业发展的失策,又不能形成正常的城区功能,不仅降低了新城的价值,还给老城区的发展造成了负担。
       百盟集团作为一家以产业新城的投资、建设、营运商,所实施的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与城市综合体”四位一体”的开发模式,既不是商业地产开发,更不是住宅地产开发,也与产业地产开发有很大不同,他们自已称之为”泛产业地产”。可以说,这是一种新型的地产开发模式,对中西部地区的新城开发而言,也是一大创新。
       所谓”泛产业地产”,顾名思义,就是以发展多种产业为目的的一种产业地产,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多种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提升新城的价值。而产业发展具有共生性、关联性,产业发展的共生性越大、关联性越多,就可以实现新城价值的最大化。前面己经分析过,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在运作起点时就着眼于跨产业的共生发展,构建”跨产业共生圈”;再从百盟集团己建成的5个产业新城看,涉及到的产业有加工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物流业、信息业、咨询业、金融业、信托业、交通运输业、洒店业、房地产业、物业等等,百盟集团的地产开发就是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服务的,体现了产业地产由办物业向造平台的转变,由做产品向做服务的升级,可谓是为新城长久发展而谋的”百年大计”。显然,百盟集团首创的”泛产业地产”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地产,以这种模式建设的新城,一定会提升新城价值,这样的新城才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城镇建设所最需要的。
       3、政企合作,培育新城功能
       新城的价值体现为城市发展的活力及其对区域的带动力,亦即形成城市的功能,而新城价值释放为新城的功能,还有一个培育的过程。城市功能的培育虽然是政府的责任,但离不开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合作与互动。百盟集团己建成的5个产业新城很快就形成了相应的功能,也都是因为有政企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互动。百盟集团所到之处,始终按照当地政府的城市战略路线建设”四位一体”新城,当地政府也十分看好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构想,始终给予支持,政府与企业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密切合作与互动,共同培育新城功能。
       从政府方面看,百盟集团己建成的5个产业新城的当地政府,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公共服务等多方面,为”四位一体”新城建设提供支持,如地方政府将百盟集团的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与城市综合体都纳入到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相关专项规划,从规划上引领百盟集团”四位一体”新城建设;又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当地政府在水、电、气、道路、环保、通信、消防、土地平整等方面充分考虑”四位一体”新城建设的需要,并与主城区充分衔接和合理配套,为百盟产业新城功能的培育提供了基础设施条件;又如,在政策方面,当地政府更是在其权力范围内给予支持,特别是在土地供应、投融资平台、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重点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百盟产业新城功能的培育提供了政策与发展环境条件。
从企业方面看,百盟集团”四位一体”的新城建设方略,本身就包涵着城市功能的培育,如专业市场会培育新城的商业功能,产业园区会培育新城的产业功能,物流园区会培育新城的物资集散功能,城市综合体会培育新城的社会功能等等,在政府支持下顺利地推进建设,就会很快形成新城应有的功能,并与老城区充分衔接,进而会提升整个城市的功能。
       百盟集团通过政企合作对新城功能的培育,对城市建设己有显著成效,最直接的是对政府税收的可观贡献。百盟集团是以培育产业为宗旨的”泛产业地产”开发,据百盟经验数据的不完全统计,以10亿元投资兴建的”四位一体”产业新城为例,其在建设阶段贡献的税费收入接近投资总额的40%,而在其投入经营之后,以专业市场30亿元交易规模、物流园区4亿元营业收入、工业园区25亿元产值规模,以及商业综合体累计的5亿元营业收入计算,能够为当地提供包括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在内的国地税税收收入10亿元左右,这部分税收贡献是长期性的、且能够随着产业新城不断兴旺而继续增加①。政府有了这些可观的税收,又有财力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建设,城市功能又会不断提升。
       4、以城带乡,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己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新阶段,城市的发展不仅不会加剧城乡”二元结构”,而且己成为化解”二元结构”的动力因素,原因正在于城市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格局。城市带动农村的因素很多,但鉴于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业规模经济比较小的国惰条件,在现阶段,城市对农村带动的首要因素,是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使转移到城镇的农村人口能实现市民化,但这需要城镇对农村人口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在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比重更大,而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又较弱,提升城镇对农村人口吸纳能力和市民化能力就更为重要。百盟集团运用”四位一体”商业模式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先市后城建设了5个产业新城,运用”泛产业地产”的新型地产模式提升了新城价值,通过与政府的密切合作培育了新城的功能,增强了以城带乡的能力,有效地吸纳了周边地区农民向城市转移、推进了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据百盟集团的经验数据统计,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与城市综合体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专业市场每百万元交易额为2-3.5个,物流园区每百万元交易额为5-8个,工业园区视产品性质不同每百万元产值平均约为3-5个,商业综合体作为是第三产业的主力就业场所,每百万元营业收入能够提供高达8-15个就业机会。若以专业市场30亿元交易规模、物流园区4亿元营业收入、工业园区25亿元产值规模,以及商业综合体累计的5亿元营业收入计算,上述产业新城将提供上2万个多直接就业岗位,还有大量的间接就业岗位,而这些岗位的就业者,基本上是周边地区的农村转移劳动力。②可见,一个”四位一体”产业新城的兴起,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有效地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百盟集团兴建的产业新城,都在中西部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如今,该集团采取”集中决策,分层管理、分散经营”的方略,在中西部地区选择区位条件好、区域腹地广、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二三线城市,复制其自主创新的”四位一体”商业模式,肯定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对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更好地实現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而推进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将会发挥政府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四、展望:“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百盟集团自主创新的”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及产业新城建设,在中西部地区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面临三个”1亿人口”的任务:一是城市中1亿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二是城市建成区内1亿人口棚户区的改造,三是中西部地区1亿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完成三大任务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其中,第三个”1亿人口”任务的途径主要是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城镇化并非是农村人口居住的城镇化,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城镇化,中西部区的城市要吸纳1亿农村劳动人口就业,唯一的途径就是要发展城市的产业。百盟集团运用自主创新的”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在中西部地区成功地建设了产业新城,应该说正逢其时,在中西部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该集团计划到2018年在中西部地区城市拓展区复制20个上规模的产业新城,是完全可行的。
       如同中国产业地产业界所言:”产业地产既是市场的,又是市长的”,中西部地区的城镇面对吸纳1亿左右农村转移人口的艰巨任务,政府应该积极吸引和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走政府与企业互动合作的新城建设路子,运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资源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百盟集团”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在产业新城建设上的成功实践,正为中西部地区政企合作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有途路径。

﹙课题组成员:程必定、盛志刚、刘志迎、吕连生、宋宏、林斐、孔令刚;)
(执笔:程必定)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