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4年第1期

安徽省与长三角城镇群的区域关联、地位与作用

时间:2023-08-07 阅读:187 作者:

从历史文化、经济联系、人口资本要素流动看,安徽与城镇与长三角地带都有着诸多“区域关联”,今天看来一些关联变得越来越紧密,决定了安徽在长三角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安徽城镇在长三角城镇群中的地位与作用,构成了他们彼此之间竞合关系,融入长三角城镇群,向区域一体化、世界级城市群目标迈进。

一、安徽与长三角城镇群的区域关联

       安徽与苏浙沪长三角有着不可分割的、自然天然的流域联系,由来已久的历史联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经济联系,以及时时高度关注的政策联系。
       第一,自然天成的流域关联
       安徽跨长江、淮河与新安江三大水系,与长三角关系最密切是长江流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带,长江在安徽境内面积6.6万平方公里,贯穿安徽中部地区,长江在皖境内416公里的“皖江”,流域面积6.6万平方公里。长三角地带的流域面积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9.96万平方公里。从流域面积看,长江在安徽境内的流域面积比较大。所以,安徽水运优势十分突出,是联系长江上中下游的黄金通道,沿江两岸分布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其中4个城市有岸线港口码头,通过长江与重要交通干道,连接着长江中下游城镇群,全省220多条航道(线)组成的水上大通道,保障70%以上面向的长三角的省际物流畅通运输。
       安徽境内的淮河、新安江与长三角不仅有着航运联系,而且有着生态上的地域关联。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到嘉山县潜山入江苏的洪泽湖,全长430平方公里,,在安徽境内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大别山区也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新安江源于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东入浙江省西部,东北流入钱塘江,干流长385公里,流域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其中60%以上的入湖水量和集雨量来自安徽,位于新安江下游的千岛湖,既是浙江重要饮用水源地,又是长三角地区备用的水质水源地。
       第二,由来已久的历史关联.
       安徽建省在康熙六处(1617年),把江南省一分为二成安徽与江苏,无论自然地理、旅游资源,还是历史、宗教文化,这两地都是一脉相承的。安徽城镇与长三角城镇同属长江中下游城镇群,起源追溯到二千多年前,战乱、饥荒、迁都等原因导致先后三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由中原地区向长江南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宋时,60%的人口完成由北向南迁移,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城镇多中心格局,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移向长江流域,人口集聚带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徽州人出外经商,活跃在长三角一带。
       安徽与长三角在劳务、物流、旅游上关系也是十分紧密。一般而言,安徽50%以上的省际旅游客源来自长三角。安徽不仅有高素质人才流向沪苏浙较多,还有大量劳务人员到长三角打工。2000年全省净流出省外半年以上人口680万,流入沪、苏、浙的人数将近400万,三地比重分别为21.86%、21.01%、15.71%,总计占近六成(58.6%),2005年这一比例分别为24.7%、23.6%、24.4%,占七成以上(72.7%)。2011年,全省净流出省外半年以上人口超过900万,流入沪、苏、浙21.8%、26.34%、27.53%,这一比例上升到76%。从流向上看,流入人数以长三角占比最高,流入浙江省人数最多,如今在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籍人数居首,占了三分之一。所以,一直以来,长三角地区是安徽的最大劳务输入基地与高素质人才就业首选地。
       第三,日益紧密的经济关联
       长三角是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资本转移的主要来源地。安徽与沪、苏、浙产业互补性大,长三角发展已面临资源供给紧张,商务成本高启不下,用工价格上涨、发展空间不足等“瓶颈”约束,限制了占用资源较多的产业发展。而安徽人均土地面积是长三角的1.2倍,土地成本相对低廉,综合成本相对较低。从三产比看,安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上海处在工业化后期,苏浙处在向工业化后期转变阶段,产业上存在梯度差,安徽主要承接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一段时间安徽各地产业规划布局都是围绕苏浙沪展开,近年来安徽摆脱低层次的产业锁定,产业集聚局部优势已初步显现,吸引了更多的长三角地区、甚至国内外企业向安徽的集聚,与发达地区经济互动发展进一步加强。
       安徽与长三角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不仅在产业转移与承接上,而且还在资本转移与承接。由于具备独特资源优势与地缘关系,安徽成为长三角首选的产业与资金转移目的地。据粗略估计,安徽一半以上的外来资本来自浙商,在皖的浙商人数多达40多万,浙企超过1300家,浙资逾1000亿元。
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市场关联度较高,安徽不仅是长三角地区出口产品加工的原料输出地,而且也是长三角开拓内需市场的首选地,金融危机后,长三角产业资本面向内需市场的布局,特别是几亿人口的中西部地区,以市场导向的产业布局正在拉开。安徽不仅人口近6000万,本身是一个有潜力、待发掘的内需市场,而且靠近中部地区巨大的内需市场的中间位置,更靠近中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向内陆拓展市场的重点战略支撑点。
       第四,互动发展的政策关联
       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地区之一,长三角周边地区和城市都在纷纷争取加入长三角合作区、协作会,近期合肥、淮南在皖江城市带之后加入到长三角城镇群,正式成为长三角的成员,不仅可以分享长三角的“概念红利”,这一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龙头地位,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而且分享国家对长三角地区发展政策扶持,给予改革制度创新的诸多“政策红利”。如合肥海关已与长三角地区实行区域一体化通关。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是一项重大利好政策,给长三角地区处在龙头位置的上海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快“退二进三”产业转移步伐,使得包括安徽在内的长三角地区受益,具有联动效益。
       总之,安徽与长三角地域相连、经济相融、人缘相亲、文化相通,虽然在政策取向上时有改变,区域关联内容有所改变,但是各种关联从未间断,这不仅是由地理区位决定,而且是由空间结构决定的,由苏沪皖浙组成的三省一市长三角是一个高度融合的区域。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多种关联,强化与区域之间的联系,已出现,如马鞍山与南京、芜湖与马鞍山、合肥与淮南的“同城效应”,这也显示了这个地区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二、安徽省在长三角世界级城镇群中的定位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趋势下,区域竞争已由单个城市、单个区域进入到城市群与大都市区的时代,打造世界级的经济核心区域,已成为潮流。资源与要素的市场化最优配置将在更加广泛的区域内实现,长三角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进入重要的转型期,从全国最大的城市群升级至世界级大城市群。安徽城镇加入长三角城镇群,对于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是必不可少的。安徽在长三角城镇群中的功能定位,不仅要有利于打造城市群的群核,成为长三角要素对外集聚的一大中心,形成多个富有特色的都市圈,而且有利于构筑城市群的群网,构建要素便捷通道,发挥经济对外辐射力,形成世界级都市连绵区。
       1、安徽在长三角世界级城镇群中的定位
       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安徽在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提供、劳动力和人才输入、旅游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是能源、原材料与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安徽是个资源大省,各类资源丰饶。安徽历来是长三角地区的能源与原材料、煤炭储量居华东之首,两淮拥有400亿吨以上的煤炭储量,占华东电网区域煤炭资源总量的80%以上。据估算,安徽一年供应长三角的煤炭3000多吨,电力100多亿度。在计划经济时期,粗铜、电解铜、黄金、白银等产品,均按国家计划调度,大部分输送到上海。同时,安徽也是长三角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常年粮食产量2500万吨以上,油料250万吨以上,粮、棉、油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是长三角的“粮仓”、“菜园”。上个世纪50年代-70年代计划经济主导,皖江地区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主要向上海调拔。目前农产品外销70%到长三角。仅上海从外进的农产品,10%来自安徽,南京蔬菜市场40%份额来自安徽。这一定位并不会改变。
       第二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基地、制造加工出口基地
       长三角经济综合实力,具有对内地的辐射性。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有10个位于长江三角洲,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也占了一半。受资源环境、发展空间约束也越来越大,需要开拓经济腹地,来拓展发展空间。安徽凭借地缘优势,发达便捷的交通、丰富的资源,综合成本比长三角地区低30%左右,成为承接长三角地区向外产业转移首选地,在承接产业转移基础上,合肥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家电、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2012年度苏浙沪两省一市在安徽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3000余个,其中一半以上的项目就落户在合肥。马鞍山招商引资75%以上来自江浙沪企业。铜陵市实现的工业销售收入中,约有70%以上来自于长三角地区,铜陵市铜、电子、化工、水泥、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也主要在苏浙沪。安徽正在成为面向长三角的最大的制造加工基地。
       第三是劳动力与人才输出地、旅游腹地
       据2011年度英国《自然》杂志报告,合肥基础科研实力位居中国第三,安徽人口流向长三角地区的格局未来5-10年不会改变,人才流向,随着合肥打造科技城,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建设,吸引长三角地区人才到安徽工作生活,有望从人才单向流入长三角转变为人才的双向流动。
安徽拥有大量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世界自然及文化保护遗产,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黄山国家双遗产景观更是每年吸引国内外大量观光客,而长三角已成为我省旅游最大的外来客源地。
       2、安徽省重点城市在长三角城镇群中的定位
       根据长三角城镇群空间多层次结构模式的特点,上海为核心城市,合肥、杭州、宁波等城市为副核心城市,其他重点城市淮南、芜湖、宣城、铜陵、马鞍山、滁州。
       合肥经济圈为长三角城镇群一个核心圈,与皖江城市带组成长三角地带西部的一个次级城市群,合肥为长三角城镇群副核心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滁州重点城市为骨架、池州、宣城、巢湖等一般城市为节点的长三角副核心,这10个城市,组成一个以合肥为核心城市,9个重点城市,形似一个‘椎型“空间构架与长三角城镇群无缝对接。目前,合肥、芜湖、马鞍山与淮南正式进入长三角城市群,一圈一带的一体化建设,已形成结构紧凑、关系密切的空间结构,将有更多的安徽城镇加入到长三角城市群。
       合肥市:长三角城镇群的西部重要副核心综合性城市,合肥经济圈的核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成为长三角扩散产业的协作基地和配套基地。合肥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现有6条铁路、7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合肥已和长三角主要城市间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承担着向周边传递辐射的功能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基地,承担着长三角地区商贸、科教、金融、文化、信息咨询等服务功能。
       芜湖市:长三角城镇群的重要的制造与商贸城市,充分利用毗邻南京都市圈的区位优势,成为连接合肥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枢纽节点城市,成为长三角原材料、零部件配套、新型建材、电子电器产业基地,成为非省会新经济增长点,与省会合肥并驾齐驱,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加工制造和出口基地。
       马鞍山市:地处长三角的最顶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皖江地区门户城市,长三角与皖江城市带交通网络上重要结点城市。长三角城镇群的制造业重点城市,已形成了钢铁、汽车两大产业突出,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人均收入水平高,大量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现代加工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特色化现代服务基地三大基地。
       铜陵市:长三角城镇群的重点制造业城市,铜基产业优势与规模已形成,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和生态山水铜都。
       淮南市:长三角城镇群的重要能源城市,煤电化产业发达,面向长三角的能源与原材料基地,以丰富的两淮煤矿资源,打造“皖电东送”支援长三角。合淮同城化,加快与合肥的融入发展,并成为长三角正式一员。
       宣城市:长三角城镇群的重要制造加工城市,一个提出融入长三角的城市,承接长三角地区制造加工业转移,通长三角无缝对接,打造合作共建园区,推动上海-湖州-宣城-芜湖的重要经济轴线形成。
       安庆市:长三角城镇群西部的重点化工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连接长三角城镇群与武汉经济圈的重要枢纽。
       黄山市:长三角城镇群的西南部重点城市。作为世界遗产集聚地、国际旅游城市、也是长三角城镇群的重点城市之一。黄山市域与周边宣城区域、池州区域以及安庆区域的旅游资源,形成最具竞争力的品牌,成为安徽省纳入长三角城镇群的重要优势。
       滁州市:长三角城镇群的重点城市、宁合都市圈重要的工业、商贸、旅游城市,京沪铁路沿线重要的交通枢纽。
       蚌埠市:作为安徽省北部重要城市,长三角通往皖北的水陆交通枢纽与物资集散中心,京沪高速铁路和京福高速铁路经蚌埠南站,加强蚌埠市与长三角的全面对接,带动皖北地区的发展。

三、安徽省及城镇在长三角世界级城镇群中的作用

       安徽省合肥---马芜铜城市圈进入在国家建设部制订的“长三角城镇发展规划”之中,安徽4城市正式成为长三角城镇群成员,随着安徽与长三角经济实力的双增长,会有长三角城镇群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会有更多的安徽城镇加入长三角。
       第一,以整合一圈一带为契机,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功能。
       长三角本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经济联系密度,都一直在向外延伸拓展空间,利用长三角周边地区交通轴线进行扩展的势头已经明朗。安徽沿江城市带成为长三角地区向内陆辐射的延伸的重要节点位置。安徽也借力长三角,依靠“一圈一带”(合肥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带),建设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城市群,将合肥经济圈和皖江经济带整合起来,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将有利于全面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多核功能,安徽的城镇进入到长三角城市群后,实现从边缘区到核心区的转变,从长三角核心圈向外区域传递功能。
       第二,以便捷立体交通为条件,扩大长三角城市群的群集范围。
       随着公路、高铁、港口、航道、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安徽交通运输条件有了较大提升,水、路、空的立体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全省“四纵二横”高速铁路网建设已经拉开,形成以合肥为枢纽为中心的国家干线铁路,已实现了“1234”的目标,合肥1个小时到南京、2个小时到武汉、3个小时到上海、4个小时到北京,未来2小时到郑州,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中心区位优势凸显,承担长三角向内陆辐射功能,构建长三角核心圈外围的“大腹地”。合肥经济圏处在“中四角”与长三角交汇处,皖江城市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长三角与中游武汉经济圈,通过建设高效快速的水路空网,以及信息网,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将主要沿重要交通轴线渗透到广阔的内陆地区,促进长江上中下游的发展互动,纵深腹地经济,成为支撑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城镇群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增强长三角城市群的群网活力。

       长三角城镇规划提出长三角地区成为世界创新中心。安徽科教资源丰富,合肥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集聚了全省1/3以上的科研机构,2/3的科技项目,现有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国家和省属科研单位158个,中国科技大学等各类高校97所,国家大科学工程4个,合肥是除北京以外国家大科学工程最密集的地区。安徽省在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08年正式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创新型国家示范区和创新型安徽的核心区。


四、加强安徽省与长三角城镇群的区域合作

       长三角处在转型升级时期,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已进入高度同城化阶段,安徽已加入长三角城镇群的合肥、芜湖、马鞍山与淮南,引领全省经济发展与长三角对接,必须要整体谋划,细分优势,突出特色,加强合作,向着以规划共行、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机制共建的目标迈进。
       1、规划共行:安徽与长三角城镇群规划衔接
       安徽由长三角腹地成为长三角的组成部分,正式成为长三角的新成员。这对安徽全省以及城镇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安徽能够尽快做好规划引领与对接工作,长三角城镇群规划以国际化标准,将通过规划共行,实施在更广领域的合作发展。
        2、交通共联:推进长三角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对接
        安徽与长三角两省一市连接的高速公路已建与在建有12条,铁路有7条,现宁宣杭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加快了宣城与长三角的对接,做好与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规划的衔接,做到规划在先,对接为要,早日全面打通安徽特别是沿江和合肥地区的联系。省内重点城市之间在加快城际交通建设,建设现代代交通体系尽快形成,
       3、产业共兴:推进与长三角产业关联发展
       长三角各城市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功能体系,产业共兴,应以促进产业“关联发展”为取向,在产业结构趋同和趋异下,加强产业链分工,不断深化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首先要做好产业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努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次要在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中从产业链上找准位置。另外,推动长三角共建合作园区,如滁州与苏州工业园合作共建园区。
       4、市场共构:推进长三角区域要素跨区无障碍流动
       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谋求发展新突破,促进长三角合作划分经济区域,需要消除地理限制,打破行政壁垒,清除企业兼并与重组的障碍,推进企业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整合产权交易系统,确保所有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各类市场、平等地使用各种要素,技术、物流、航运、文化产业等要素市场统筹整合到同一平台;淡化属地,组建跨区域的企业,通过市场准入机制,促进跨省、市资产重组、企业兼并,进一步创新合作方式,要素在长三角地区得到最优化配置,从而提升长三角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5、机制共建:拓展长三角城镇群内部合作机制
       合作机制目趋成熟,各层次政府促进企业参与协调合作,取得成效。自1997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以来,至2010年已召开十届协调会议,达成二十多个合作专题,其中2003年‘15+1’的旅游发展项目,2005年,与浙江省政府签署了“1+5”合作协议《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技术战略合作的协议》“1”就是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技术战略合作的协议,“5”就是能源、交通、农业、旅游、科技专题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还应在扩大合作的内容基础上,对区域合作的重点与难点方面,要有着实质性的进展,如建立长三角地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整体保护措施,实现区域生态规划与环保治理统筹战略,只从多个层面推进合作,打造合作平台,才能实现发展共赢,共同建设世界级城镇群。

(执笔:林斐)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