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14年第1期

从区域视角看皖江示范区建设实效 对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的启迪

时间:2023-08-07 阅读:181 作者: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武汉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李克强总理也从推进中国经济下一轮新发展的高度,提出要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长江流域在安徽境内是皖江城市带,而皖江城市带又是国务院于2010年1月批准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有3年多的建设实践。那么,从区域视角看,皖江示范区近3年承接产业转移有哪些实效,对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会有哪些启迪,是值得总结和研究的问题。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时代价值
         一个地区被国家列为某种示范区,应在解决区域发展突出问题上有探索价值,对区域发展就具有时代价值。中国现阶段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如果用为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在逐渐扩大,而皖江城市带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可以缩小我国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因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中国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市)区经济都发展很快,国民经济做大增强了,但区域经济的差距却不断扩大。”十五”以后,国家虽然陆续推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显然,这是中国区域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由表1可见,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份额看,1990年以来是逐步扩大的,特别是2010年,中、西及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扩大达到了最高值。2000年后推进西郎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份额到2012年虽有提高,但仍低于1990年的水平。
由表2可见,1990年以后,我国人均收入的区域差距也在扩大。若以东部地区的人均水平为1,中、西及东北地区人均水平的相当于东部地区的人均水平逐年降低,2010年是最低点。到2012年,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但仍低于1990年的水乎,只有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比1990年有所缩小。
 表1我国分地区GDP占全国份额变化比较(1990-2012)
 


1990

2000

2005

2010

2012

东部地区

45.9%

50.7%

52.3%

53.1%

51.3%

中部地区

22.2%

21.1%

20.2%

19.7 %

20.2%

西部地区

20.3%

17.8%

18.2%

17.8%

19.2%

东北地区 

11.6%

10.4%

9.3%

8.6%

8.8%

注:各年度以全国为100%。   资料来源:2001、2006、2011、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2我国分地区人均GDP相对比例变化比较(1990-2012)
 


1990

2010

2012

东部地区

1.0000

1.0000

1.0000

中部地区

0.5791

0.5230

0.5617

西部地区

0.5229

0.4849

0.5632

东北地区

0.9863

0.7402

0.7971

资料来源:1991、2011、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再从城乡差距看,改革开放以来也是逐渐扩大的,表3就清楚地反映了这种扩大的走势。特别是2010年,城乡差距的扩大达到了最高值,到2012年才出现了缩小的势头。
 表3我国城乡差距变化比较(1985-2012)
 


1985

 1990

 2000

 2005

2010

 201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398

 686

 2253

 3255

 5919

 7919

域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739

1510

 6280

10493

19109

24565

城乡收入比﹙以城镇为1﹚

1.857

2.201

2.787

3.224

3.229

3.103

资料来源:1986、1991、2001、2006、2011、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2,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皖江示范区建设具有时代价值
        区域经济发展史表明,区域经济差距实质上是产业发展的差距。因为产业能为居民提供就业,就业能提高居民收入,发达地区产业发达,吸引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向工作”,导致区域差距的扩大;如果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那就是”工作流向人口”,可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显然,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可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而且,政府在这方面也有主动权,可以运用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推进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而加快经济发展,从而能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化解中国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在国际上也具有普遍性。从世界范围来看,自”二战”至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的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每一次都使一些后发国家缩小了与先发国家的差距。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美国的钢铁、化工、纺织等产业向日本和联邦德国转移,日本和联邦德国缩小了与美国的发展差距;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转移,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成为亚洲”四小龙”;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我国作为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地,制造业迅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皖江城市带处于长江轴上的东中部接壤地带,有承东启西的区位功能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皖江城市带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批准为国家示范区,从产业层面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进而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可以有效解决当下中国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如能在这方面起到一些示范作用,将会产生具有全国意义的影响。因此,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皖江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皖江示范区建设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的成效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是否能取得这样的成效呢?统计数据说明,示范区建设虽然只有3年多的时间,己在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
       1.显著缩小了安徽人均收入与全国的差距
        因为安徽是中国的经济落后省份,人均收入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国以来,安徽一直以追赶全国平均水平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效果并不明显。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来,尽管时间很短,但人均收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的效果却很明显。由表4可见,在2009—2012年的短短3年间,安徽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就缩小了10.7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都显著地地缩小了﹙见表4﹚。
 表4安徽省主要人均指标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009年  

     2012年  

缩小百分点

人均GDP

16408元,64.16%

28792元,74.95%  

10.79

农民人均纯收入

4504元,87.41%  

7160元,90.44%

3.03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14085元,82.01%

21024元,85.59%

3.58

人均财政收入

1409元,57.67%

3008元,66.55%

8.88

注:每个年度前一个数据为安徽的人均水平,后一个数据为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百分数。
资料来源:2010、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
 

       2.较大幅度缩小了安徽省内的区域差距
        安徽省内的区域差距,主要是皖江与皖北地区的差距。皖江示范区学习江苏省苏南带苏北的经验,与皖北对口合作办9个开发区,促进了皖北地区发展,省内区域差距开始缩小。如皖江地区与皖北地区人均GDP之比,2009年是3.2545,2012年降低为1.9547,降低的幅度是较大的﹙见表5﹚。
 表5皖江与皖北地区人均GDP变化比较
 


皖江地区

皖北地区

皖江地区 皖北地区

2008年

19025.5元

5846.7元

  3.2545

2012年

37609.3元

19143元   

1.9647

资料来源:2009、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
 
      3.逐渐缩小了安徽省内的城乡差距
      2010  移示范区建设以来,安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每年都超过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城乡收入差距也逐年缩小,由2009年的3.127倍下降到2012年的2.936倍﹙见表6﹚。尽管降低的幅度不大,但呈现了逐年缩小的良好势头。
 表6安徽省内城乡差距变化比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比值

2009  

14086

4504  

3.127

2010

15788

5285

2.987

2011

18606

6322

2.943

2012

21024

7161

2.936

资料来源:2010、2011、2012、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
 
 三、皖江示范区成效对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的启迪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打铁还要靠自身硬”,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也是一样。长江流域对中国下一轮的经济发展真正发挥新的支撑带作用,自身经济必须強大起来,而在更加强调公平、公正的新时代,国家和区域经济强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小,城乡居民共同富裕。长江流域9省市横跨东、中、西三大地带,纵深广、面积大,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在各省市都很突出.尽快地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应成为长江流域打造经济新支撑带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而皖江城市带经过短短三年的承接产业转移,就能较大幅度地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对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会有以下启迪:
       1.发挥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在纵横两个方位解决中国区域发展突出问题上的先行作用
        区域差距的扩大是中国区域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个问题在长江流域也普遍存在。借鉴皖江城市带3年间的承接产业转移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长江流域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位推进产业的转移与承接,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发挥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在解决中国区域发展突出问题上的先行作用。在纵向方位,主要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与沿江公铁干线为主轴,推进沿江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构建沿江走廊产业密集带,在纵向上逐步缩小长江流域东中西的区域差距;在横向方位,主要是长江流域的各省市推进沿江地区的产业向大江南北的腹地的转移,逐步缩小省内的区域差距。这样,通过纵横两个方位的产业转移与承接,在长江全流域形成网络状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体系,既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流域经济,又在流域经济发展中缩小区域差距,通过在发展中缩小区域差距,为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奠定基础。
       2.突出区域合作推进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产业的承接与转移是由市场决定的企业自主行为,但也是政府的战略悥图,在承接与转移的过程中,在土地、电力、劳动力等要素供给,基础设施建设、工商税务管理及硬软环境等诸多方面,与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由市场决定、企业自主选择的产业承接与转移,承接地与转出地政府间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皖江示范区的产业承接之所以比较顺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厂泛发展与产业转出地的政府间合作,先后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地区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合作关系。由于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紧邻,经济文化联系广泛而历史悠久,便以”东向发展”为主题,重点开展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2010年即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当年的12月,安幑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正式成员,合肥、芜湖、马鞍山、淮南、滁州5市也先后成为长三角城市联席会议成员,全面进入了长三角地区以沪苏浙皖4省市最高领导、常务省市长、主要城市领导三个层次”统分结合”的区域合作机制,在与产业转移及承接相关的10多个领域探索和建立”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关系,到目前,有的已从事务性合作上升到政策性对接,有的已从局部性合作上升到整体性谋划,有的已从阶段性合作上升到制度性安排。正因为这种区域合作机制,有效地推进了产业转移与承接,皖江示范区利用省外资金建设的产业项目逐年都有大幅度增长﹙见表7﹚。打造长江经济支撑带也应借鉴长三角的经验,建立与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突出区域合作推进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表7皖江示范区利用省外资金亿元以上项目及投资产业结构
 


省外资金总额

亿元)

增长率

%

一产占比

%

二产占比%

三产占比%

2010

213

75.4

2.6

76.0

21.4

2011

2874

34.6

1.8

67.8

30.4

2012

3764

31.0

2.2

65.0

32.8

   资料来源: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年报。
 
       3.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必须发挥长三角的龙头带作用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长江流域经济的龙头。2012年,长三角沪苏淅3省市的经济密度为5164万元/每平方公里,人均GDP为6.9万元,分别是长江流域的4.70倍和1.84倍。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长三角地区要建设成世界级的域市群,上海市要建成亚太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等”四大中心”,上海自由贸易区也于2013年9月底揭牌运作,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必须发挥长三角的龙头带作用。而且,在推进产业的转移与承接方面,也应发挥长三角的龙头带作用。比如,皖江示范示区3年来承接的产业,大部分是来源于长三角地区,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自,有77%以上是来源于长三角地区﹙见表8﹚。今后,为抓住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将会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向广度与深度推进,会形成新一轮的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根据皖江示范示区3年来承接产业的区域指向,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必须发挥长三角地区在推进长江流域产业转移与承接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

 表8沪苏浙投资皖江示范区亿元以上项目及占比
 


亿元以上项目投资(亿元)

占亿元以上项目比例(%)

2010

1786

83.6

2011

2313.7

80.1

2012

2910.3

77.3

资料来源: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年报。
 
        4.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克服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产业转移虽是在市场因素决定下产业资源在地区间优化配置的客观趋势,但也存在着许多阻力,这种阻力会产生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从皖江城市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践看,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由产品周期因素,一些产业末进入转移阶段而难于转移;二是沉没成本因素,一些在原地投资量很大的企业,因沉没成本没有收回而难于转移;三是与行政挽留因素,一些地方政府因维护当地的税收和经济繁荣而挽留企业的转移。针对这些因素,皖江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运用改革与开放的办法来化解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如通过改革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以尽可能地减少产品周期因素和沉没成本因素的影响,通过深化开放建设合作开发园区,以尽可能减少行政挽留因素的影响,都取得了一些成效。借鉴皖江示范区的这个经验,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推进长江流域的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缩短产品周期,释放沉没成本,发挥市场作用,尊重企业选择,减少行政挽留,克服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5.既要重视承接产业转移,更要重视承接要素转移
        产业转移也包括要素转移,但一些要素会脱离产业而独立转移。特别是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最为活跃,要素的流动可以克服产业转移”区域粘性”的约朿。而且,产业转移是周期性的,要素转移是经常性的.承接要素转移有利于承接地区的科技进步、结构调墅和存量产业的升级。据中国科学院课题组的研究发现,自2000年以来,发达国家研发中心向亚洲的转移增多,其中有不少是转移到中国。皖江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也发现了这个趋势,一些城市如合肥、芜湖等一些开发区已在承接产业移的同时承接要素转移,效果非常明显但尚是局部的、小规模的,当前正在调整转型。一方面,承接产业转移正由”招商引资”向”挑商选资”转变,主要承接对经济发展、劳动就业有带动作用,并对生态环境不造成损害的产业;另一方面,采取更加开放的策略承接国内先进要素的转移,扩大承接要素转移的领域与规模。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可借鉴皖江示范区的这个经验,从承接产业转移的层面看,也应走产业与要素双承接的道路。特别是在生产能力过剩、产业层次低的情况下,长江流域要做强产业,承接要素转移更会从产业层面增强长江经济带的支撑能力,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6.推进城市经济圈向城市群的演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城市群是由城市经济圈演变而来,有三大功能性抅成要素:一是群核,即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城市群的大脑与灵魂;二是群集,即城市群内的城市集群与产业集群,是城市群的骨架与肌肉;三是群网,即城市群内的交通、信息、市场网络,是城市群的血液与呼吸系统。特别是群集的功能性抅成要素所包含的城市集群和产业集群,与产业的分工合作有关,城市集群包容着在产业分工合作基础上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产业集群体现着城市群各城市突出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优势产业的集緊高地,各城市的优势产业又会互补共生,从而增强整个城市群的合力。在城市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产业的转移与承接会起到催化和促进作用。皖江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相邻城市注重产业的错位承接,突出培育各市的优势产业,又借助于发达便捷的交通体系,促进了省会合肥经济圈与沿江及沿淮相邻城市间的产业与分工合作,在此基础上,这些城市间也出现了城市集群与产业集群趋势,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以省会合肥为核心、包括沿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沿淮的蚌埠、淮南及江淮之间的滁州、六安等9个城市在内的”1+9”江淮城市群﹙见图2﹚。目前.沿长江各省区都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又在省会经济圈的基础上形成了几个城市群,但是,这些城市群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群核、群集、群网尚末形成有效的”群合”机制,甚至存在”群散”趋向。针对这种情况,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应注重在产业的转移与承接中抅建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以产业为纽带增强城市群的”群合”性,以城市群为骨架增强长江经济带的支撑力。
       7.以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口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县域经济相对薄弱,发展长江经济支撑带,必须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在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可以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口。新型城镇化是针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传统城镇化是”跳农门”式的城镇化,是”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跳农门”,通过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也可以就地就近实现城镇化,这是”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不过,当前我省农村人口比例还很高,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还要推进,但应同时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市化。皖江示范区有59个县区,每个县区有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开发区,大多数开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注重与小城镇的融合发展,建设”产城一体”功能的新市镇,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实现了民就近就地城镇化;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回乡进入工作生活。这样.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了县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县域经济普遍有了新发展。借鉴皖江示范区的这个经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县区应注重发挥各自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走”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特别应以”结构转型”的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口,推进县域经济的新发展,在县域层面为打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充实基础。
      8.适时调整行政区划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11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地级巢湖市,由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分辖,极大地促进了三市及原地级巢湖市5县区的发展。据估计,两年后可拉动经济增长5个点左右。目前,不合理的行政区划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在长江流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情况,借鉴皖江示范区撤销地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划调整的经验,也应适时调整行政区划,特别是针对县级市太少的问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展一批县级市,为打造长江经济支撑带化除不合理的行政区划障碍。
 ﹙作者为安徽省政府参亊、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研究员﹚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