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20年第4期

国内国际双循环或许成为“十四五”期间的国家战略

时间:2023-03-08 阅读:188 作者:本刊观察员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见之大变局之中,而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国际局势呈现复杂变格和世界经济遭遇新冠疫情重挫的严峻形势下,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这种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意义。可以说,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或许成为“十四五”期间的国家战略,战略研究者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提出

       今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分组讨论时,进一步阐释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特别是国内大循环的主要内容。6月18日召开的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特别强调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精神,指出我国正在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与企业家座谈,进一步明确指出,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以说,党中央特别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深思畦熟虑的。
      实际上,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在发展演进中客观形成的,具有必然性。
      关于国内大循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借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成功经验,逐步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但是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不断加深,我国就开始强调重视国内需求。如1998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转发〈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便明确指出,要“立足扩大国内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中央文件首次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一项政策提出来。同年2月底,中共十五届二中全会指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最根本的是要做好我们国内的经济工作,以增强我们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努力扩大内需,发挥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又如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再次强调,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再次凸显了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性,特别是2010年底,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扩大内需排在首要位置;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又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2017年底中共十九大虽然没有提及扩大内需这一概念,但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18和201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延续了这种提法。
       关于国际大循环,最早是在1987年10月底,时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王建副研究员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很快引发了中央决策者的重视,并促成了“沿海发展战略”的提出。1987年11月至1988年1月初,赵紫阳同志赴江苏省、福建省考察,并向邓小平呈上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邓小平对该报告做出批示:“完全赞成。特别是放胆的干,加速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1988年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组织实施我国地区发展战略的决定。同年3月中旬,十三届二中全会又深入讨论了实施沿海发展战略的有关问题。当时,沿海地区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力发展“三资企业”,“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使经济运行由国内循环扩大到国际循环。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经济更快融入世界经济秩序,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经过15年的艰难谈判,2001年中国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融入国际大循环的步伐加快,发达国家的资本、产能也加快向我国家转移,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又促进了我国融入国际大循环,中国制造誉满全球,我国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城。到2011年,我国已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边缘角色迅速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我国由于适时融入国际大循环,较好地解决了很多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的外汇短缺、国民储蓄短缺“双缺口”问题,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国际规则体系和全球金融市场等重要方面深度融入到了全球经济体系之中。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倡“一带一路”建设,很快获得沿线国家和许多国际组织的呼应,6年多来进展很快,是中国对国际大循环的丰富和贡献。可以说,国际大循环和沿海发展战略己取得的巨大成功。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分发展实践可以看出,由于适时强调国内、国际大循环,我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增长由过度依赖投资出口,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2012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45.4%,2019年为31.9%,回落了13.5个百分点;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8~2012年平均为54.1%, 2013~2019年平均为60.5%,上升了6.4个百分点;2013~2019年的6年与2008~2012年的4年相比较,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4%,回落了17.6个百分点;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0.1%,上升了11.1个百分点。这些都表明,我国作为超大经济体,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必须适时推进国内大循环或国际大循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必然性。

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大战略意义

       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与以往在不同时期或是强调国内大循环、或是强调国际大循环不同,虽然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同时也重视国际大循环国,新意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今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企业家座谈会的重要讲话,就阐发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他指出:“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自今年全国两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立足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大背景,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出的,因而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准确把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
       人们都熟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在社会再生产中各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西方经济学强调要素及产品的市场供给与需求总是趋向均衡,其共同点是,都特别强调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无论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也无论是供给与需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关联的,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是资金、技术、信息、数据等要素和商品及服务,在居民、企业和政府等不同主体之间流动循环的过程,体现了经济活动的本质是价值增值或使用价值增效。在同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会形成国内大循环;在全球化时代,经济活动会跨过国家或地区边界,经济活动会形成国际大循环。而且,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时代,国家经济活动不仅只有国内的经济循环,而且会根据国情国力,不同程度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在我国,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无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看,还是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看,都是有理论依据的,体现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的深刻内涵。
       我国构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下的正确选择。从国际形势看,由于近些年贸易保护主义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已呈现出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的逆全球化趋势,而疫情对全球生产网络产生了巨大冲击,各国都会从供应链安全角度进行供应链的调整,这必然会加剧经济去全球化的趋势。一方面,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面临大幅度调整的可能,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在短期内难免发生动荡乃至衰退。如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近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其中发达经济体将萎缩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萎缩3%,我国融入国际大循环会有很多带有不确定性的新阻力。从国内形势看,中国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更有1亿多户市场主体、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具有大国经济优势,消费潜力仍有待释放,供给能力也在增强,发展国内大循环前景广阔。
       但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国际经济循环,而是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要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走向制度型开放,打开国门搞建设,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积极融入国际大循环。应该看到,尽管经济去全球化加剧,我国融入国际大循环受阻,但国际市场很大,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居民和企业的需求往往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政府难能阻止的。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既要继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引进来”“走出去”、稳出口、扩进口,更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国内经济的供给质量,使得国外产业更加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更加依赖中国的巨大消费市场,打造中国“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合作新定位,提高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过程中融入国际大循环,以“内循环”支撑“外循环”,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三、建议将“双循环”列为“十四五”期间的国家战略

       今年5月份以来,从中央政治局的两次重要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要讲话的精神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社会迈进,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已提到了国家的中长期战略高度。当前及整个“十四五”期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国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长远眼光审视,作中期战略考虑。在经济发展方面,鉴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上述重大战略意义,建议将“双循环”列为“十四五”期间的国家战略。
       国家提出一个战略,是国家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针对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统一全国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从国家高度加以解决的那些极为重要的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不同发展时期提出并实施多个国家战略,无一不是如此。国内国际双循环关乎到全国的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既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全国人民尤其是企业的共同努力,事关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大局,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即将编制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把“双循环”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需要。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综合国力已居世界前列。2019年GDP总量已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已经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大国经济基础,具备了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的基础条件。从生产供给看,我国具有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供应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消费需求看,我国具有规模广阔、需求多样的国内消费市场,有形成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人口基础,决定看我国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潜力。而且,近年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平台模式等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提高了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能力。这样,通过进一步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可以继续做大我国的经济体量,加快提升我国的经济体质,不断释放我国的经济体能,对内可以满足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对外可以提升我国供应链和产业链向国外拓展的能力,不仅可以阻止、纾释美国政府挑起的对我国一些企业的“断供” 行为,而且可以扩大企业生产链或服务链向世界市场延伸,提升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水平。“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把“双循环”列为“十四五”期间的国家战略,就很有必要。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