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21年第2期

双循环格局下安徽跨越发展路径和策略研究

时间:2023-03-14 阅读:228 作者:胡艳

       摘要:双循环格局下安徽迎来发展新机遇,又面临新挑战本文提出,双循环战略选择下安徽跨越发展的基本路径,在全省范围内,既要全力推进合肥“龙头跃升”,做强做大,又要增强省内欠发达地区发展动能,缩小不同区域落差、实现“一圈五区”高效联动、协调发展;在长三角区域,则要加强与沪苏浙对标对接、合作并进,形成核心引领、组团联动(合宁双城双圈联动)、多点支撑、差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为此,本文又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安徽发展路径    安徽发展策略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基于新冠疫情之后洞察国内外发展新形势、顺应全球化新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既是时局变动、转危为机的必然要求,也是谋求长远、主动求变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视察安徽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要求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优势,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要求安徽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本文就此对安徽在双循环战略选择下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路径和策略提出政策建议。

一、双循环格局下安徽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要求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优势,率先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迈向新台阶。
       在促成双循环格局战略选择下,安徽相对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更加具有优势区位,加之多重国家战略叠加,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会。
       一是新设安徽自贸区带来重大制度利好。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利于推动更高起点深化改革,打造良好的营商氛围和营商环境,快速接轨国际市场,提高经济开放度,对接国际一流标准,推进双循环。有利于在商事制度、人才流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积极探索,推进改革,为安徽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是位于内外双向开放的战略区位,利于打造内外循环交汇的物流枢纽。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交通便利、通江达海,既有辐射半径大的物流成本优势,又有港口航运链接出海口的运输优势,具备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空间区位优势。长三角区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核心城市上海就位于我国沿海岸线与长江“T”字型大格局交点。在以内循环为主的新阶段,安徽居中靠东、左右逢源的区位更加有利主动作为,成为链接内外循环的重要节点。
表1:安徽的交通优势﹙2018年﹚

省份

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


铁路

公路

铁路

公路

安徽

700.9

5451.6

783.7

376.9

江苏

221

1964

695

403

浙江

296.7

2544

803.1

717

资料来源:各省统计公报
       三是跻身于整合全球资源的大平台,利于筑巢引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这是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和资源汇聚的枢纽。安徽跻身其中,为我省直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整合全球要素资源获得了巨大的动力和空间。
       四是置身超大规模市场,利于拉动需求、创造供给。从需求侧看,走向一体化的长三角区域统一市场逐步形成,市场容量扩张,需求水平提升,具有大规模需求拉动力;从供给侧看,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国有企业实力雄厚,民营经济机制灵活,市场应变能力强,因而具有很强的高质量产品供给力。加之较大的销售半径,所以,无论生产能力还是需求规模都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五是抢占了全球创新发展的战略要地,利于下好创新先手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长三角地区汇集了全国1/3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1/4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4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G60科创走廊,“一轴(廊)双心”,成为全国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国家支持打造长三角为全球创新高地,为安徽发挥创新优势,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和人才集聚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
      六是踏上了领跑全国的“第一方阵”,利于借梯登高。长三角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人才富集、科技领先、创新引领、经济领跑”的“龙头”,习总书记说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使之成为我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安徽虽说与沪苏浙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先天优势加上后天努力,多重政策叠加支持,长三角自贸区全覆盖又赋予安徽发展新动能,借梯登高,跨越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见,在全面深度融入长三角中,安徽以合肥为龙头,以国家创新型试验省建设为契机,主动对接沪苏浙,制定并实施了“跟跑、并跑、领跑”的战略,成效显著,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

二、双循环战略选择下安徽跨越发展面临新挑战
       在双循环战略下,对安徽面临的挑战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其一,中心城市能级和带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安徽城市竞争力不强是短板,从城市结
构来看,安徽省主要以中小城市为主,数量不少,体量不大,质量不高﹙见表2﹚。

表2: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主要指标比较﹙2019年﹚

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合肥

杭州

南京

常住人口(万人)

818.9

1036

850.0

城区人口(万人)

625.1

813.3

707.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76.33

78.50

83.20

经济体量 GDP亿元

9409.4

15373.50

14030.15

空间面积平方公里

11445.1

16853.57

6587.02

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466.00

559.20

796.35


      其二,安徽与沪苏浙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见表3﹚,对标追赶任务艰巨。如2019年,安徽省GDP虽相当于上海的97.27%,但只相当于江苏的59.52%、浙江的59.52%,安徽省人均GDP则只相当于上海的37.19%、江苏的47.32%、浙江的54.35%。安徽与苏浙的产业结构相比也有很大差异﹙见表4﹚。
表3:沪苏浙皖2019年经济总量与人均水平

长三角地区

GDP 总量

GDP 总量增速

人均 GDP

人均 GDP 增速

安徽省

37114 亿元

7.5%

58496 

8.1%

江苏省

99631.5 亿元

6.1%

123607 

5.8%

浙江省

62352 亿元

8.1%

107624 

5%

上海市

38155 亿元

6.0%

157300 

16.5%


表4:长三角产业结构比较﹙2019年﹚

产业结构

一产占比(%)

二产占比(%)

三产占比(%)

安徽省

7.9

41.3

50.8

江苏省

4.3

44.4

51.3

浙江省

3.4

42.6

54.0

上海市

0.3

27

72.7


       其三,城乡和区域要素市场不统一,配置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市场分割,跨区域要素配置平台建设不足,区域要素流动不畅,市场一体化程度仍然较低。如以劳动力市场为例,区域间城乡间仍存在户籍壁垒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成为阻碍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四,多层次跨区域的协调机制仍不健全,“一圈五区”协调联动不足。首先合肥都市圈城市紧密度不够,同城化水平亟待提高;其次各板块本身与长三角其他都市圈协同度也需要加强,以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三、双循环战略选择下安徽跨越发展路径和策略
     (一)基本路径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指引,紧扣“一体化”与“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牢牢把握国家新设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机遇,开放创新,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能,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科技创新策源地、绿色发展样板区和改革开放新高地。在全省范围内既要全力推进合肥“龙头跃升”,做强做大,又要增强省内欠发达地区发展动能,缩小不同区域落差、实现“一圈五区”高效联动、协调发展。在长三角区域则要加强与沪苏浙对标对接、合作并进,形成核心引领、组团联动(合宁双城双圈联动)、多点支撑、差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

     (二)发展策略

     1.以开放促创新,把握新设(安徽)自贸试验区机遇,通过全方位开放形成发展新动能。国务院新设(安徽)自贸试验区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安徽内陆省份开放度低的短板,赋予了安徽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新动能。借力新设自贸区,抢抓新设自贸区机遇,提升国际化水平,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集聚配置要素资源,参加国际国内市场大循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不断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表4:长三角开放型经济水平比较﹙2019年﹚

长三角地区

进出口总额

贸易依存度

安徽省

4548.14 亿元

12.25%

江苏省

43379.7 亿元

43.54%

浙江省

30832 亿元

49.45%

上海市

34046.82 亿元

89.2%

数据来源2019统计公报
       全方位开放推动安徽积极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合作。国务院新设(安徽)自贸试验区为安徽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开放提供了平台支持。只要开放,各地就有机会;只要放开,经济就能搞活。高质量发展对长三角产业结构竞争力提出了新要求;全方位开放为各地参与产业链分工、融入国际经济循环提供了新机遇。外围区域通过承接核心区(一线城市)产业转移,从而促进了与核心地区的产业分工协作,推进了区域一体化水平。比如,可以通过跨区域合作共建、发展飞地经济、提供产业配套等多种形式,引进一批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和重大支撑项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产业合理布局。
      全方位开放要求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安徽自贸区的设立为安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新动能,率先形成“双循环”新格局注入了活力。通过自贸区的制度创新,降低行政壁垒,减少要素流动成本,促进跨区域横向经济联系,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包括统一的市场准则和信用体系、开放的商品检测中心、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机制等,有助于促进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利用市场合理配置要素,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加快引资引技引智步伐,吸引国际化人才,汇聚创新要素资源,形成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
      全方位开放要求共建共享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国家新设安徽自贸区,使长三角自贸区全覆盖,必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领域的改革,释放安徽超常发展潜力。安徽要紧紧抓住新设自贸区的良机,充分发挥地理邻近优势,大力度提升安徽的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围绕汽车、家电、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加强与自贸区内跨国公司的技术、资本等方面的合作,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深入推进与长三角区域的分工和联动发展,以尽快缩小与苏浙沪差距。
      2.放大优势,提升竞争力有人说,内循环时代的物流中心,就像沿海地区和城市,在外循环时代一样,他们更接近市场,有更大的空间。所以在双循环背景下,安徽的区位优势更能转化为竞争力,更有发展优势。因此,应该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建设全国物流枢纽中心。借力自贸区,赋能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放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优势、战新产业优势,大力提质增效,发挥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功能。面向未来,长三角要依托上海张江与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支撑产业创新。我们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产业创新发展战略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组建产业创新中心、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行业服务平台等,构建“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体系,形成由点到面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加快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参与打造长三角世界先进制造业高地,培育新形势下安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3.对标补短,跨越发展一要顺应全球经济集聚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趋势,向城市群或都市圈区域集聚要素资源,做大安徽的核心增长极,大力提升合肥省会城市能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质城市,创新之都、开放之都、“双心”之都。全面借鉴宁杭成功做法,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加大力度建设品质合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强化东向发展,加强与南京、上海等港口合作;加强与国内国际主要物流节点城市联系,把合肥建设成为服务全国、辐射长江经济带的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二要大力提升合肥都市圈的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核心和空间支撑。都市圈一体化包括都市圈各自内部一体化与相邻都市圈的融合发展。构建多层次、跨区域的社会协调机制,使都市圈内成员城市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都市圈的发展也逐步实现从单一城市竞争到区域城市协同竞合的转变;通过合理引导并协调不同城市间的分工协作,推进合作共建协调发展,以大都市圈竞争力获取在区域和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因此,从安徽来说,一方面要加快合肥都市圈同城化与国际化步伐,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联动皖江、皖南、皖北三大板块,推动安徽省内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提升区域整体实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相邻都市圈的协同发展。比如,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有重叠交叉区域,十分有利于打造“合宁双城都市圈”,形成双核心、多层次、网络化、功能互补的城市空间格局,两点互补、连点成线、由点及面,从而增强双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推进都市圈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未来通过打造“合宁一体化都市圈”,并构建长三角西翼大都市圈,联动长江中上游都市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贡献。。
       都市圈一体化需要加快城市间的立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甚至轻轨、地铁等,打通“断头路”,促进同城化,才能提升一体化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在长三角率先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安徽更大作为。
       4.左右逢源,合作共赢
      (1)以深化改革为先导,凝聚共识把改革作为开路先锋,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看齐意识,对接先进理念。思想观念上与南京、杭州全面等高对接,提高站位、开阔眼界,用国际化视野推进合肥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创造体制机制新优势,把建设法治政府、规范行政行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化政务服务绿色生态。顺应“互联网+”趋势,打造智慧型城市发展模式,提高服务效能,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把人才(工程师以上、硕士以上、高级技工以上、留学归国人员)的待遇进一步提上去,强力改善城市的人才结构。
      (2)推进科技合作,共建创新网络
       以创新驱动战略为主线,以G60科创走廊为抓手,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打造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推动与上海科技创新合作。发挥两城市在科技创新等领域互补性,推动合肥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顶层合作,加强与上海自贸区互动,建设合肥上海产业园,实行差异化发展。加强与南京、杭州产业协同创新。发挥合肥创新特色,借助南京、杭州优势资源,协同建设国际化都市区,加强产业链合作,参与新兴产业布局,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升级和资源流动配置。构筑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体系。构筑安徽与长三角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国家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实现区域科技政策对接与资质互认及统一的技术市场网络。
     (3)夯实融合基础,加快产业联动加快形成与南京、杭州高端产业融合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鼓励合作建设产业园区,建立“飞地经济”。推进区域旅游战略联盟建设,推动三市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与南京、杭州旅游资源数据共建共享。深化产业分工合作,加强区域产业链接和交通物流互补关系,推动合肥家电、汽车、机械、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更快融入长三角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4)推动机制创新,优化制度环境建立合宁杭三个副中心互动合作衔接制度。建立完善三市间政府合作机制,建立合宁杭多层面宽领域的多边交流机制。建立行业间沟通合作机制。由三市工商联牵头,长三角城市各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参加,促进合肥市企业与长三角城市企业之间互动交流。建立跨城市各类行业联盟。构建一体化市场服务体系和交易平台。开展智慧商圈试点建设,促进商贸服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创建合肥国家级服务中心,建设一批互联互通、基地型、服务型开放平台。建立重要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形成区域产业转移引导机制、分工合作机制和项目建设利益共享机制。
     (5)推进品质城市建设全面借鉴宁杭成功做法,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加大力度建设品质合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强与南京、上海等港口合作把合肥建设成为服务全国、辐射长江经济带的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推动合肥都市圈发展,密切圈内城市联系,联动南京杭州都市圈,壮大合肥都市圈,建设国际化开放之都。
      5.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美丽长三角坚持生态优先战略,构建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新型城市创新空间,建设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宜居之地。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巢湖。打造城湖共生、生态宜居的典范。协同沪苏浙加强长三角生态环保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全省江河湖泊治理,重点跨界河流协同治理和水资源联动调度。加快推进长江、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共筑皖西大别山区、皖南生态屏障。
(作者: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