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22年第1期

柳孜运河的前世今生及几点建议

时间:2023-01-06 阅读:215 作者:课题组

      2021年3月起,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关于隋唐大运河柳孜运河遗址保护”课题组先后赴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对通济渠流经路线、运河结构、河道变迁、水工技术、造船技术、漕运历史、商旅活动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先就柳孜运河保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临涣历史上“三个时期”的划分

       或许不为众人所知,被誉为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的临涣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淮北平原,境内自然风光秀丽,历史久远悠长,文化底蕴深厚,革命遗迹丰富,是淮北市两座“安徽省千年古镇”之一。当我们缓缓打开历史画卷,走进历史文化长廊,总有那些年、那些人做的那些事,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不过仅就临涣历代建置沿革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远古时期
       据考古发掘和科学测年,临涣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论断在观星台遗址与黄土岗遗址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观星台遗址南临浍河,北通集市,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50米,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3米,“发现了蚌壳堆积层,采集的遗物有陶片和鹿角、网坠。新石器时代陶片有央砂红陶和泥质红陶、黑陶,纹饰有附加堆纹、按窝,器形有鼎足、鬻足和豆把等。周代陶片有泥质红陶、黑陶、红胎黑衣陶等,纹饰有绳纹、宽弦纹,器形有罐口沿”,经专家鉴定该遗址是龙山、商周至汉代文化遗存;黄土岗遗址位于临涣中部,“据1984年11月16日安徽省考古学家研究所汪本初的考证,文化层土厚1-2米,地面采集鬲足2件,砂质红陶圆锥形足1件,在黄土岗西路沟里发现石斧1件”,属于新石器时期遗址。
传说夏禹分天下为九州,临涣为徐州所辖,至商没有大的变化。有学者指出,“东夷族少昊后裔钟离国在商代迁于今安徽亳州南临涣集”,这于史也有据可查,如宋代罗泌在《路史·国名纪丁》中认为,“钟,今亳(州)之临涣”。至于《诗经・商颂・长发篇》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之句,说的是“传说在距今约四千年前的夏朝前期,居于今河南商丘的商族部落首领相土曾一度来相城居留,从而促进了相城的形成”,此后相邑、铚邑齐名并列,互为依存,相得益彰,以至于后人常以“相铚”合称,正所谓“春秋时期的淮北,包括相城、铚城二邑,当南北之分野,居东西之要冲,有建都立郡之盛,传睢涣多文之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二)铚城时期
       据当今学者考证,“春秋战国时期,现在的临涣一带属宋国的铚邑所辖。宋亡后,铚邑沦入楚国版图”;秦统一中国后,在这里设置铚县,属于泗水郡,郡治设在相城;西汉以后,铚县隶属关系和建制多有变化,特别是“南北朝时期,铚县的建置变迁更为复杂,刘宋前期控制安徽全境,曾设置过沛郡和谯郡,但下面所辖的县均没有铚县。这说明刘宋时期已经废铚县。刘宋后期及南齐时期,铚县一带已沦入北魏疆域内,自此,铚县已不复存在”。
(三)临涣时期
据《安徽省志》记载:“临涣郡:梁普通六年(525年),克北魏铚城。大通二年(528年),以临涣水为郡名,治临涣故铚城”,是为临涣始名。此后,大致经历“北齐废郡为县,隋唐宋金绵延。迨至元朝至元二年,建制降而民风健。其后为乡为区为镇,名多变而韵依然。或曰涣阳,或称临阳,或谓分州,终复临涣”。
 

二、临涣现实中“六个一”的特色

       由于临涣生态环境优美,水路交通便利,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保留着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尤其是还保留着“素面朝天、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旧时风貌,不少外地游客正慕名前来探古寻幽”,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乡镇”“安徽省千年古镇”“安徽省旅游十大古村镇”“安徽省文明村镇”“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毋庸置疑,有着“不翻典籍读国史,不出中原看水乡”美誉的临涣,既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又是一座令人神往的“生态水镇”,关于这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详见后文详实论述。此外,临涣还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临涣是一座运河要镇。
      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本》中有这样一段话,“柳孜运河遗址发掘的一批重要遗迹遗物,为了解、研究运河的形成、使用、淤塞、废弃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有力地证明了隋、唐、宋三个朝代期间,大运河通济渠段的流经路线、航运方式、货物运输等重要历史事实”。且不说“广陵散与柳枝词”“百善”的得名就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有关联;也不说隋唐宋时期,曾经“庙宇九十九座,井百眼”的柳孜镇是归临涣县直接管辖的;还不说浍河作为“唐、宋、元、明等历代重要的水运路线,有‘运米百万及东南之乡,百物众宝不可胜计’的记录”;更不说“千年前的临涣,距隋唐大运河不远,或者它就位于大运河的岸边,当时的浍河水汇入了隋唐大运河”。就以现在临涣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直线距离中国运河考古史上首次大发现——柳孜运河遗址也就是10公里左右。可见,在一定程度上讲,临涣就是这条“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百货,悉由此路而进”的黄金水道中的一座运河要镇,在全线通航年代很可能每天都有许多官私船只停泊,商旅上岸入城投宿,或直接通过这里市易物资,只不过北宋灭亡之后长达700年之久的“黄河夺淮”的结果是,从洛阳出发的通济渠已“被无情的黄河水淹塞淤平”,曾经的“漕运帆樯去似飞”“万尾鳞鳞汴岸舟”的壮观景象不复存在,连同当年通过“横斜三沟”成为四通八达的运河漕运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临涣,也渐渐为人所淡忘,甚至是不为人知了。
     (二)临涣是一座商贸重镇。
       临涣地处广袤无垠、风光旖旎的淮北平原,是苏、鲁、豫、皖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埠,也是这一区域的一座商贸重镇。特别是临涣依河成镇、因水兴市,浍河穿境而过,下游入淮河,进入长江,占尽了水利、交通之便。正是凭借发达的水系与便捷的地利,临涣很早就成为浍河岸边重要的商埠,如“三国曹魏时期,曹操曾在浍河岸边的铚城建造粮仓,为方便粮食内调外运,在浍河北岸开挖一条大沟通至城内。至今大沟痕迹依稀可见,人们称为‘运粮沟’”。
     (三)临涣是一座红色名镇。
      临涣地处中原腹地、包浍要冲,地位显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从远古走来,一路上刀光血影,托起了“这方土地义薄云天的豪情壮志”,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攻打的第一座城池就是临涣;伍子胥、曹操和太平军、捻军都在这里驻扎过军队”,还有“三国吕布兵不血刃攻下铚城,南梁将领陈庆之兵发临涣收复大梁、睢阳,唐朝咸通年间康承训克临涣”等,至今尚存的一些历史遗址、遗迹还依稀可寻,如许多石匾石碑上镂刻着“永镇山河”“光耀千古”的字样,仿佛娓娓诉说着曾经的苦难、牺牲与英雄故事,给人以苍茫厚重的历史感。
    (四)临涣是一座文化大镇。
      如果在临涣旅游,导游在解说之时往往会盛赞这里“地上、地下、城内、城外,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此言真实不虚。仅就物质文化而言,可说是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向来有“两庵、四寺、九阁、十八庙、两堂对两馆、十二景地配四泉”之说,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除了上述文物遗存、遗迹之外,临涣还蕴含着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故事传说,为人们展示了一个立体的、丰富的、文化的临涣。
      由以上可见,“作为楚宋文化与中原文化交界地带的皖北古镇临涣,既有楚宋文化的粗犷豪放,又有中原文化的丰富深厚”,它的历史文化优势和特色极为明显:一是品位较高,对外影响力大,境内有两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分别为临涣城址和文昌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风靡一时的“淮北花鼓戏”,这在淮北乃至皖北都是极为少见的;二是历史绵延有序,自4000年前的黄土岗遗址至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遗存皆有发现,且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一应俱全;三是地域特色鲜明,除运河文化外,还拥有红色文化、古琴文化、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商事文化、农耕文化等,孕育了蹇叔、嵇康、戴逵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传承和保留了丝弦、坠子、大鼓等一批民俗文化。如此看来,正是由于临涣“明清老街古色古香,浍河奇泉晶莹剔透,棒棒茶馆名闻遐迩,城隍禅庙源远流长,香山隋槐遮天蔽日,天主教堂肃穆幽静,凤凰高台鬼斧神工,前委旧址情溶四季,烈士陵园绿荫凝志”,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淮北文化看濉溪,濉溪文化在临涣这句话,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临涣未来保护和建设“一二三四五”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保护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存文化火种;提倡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要求深化保护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他的“这些思考与探索,是对文物保护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更高要求”。基于临涣是一座挹古扬今、继往开来的千年古镇,蕴含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和皖北文化特质,是皖北尤其是淮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对临涣未来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当务之急是,集思广益、汇聚众智,坚持高起点,科学制定一个保护和建设专项规划。
        第二,全局之要是,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坚持高规格,精心打造“千年古镇”“水韵流芳”两张金字招牌。
        第三,关键之招,是借势发力,主动作为,坚持高质量,积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皖北振兴”“南部次中心”这国家、省、市三大发展战略落地生根。
        第四,点睛之笔是,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坚持高标准,严格遵守“文化引领,彰显特色”“保护优先,强化传承”“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明确权责,持续发展”四条基本原则。
       第五,创新之处,生动描摹,立体呈现 ,坚持高水平,认真写好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绿色生态“美”起来、红色阵地“强”起来、民俗风情“靓”起来、文旅融合“火”起来这五篇大文章。

﹙组长:庆跃先,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省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原所长,编审﹚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