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22年第3期

网民社会时代推进我国四大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3-01-08 阅读:167 作者:程必定

       摘要: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内含着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是共同发展。网络已成为更普惠的发展方式,2021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人,标志着己进入网民社会时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是为缩小区域差距创造共同发展的条件。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应注重发挥互联网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的多种作用,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网民社会;区域差距;高质量发展;四大地区

引 言
       判断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多种标志,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看,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全国人民迈向共同富裕,应该是判断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标志之一。因为高质量发展就内含着缩小收入差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讲话时所指出的,“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总体上都服从服务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面向未来,“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定不移推进共同富裕”。可以说,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在共同发展中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亦即是,共同发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缩小收入差距的共同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网络已成为更普惠的发展方式,能从多方面创造共同发展的条件,也必然会持续推进内含着缩小收入差距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3.0%,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8.5个小时。中国网民规模超10亿人,标志着己进入网民社会时代。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是多方面为共同富裕创造共同发展是的条件。因为人口与要素流动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高速化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劳动力与要素的流动提供了便捷条件,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如今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而泛在性、普惠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又出现了网民社会,在地理空间上形成网络空间,情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人不一定迁徙或流动, 在网络空间上参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具有可能性。努力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是各地区的政界业界学界都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新课题。

       当前,全球互联网己进入国际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广泛应用的新阶段。Pv6是网络基础设施的“高端”,主要功能是强力扫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方面的障碍,使互联网深入到全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应用场景。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都提速布局IPv6,在我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17年11月就联合发文,对推动IPv6在全国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以此为标志,我国互联网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大幅度提升,加快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个突出特征是,东、中、西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下表是四大地区在2017年至2021年间,人口、网民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由表可见,在这四年期间,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互联网普

中国四大地区人口、网民和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对比表(2017-2021年)

地 区

东 部

中 部

西 部

东 北

全 国

 

 

 

2017

人口

亿人

5.34

3.69

3.77

1.09

13.90

占全国,%

 38.42

 26.55

 27.12

 7.84


网民

亿人

3.476

1.638

1.643

0.553

7.31

占全国,%

 47.6

 22.1

 22.5

 7.6


普及率,%

 65.1

 44.4

 43.6

 50.7

53.2

GDP

万亿元

44.76

17.65

14.88

5.42

82.71

占全国,%

 54.12

 21.34

 17.99

 6.52


人均,万元

8.38(1.00)

4.7(0.57)

3.96(0.47)

4.97(0.59)

5.9(0.71)

 

 

 

2021

人口

亿人

5.652

3.631

3.816

0.980

14.126

占全国,%

  40.1

  25.7

  27.0

 6.94


网民

亿人

4.52

2.53

2.54

0.72

10.32

占全国,%

43.8

24.5

24.6

6.4


普及率,%

 80.0

  69.4

  66.1

 73.4

73.0

GDP

万亿元

59.22

25.01

24.56

5.57

114.37

占全国,%

51.77

21.87

21.47

4.87


人均,万元

10.48(1.00)

6.86(0.65)

6.37(0.61)

5.71(0.55)

8.10(0.77)

 

四年变化

人口在全国占比

升1.68点

降0.65点

降0.12点

降0.90点


互联网普及率提升

14.9个点

25.0个点

22.5个点

22.7个点

19.8个点

GDP在全国占比

降2.35点

升0.53点

升3.48点

降1.65点


人均GDP变化

以东部为1

升8个点

升14个点

降4个点

升6个点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及全国和各省(市)区2021年统计年报。

及率分别提升了14.9、25.0、22.5和22.7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提升了19.8个百分点;若以东部地区的人均GDP为基准,四年间,中部、西部地区及全国人均GDP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分别缩小了8、14和6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在网民社会,互联网会推进内含着缩小收入差距的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网民社会将趋向成熟,基于这个客观趋势,包括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在内的各省市,都应注重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内含着缩小收入差距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走智能化道路,对工业化赋能
       网民社会是智能化社会,在网民社会推进内含着缩小收入差距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都应走智能化道路,对工业化赋能。
所谓智能化道路,就是深度融入由人工智能技术为主开启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人工智能、5G、区块链、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以及量子科技等广泛引入经济结构的重塑和升级之中,使更多的人运用智能技术参与共同发展并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经济发展道路。在中国,核心是以智能化对工业化赋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因为中国虽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仅居世界70多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主要原因是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并没有完成,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推进世界形成智能化高潮的网民社会时代,必须以智能化对工业化赋能,不搞“去工业化”,也不搞“再工业化”,而是以智能化推动“升工业化”,从发展先进生产力层面推进四大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缩小区域差距,使全国人民在网民社会新时代,都有机会参与共同发展而迈向共同富裕。
       由上表可见,在2017年至2021年的四年间,中部和西部地区的GDP占全国的比例分别提升了0.53、3.48个百分点,人均GDP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分别缩小了8、14个百分点,与互联网普及率分别提升了25.0、22.5个百分点是有密切关联的,说明中西部地区在网民社会新时代,完全有条件走智能化道路对工业化赋能,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东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全国最高,说明智能化起点高,在“万物互联”的网民社会新时代,可以更有效地辐射中西部地区,在缩小区域差距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东北地区2017年至2021年间GDP占全国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人均GDP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也扩大了4个百分点,但互联网普及率上升了22.7个百分点,说明东北地区的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好,为以智能化对老工业基地赋能提供了优越条件,东北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有广阔前景,走智能化道路会扭转东北地区人均GDP与其他地区差距扩大的局面。

二、 培育企业成为“数字体”,形成智能化的推进器
       网民社会时代也是数字经济时代,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都需要企业承担。中国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走智能化道路,都应努力把企业培育成为“数字体”,即数字化企业,形成智能化的推进器。
       21世纪初开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和越来越大的规模,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经营业态。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已顺应这种发展趋势,注重利用大数据,在“云”上进行决策、生产、销售、经营、为客户服务,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据工信部的调查,目前中国已有92%的企业开始数字化转型,不少企业转型很成功,实际上已在把企业打造为“万物互联”的“数字体”。其必然趋向是,一方面,这类企业正出现生产与服务精准化、客户关系稳定化、业务边界柔性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的新态势,企业内生出很强的发展轫性,在产业链供应链重组的激烈竞争中,会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向“数字体”的深度转型而成为国家和地区智能化的推进器,智能因素不仅会大幅度提升单个企业组织形式的敏捷程度,更会在整体上推进相关线性产业链向智能化生态群的转变,在网络平台基础上打造集群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使关联企业在“万物互联”的分工合作中分享发展红利,又为所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输入不竭动力。基于这种发展趋势,在“十四五”时期,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都应积极推动企业向“数字体”的深度转型,把企业培育为地区经济智能化发展的推进器。
       在这方面,国有企业有必要、也有条件走在前面,率先成为所在地区的“数字体”,并带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向“数字体”转型,共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国家也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就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中央直属国有企业行动最快,已普遍制定了数字化规划和专项行动方案,还设立了首席数字官等复合型业务岗位,一批央企的数字化转型甚至走在世界同行前列,发挥了“数字体”的示范带动作用。东、中、西和东北的地方直属国有企业应积极跟进,培育更多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企业成为地区经济的“数字体”,在网民社会中以数据的力量推动四大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网民努力成为“数字人”,与数字社会发展相适应
      网民社会时代也是数字社会时代,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3.0%,数据已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数字社会正在蓬勃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快数字社会建设作出部署安排,提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描绘了未来中国数字社会建设的图景。
       国家对数字社会建设的部署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了技术支撑,但作为网民,更要看到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新趋势,应努力成为“数字人”,即运用数据、贡献数据而又分享数据工作和生活的人,才可能与数字社会发展相适应。正如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教授在2016年出版并翻译成30多种文字行销全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一书中所指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让人类变得更数据化,使   我们超越小我”,而网民成为“数字人”,在网络空间实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就可以真正超越“小我”。
       网络空间是一个信息数据不断生成、存储、流转和分享的特定空间,网民可以更便捷地在网络空间实现人、电脑、服务器、智能设备、信息数据资源库的连接和贯通,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各类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利用,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中国已建立起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 “十四五”时期会进一步提升,网络空间会更加完善,人不分东西南北,居不分城市乡村,都可以在网络空间跨越现实的地理空间界限,方便快捷地完成资源要素的对接和组合,每个网民都可以提升资源整合利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一种因素,将会在社会层面推进不同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且,中国又是多民族的国家,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都有多民族居住,民族的差异性会融合于网络空间的同一性,个性化的人会成为同一性的“数字人”,这样,依托网络空间建设数字社会,是新时代的重大进步,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迈向共同富裕开辟的光明大道。

四、加快“新基建”,为网民参与智能化活动提供支撑
       “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是以新发展观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
       我国高度重视这些领域的“新基建”,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对疫情期间全国及地区的经济复苏和进一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表明,网民参与智能化活动的程度和效果,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直接相关。
       几年来,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的“新基建”都有很大进展,但仍存在着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地区差距大。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于2022年2月17日联合发文,在东西部地区一体化布局大数据中心体系,带动西部地区的“新基建”。主要是发挥东部地区算力优势和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在东部地区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西部地区的成渝、内蒙、宁夏、甘肃、贵州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海量数据,放到西部地区计算处理,简称“东数西算”工程。可以预见,“东数西算”工程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西部地区的“新基建”会快速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的数据流通、价值传递、产业转移,也为西部地区网民参与智能化活动带来大量机会,从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十四五”时期,为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各地都要加快“新基建”,为网民参与智能化活动提供支撑。
       从当前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看,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的“新基建”要突出“三统筹”:一是统筹谋划“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顶层设计,加强两者之间的有机衔接,便于使用时协同发力、优势互补;二是统筹协调“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建设时序与重点,合理配置建设力量,增强协同能力;三是统筹推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融合创新发展,推进“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资源共享、空间共用,统筹空间布局和要素连接,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牵动作用,以“新基建”改造提升传统基建的功能,以传统基建为“新基建”提供基础性支撑,提高协同效率。显然,这样的“三统筹”会更好地为网民参与智能化活动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加快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区域差距。

五、加强网络管理,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新的挑战
       尽管网民社会具有创新活力强劲、大众参与广泛、资源利用高效等特征,推动内含着缩小区域差距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同时又会面临数据安全、数字壁垒、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为此,需要从网络管理视角应对这些挑战。
       我国高度重视“依法管网”,全国人大常委会早在2017年就颁布了《网络安全法》,2021年又颁布了四个重要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6月1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是中国首部数据安全领域极为重要的基础性立法;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8月2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是一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条款;三是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21年8月30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2021年9月1日起执行,是在网络时代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一部重要规章;四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1年7月5颁发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是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对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汽车数据合理开发利用等都有重要作用。
       以上四部法律法规及政府规章,反映了中国依法按规管理网络的原则,在规模超10亿人的网民社会,既可以抓住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更可以主动应对超大规模网络社会在高质量发展中可能出现各种风险的挑战,也回应了对公众日益关注的数据滥用问题,受到企业和居民的拥护而得到顺利实施。各省(市)区都应严格实施,广大网民要严格执行,在网民社会新时代,通过网络管理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断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不同职业群体的收入差距。
(作者为安徽省时代战略研究院院长)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