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22年第5期

推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兼评《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时间:2023-01-10 阅读:186 作者:储昭斌

      摘要:我国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都存在着差异,而区域一体化可在区域间创造共同发展的条件,从而能缩小区域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推进迈向共同富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新时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应走智能化道路,推进一体化的更高质量发展,率先推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安徽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欠发达省份,要实施智能化战略,迈向中国省区第一方阵;全面导入因素,打造新时代发挥递增型比较优势的安徽新版本;扬内陆腹地广阔之长,建设东中协调发展先行区。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  智能化 长三角 安徽


      我国是地域辽阔的地理大国,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都存在着差异。由于这些差异,我国又存在着居民收入的区域差距。2021年我国已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应是区域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强国,而共同富裕是要通过共同发展实现的,区域一体化正是创造共同发展条件,加快全国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比如,由安徽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程必定等著的《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就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这个重大问题,使人们对推进中国特色的区域一体化,以及安徽如何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都有许多新的启发。

一、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我国推进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讲话时指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总体上都服从服务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面向未来,“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定不移推进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缩小居民收入区域差距而共同富裕的条件是共同发展,而区域一体化正是创造区域间共同发展的条件,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区域一体化就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从区域一体化的空间范围和审视维度两个方面,对此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证。
      从区域一体化的空间范围看,区域一体化是“区域” 和“一体化”两个词的组合,“区域”是发展空间的概念,“一体化”是发展水平的概念,这种组合本身就说明,区域一体化既有对发展水平的要求,又有对发展空间范围的要求,尽可能扩大区域范围,使更大区域范围内的企业和居民都能分享一体化的成果。比如,欧洲一体化有20多个国家参与,是有较大区域范围的跨国区域一体化,因而被公认为当今世界发展效果最好的区域一体化。在我国,以上海为中心的苏南、浙北16个城市构成的自然地理上的“小长江三角洲”地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区域一体化,由于能打破行政区界限而优化要素配置,为参与区域创造了共同发展的条件,发展效果好,区域一体化的范围便逐渐扩大到江苏、浙江两省全域,但始终没有成为国家战略。但是,当经济欠发达的安徽也加入长三角后,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7日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扩大长三角一体化空间范围的战略意义。那就是,长三角一体化不能只局限在沪苏浙发达地区,还要包括欠发达的安徽,为安徽与沪苏浙创造共同发展的条件,从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其他地区通过区域一体化创造共同发展的条件、走向共同富裕提供示范作用。因为沪苏浙的区域一体化基础好,即使长三角一体化不上升为国家战略,沪苏浙也有较强的能力,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安徽作为欠发达省份,实现这个目标就有相当的难度,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扩大区域一体化的空间范围,使安徽在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既打破行政区接受沪苏浙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更通过自身努力加快发展,逐渐缩小与沪苏浙发达地区的差距。这样,会在更大的空间范围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安徽与沪苏浙创造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条件。实际上,在国家的战略安排下,安徽也发挥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而奋发努力,经济发展加快,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2959亿元,居全国第11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9万元,居全国第13位,与沪苏浙的差距也逐年缩小,扭转了长期存在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居中、人均水平在全国居后的落后局面。
       从区域一体化的审视维度看,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局和可持续发展网络联合编撰的《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经济地理》,通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发现,无论是国际、国内的区域一体化,都可以遵循三大特征审视其发展:一是提高密度,二是缩短距离,三是减少分割。提高密度是提高每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总量,缩短距离是缩短要素和商品流动的距离,减少分割是减少对市场的分割。其贡献是,为人们审视和研究国际和国内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三个清晰的分析维度,构建起研究和评价区域一体化的“三维度”分析框架。《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既从方法理论上借鉴了这种审视维度,又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出发,增加了第四个审视维度:公平均等。因为我国的区域一体化是为区域间居民共同富裕而创造共同发展条件的区域一体化,而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减少分割三维度可为区域间的共同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值得借鉴,但却忽视了社会发展维度的分析,可能是因为从社会发展维度分析对上百个国家区域一体化的研究有相当的难度,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的作者们有意作出这种忽视性的处理,而从其他三个维度分析区域一体化对不同地区居民的财富分享和社会福利增长的影响,但审视我国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就不能忽视社会发展维度的作用,可用“公平均等”来体现社会发展维度对区域一体化的贡献,所以需要完善,以四维度替代三维度,来审视我国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说,本书对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的借鉴与完善,是对我国区域一体化研究的方法理论上的创新。据此,本书又从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减少分割、公平均等四个维度,对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区域单元,以实际资料和大量数据,分别研判了长三角和安徽省的区域一体化程度,对每个城市都会有很多启发。

二、长三角更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率先推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区域一体化既是最早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又更应该具有中国的新内涵;区域一体化既在我国各地普遍推开,但不同地区应有不同的特征。长三角作为我国的发达地区,区域一体化应该有长三角的特征。那么,区域一体化中国的新内涵是什么,长三角一体化有哪些特征,《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都第一次作了全新的回答。
       关于区域一体化中国的新内涵,《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认为,我国的区域一体化是区域间在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态势的科学判断而提出的。2019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2019年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总书记的同题重要文章。这就表明,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区域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还第一次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因为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巨型大国,一方面,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别很大;另一方面,差别中也显示或潜在着各种相对比较优势,不能因为自然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别,而让区域经济差距长期存在下去。推进各类区域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而又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满足各类区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态势。从这个总体态势出发认识区域一体化,可以用一句话给区域一体化作出新的定义,那就是:区域一体化是区域间在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新定义突出了区域一体化能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体现了区域一体化的中国新内涵。为实现这样的区域一体化,《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还提出“互补的递增性比较优势”概念,而区域一体化正是在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分工合作,形成这种互补的递增性比较优势,为不同区域的共同发展创造条件,从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关于长三角一体化有哪些特色,《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认为,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三性、四高” 的特征。所谓“三性”,一是区域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二是发展成果的国民共享性,三是区域发展的可持续及韧性;所谓 “四高” 一是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二是空间结构的高优化,三是市场机制的高效率,四是区域政策的高集成。其中,“三性”是对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普遍要求,“四高”是对长三角这类发达地区推进区域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的特定要求。显然,更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并没有改变区域一体化的原本含义,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机制、动力和效率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可以推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长三角地区推进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既是可行的,又是非常必要的。从可行性角度看,因为长三角不仅是我国的经济技术发达地区,也是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发展最好的地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长三角地区就在全国率先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区域一体化开始起步;1982年国务院成立了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以区域合作为基础发展区域一体化,1987年因国务院机构改革虽然撤销了这个规划办公室,但区域一体化的实践仍在持续推进;1996年成立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区域一体化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进入本世纪,一体化由部分城市向长三角全域扩展,积极探索和构建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由于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积累,长三角一体化已走在全国前列,有条件、也有能力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特别是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一市三省都以“更高质量”为标杆推进一体化,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正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必要性角度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全国人民通过共同发展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区域一体化可以开辟区域间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但我国又地域辽阔、区域间差异大,需要经济技术发达、区域一体化发展最好的长三角先行一步,通过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发展率先实现共同富裕,可以为其他地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正因如此,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是具有导向意义和引领作用的。更何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区域一体化也要高质量发展,如今,区域一体化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像长三角这样区域一体化起步早、发展好的地区,区域一体化应该是更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意义所在。
       需要指出的,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委提交的《关于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上作出批示,明确提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其长”,更好地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当前人们却大多略去了“更”字,一字之略,内涵与要求都有不同。在新发展阶段,长三角地区实施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应坚持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率先推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

三、走智能化道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更高质量发展?《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出走智能化道路,以智能化对一体化赋能,以智能化推进更高质量发展,以智能化紧扣“一体化” “高质量”两个关键。
     《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从四个视角提出,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更高质量发展必须走智能化道路。一是从历史视角看,智能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因为智能化是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曾经历了采集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和工业化时代,形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几次伟大浪潮,为人类社会进步输入了巨大的动力,进入在本世纪初人类掌握了更为复杂的智能技术,正在掀起波澜壮阔的智能化浪潮[[7]。可以说,智能化是人类社会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向,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从世界视角看,是百年大变局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百年大变局是当今世界秩序演变不可避免的现象,出现的“乱局”虽然会产生巨大的破坏性,但本质上是世界秩序的深刻变革,推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社会化深入发展,世界正向进步方向演变。而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是百年变局中推动世界向进步方向演变的巨大力量。长三角地区推进更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必须把握这种巨大力量。三是从中国视角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我国虽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2021年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仍是发展中国家,在百年大变局中实现中华崛起,内部面临着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和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带来的挑战,外部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技术封锁和打压的严峻挑战,而走智能化道路,深度融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应对这些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长三角地区应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长三角的区域贡献。四是从长三角视角看,更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是发展机制、动力和效率都发生深刻变革的区域一体化,而智能技术可从多方面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动力和效率的深刻变革,长三角地区的智能技术发展起步早、领域广、基础好,有条件、有能力走智能化道路,推动区域一体化的更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长三角地区如何走智能化道路,推动区域一体化的更高质量发展,《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智能化对“一体化”和“高质量” 全面赋能。
      就“一体化”而言,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涌现的智能化浪潮,正在形成人机互动、万物互联的泛在性通达网络,“云”层上的物联网对行政区界具有巨大的穿透力,以无形的力量打破地面上的行政区障碍,大幅度地降低甚至消除区域一体化的制度成本,会在更深层次扩大一体化的区域范围,一体化也更便捷、更有效地发展。长三角地区是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云制造指数﹙2019﹚》,2018年长三角地区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16669万个,占常住人口的73.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企业上云指数达5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 。企业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长三角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利用大数据,在“云”进行决策、生产、销售、经营、为客户服务,出现生产与服务精准化、客户关系稳定化、业务边界柔性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的新态势,智能因素不仅会大幅度提升单个企业组织形式的敏捷程度,更会在整体上推进相关线性产业链向智能化生态群的转变,在网络平台基础上打造集群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使关联企业在一体化的分工合作中分享发展红利,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输入不竭动力。如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活动数据资源越来越多地“入云”,已在天上形成数据化的“云库”,市场主体和自然人的活动都可以利用“云”的智能化因素把距离缩短为零,有效配置资源与要素,显然,在企业的推动下,长三角一体化就会有更高的效率。世界刚进入5G 时代,2018年11月30日5G视频电话便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实现跨四省市的互联互通,正快速向其他城市延伸,5G为智能化因素向经济社会领域的扩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会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提升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水平。
就“高质量”而言,智能化因素也是创新要素,为产业发展全面赋能,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形成更多的智能技术,既会快速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推进产业链的高级化,又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显然,智能技术对产业链高级化和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赋能作用,会从根本上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在长三角地区,这些方面都起步早、发展好,智能技术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正全面体现,多领域、深层次地推进一体化的更高质量发展。比如,在以智能化因素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方面,早在2008年,长三角四省市就成立了“长三角科技发展联盟”,2014年又成立了“长三角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联盟”,合作共享培育智能化因素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特别是沿G60高速公路的松江、苏州、嘉兴、杭州、湖州、金华、宣城、芜湖、合肥等跨省级行政区城市间,还联合建设了G60创新走廊,企业间按照行业联合成立多个创新联盟,政府间围绕服务企业共同建立“一网通办”制度,智能化因素形成集聚趋势,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叠加效应,正成长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密集带。又如,在以智能技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智能产业发展方面,早在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就成为首个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集聚企业2000多家,为长三角地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设备与技术支撑,量子通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长三角四省市更是蓬勃发展,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产业发展的先行区。而且,一些未来智能产业也在长三角地区研发、孕育,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很大。还比如,在以智能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方面,长三角地区也走在全国前列,许多传统产业因智能化的赋能而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发展。如合肥市虽然是后发城市,但智能制造异军突起,带动了本市及安徽省的制造业升级,2018年、2019年、2020年还成功地举办了三届世界制造业大会,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高地。长三角的实践表明,智能化因素为工业化赋能,不仅会推进产业的跨界发展、融合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而且会提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长三角地区的智能化力量很强,对保护和提升长三角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会更明显。
       推进智能化因素对“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全面赋能,企业的科技创新新能力既是基础,又是主力。长三角地区的智能化程度较高,产业基础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也很强。如2019年长三角一市三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的36.97﹪,R&D经费占全国的32.2﹪,R&D项目占全国的39.0﹪,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的30.0﹪,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35.9﹪。从企业基础看,长三角地区更有条件有能力率先走智能化道路,推进智能化因素对“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全面赋能,推进区域一体化的更高质量发展。

四、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崛起

       与沪苏浙相比,安徽是长三角地区的欠发达省份,如何使安徽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与经济发达的沪苏浙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安徽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以大量的篇幅,对此也作了重点研究。认为安徽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会加快崛起,缩小与沪苏浙的差距,并提出许多战略性的分析和建议,特别是提出以下三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见解,对安徽政界、业界、学界都会有新的启发。
       1.安徽要实施智能化战略,迈向中国省区第一方阵。
       历史上,安徽是我国的经济文化发达省份,江淮地区是富饶之地。从明代到清初,安徽与江苏、上海同属江南省,经济上有弛名全国的徽商,文化上有名誉天下的桐城文派,可称是中国省区的“第一方阵”。 但是,自近代以来,安徽不是国家工业化的重点地区,屡屡错过中国家工业化的高潮,渐渐成为一个欠发达省区。改革开放以后,省委、省政府针对农业大省的省情特征,在全国省区较早提出实施工业化战略,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在上个世纪90年代重点发展轻工业,安徽一跃成为全国的轻工大省;进入本世纪的第一个10年又重点发展制造业,安徽很快又成为全国的制造业大省;党的十八大后更加重视自主创新,适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围绕产业创新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又陆续围绕制度创新建设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围绕原始创新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围绕技术创新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又推出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大众、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38681亿元,居全国第11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3426元,居全国第13位,扭转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居中、人均水平在全国居后的落后局面。2021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达4295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9177元,仍分别居全国第11位、第13位。在新时代,为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安徽在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实施智能化战略,走智能化道路,对工业化赋能,完全可以进入全国省﹙市﹚区第一方阵。《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和安徽省政府制定的《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都提出进入中国省区第一方阵的目标。我国省﹙市﹚区第一方阵的基本标志是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值进入全国前10位,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安徽在“十四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可以进入全国前10位, “十五五”时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可以进入全国前10位,真正进入中国省区第一方阵。
        2.安徽要全面导入智能化因素,打造新时代发挥递增型比较优势的安徽新版本。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这样的区域经济布局也是共同发展迈向共同富裕的区域经济布局,关键是优势互补,亦即区域间有优势、能互补,且互补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可以形成递增性的比较优势。因为从经济布局角度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在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在区域间形成优势互补,以最佳的资源配置,达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与优势互补的区域范围有关,若优势互补的区域范围越大,某个区域可以参与互补的比较优势门类和机会就会越多。这样,区域比较优势成叠加之势,形成递增型的区域比较优势,更会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质量。尤其是后发地区,若能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参与优势互补,比较优势释放的空间也就越大,就会走出“比较优势陷阱”,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这是优势互补的客观规律。就安徽而言,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经济布局演变,虽然也遵循优势互补的客观规律,但仍存在着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不同程度地受行政区界限的约束,区域经济布局的形成偏于内生型。如今,安徽已是长三角的成员,但又是长三角地区的后发省份,从省情的这个特征出发,谋划本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总体思路的着眼点,应从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高度,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打造新时代发挥比较优势的安徽新版本。在长三角地区,发挥安徽比较优势,与沪苏浙优势互补,推进安徽的高质量发展;在本省范围,更要眼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破省、市、县行政区界,发挥各市、县的比较优势, 相互之间优势互补,推进各市、县的高质量发展。显然,这是推进内生型布局向开放型布局的战略转型,是对本省区域经济现状布局的优化和提升,因而称之为新时代发挥比较优势的安徽新版本。而导入智能化因素对一体化增加密度、缩短距离、减少分割、公平均等四维度的推进,在区域经济布局中会推动优势互补和各个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新发展阶段,安徽要全面导入智能化因素,可以打造新时代发挥递增型比较优势的安徽新版本,加快进入中国省区第一方阵的发展步伐。
       3.安徽要扬内陆腹地广阔之长,建设东中协调发展先行区。

       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相邻,长三角一体化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会带动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一体协调发展。“东中一体”最早是由中国社科院课题组与经济日报社在2017年6月22日共同发布的“201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提出的,这个报告通过对东部地区和相邻的中部地区城镇化、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的考察与比较,认为东中部地区正在形成“东中一体”的网络状城市体系。随着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会加快中部崛起,推动形成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局。但中部六省在经济发展上与东部地区的关联程度不同,安徽与江苏、浙江毗邻,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方面军,一体化会加快缩小与江苏、浙江的差距,迈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作为中部地区省份的安徽,可成为“东中一体”协调发展的先行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安徽有具有内陆腹地广阔的优势,安徽应从长三角和东中部两个层面认识内陆腹地广阔优势的区域价值,扬内陆腹地广阔之长,建设东中协调发展先行区。从长三角层面认识安徽内陆腹地广阔的优势,要深化与苏浙毗邻地区合作,共建东中部协调发展典范区,如皖东地区共建南京都市圈,宣城市共建“一地六县”( 安徽的郎溪县、广德市,江苏省溧阳、宜兴市,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郎溪县境内的上海光明绿色发展基地)产业合作区,皖南地区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皖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从东中部层面认识安徽内陆腹地广阔的优势,要共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东中部协调发展先行区,特别是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推进合肥都市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合作,在建设合肥与武汉、南昌、长沙四个省会城市的合作机制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扩展与中原城市群的区域合作,重点构建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 扩展与豫晋的区域合作。这样,安徽在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承东启中”区位优势建设东中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可以推进东中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充分体现出安徽内陆腹地广阔优势的区域价值。

(项目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的机遇与优势研究﹙编号AHSKZD2019D01﹚,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AHSKZD2018D05,作者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