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期刊 > 2022年第5期

滁州市新旧动能转换路径选择研究

时间:2023-01-10 阅读:184 作者:李强

      摘要:本课题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发展的切入点,把握滁州市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找准发展新动能。首先分析了滁州市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及趋势,然后从滁州市产业结构变动、产业多样化、产业关联度等方面描述了滁州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并探讨了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滁州市新旧动能转换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滁州市  新旧动能转换  路径选择

一、滁州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
      (一)经济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基本在[6%,9%]的增长区间运行。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丰富、生产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借此机遇充分融入全球价值链生产分工环节,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环节的世界工厂。以初级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张为动力、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是中国的传统动能。
      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经济环境面临新常态下的新变化,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固有的增长方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转变,新旧动能面临转换。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将保持增长质量上升和增长速度为中低速的运行态势。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很多,如金融体系的风险,经济增速下降后部分投资的收益率会出现下滑、投资回收期有可能延长,部分资产将从优良资产变为不良资产,资产价格将面临重新估值的风险,金融机构的不良率可能出现上升等。
       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人口红利消退,人口的出生率开始下降,老龄化人口所占据的比率在不断增加,青年人口所占的比例急剧下降,劳动群体急剧缩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上涨较快,中国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业链环节的价格优势正在削弱,一些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在我国东部地区,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等问题,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衡,对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了较大影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才红利逐步凸显。由以前依靠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正逐步向依靠拥有高学历、高技术和高水平的高素质劳动力拉动经济发展的“人才红利”转化,人口红利的潜力正逐步被挖掘。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向人才红利的转化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同时也是新动能培育的艰难挑战。一方面,人口红利消失将迫使低端制造业以及落后产能逐步淘汰,旧的经济发展动能受制于人口与劳动力的结构性变化必然出现减缓趋势。另一方面, 人口红利能否成功的转向人才红利将决定这新旧动能转换能否高效平稳实现,人才红利并非自然实现的被动过程,只有教育水平上升、劳动力技能提高、人力资源需求对接有效这三者的协调联动才能实现向人才红利的顺利过度。人力资源问题也因此为新旧动能转换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政策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过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中央政府已经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有较为深刻的判断,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即经济社会进入了“新常态”,同时已着手逐步推进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新旧动能转化工作是一项解决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抓手。对此,在国家领导人的各项讲话和国家颁布的重要政策中都体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意义。
       2016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及,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2017年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切实加快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促进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蓬勃发展”。2017年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要求全国各地区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政策提出20项具体实施意见,力求在各项具体工作环节打好培育新动能的有利条件。2017年3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山东发展得益于动能转换,望山东在国家发展中继续挑大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继续打头阵。”在4月18日“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新动能体现了新生产力发展趋势,是实体经济发展升级的强大动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习总书记2020年8月18日至21日视察安徽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随后在长三角座谈会上强调“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落差往往是发展空间。有关部门要针对欠发达地区出台实施更精准的举措,推动这些地区跟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这些都要求我们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发展的切入点,把握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找准发展新动能。
      (三)滁州市新旧动能转换的趋势1.产业链集约化发展趋势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工业4.0技术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显示出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速。在与其他地区竞争、合作、协调中,滁州产业从集聚发展进入了产业链集约化发展阶段,判断依据以下六个特征:(1)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上游、中游环节在本地区集中度越来越高;(2)产业链上的大企业(龙头企业)产值占比越来越大;(3)产业链上附加值较高的环节增加值占比越来越高,而且这些高附加值环节中国内企业占比越来越高;(4)产业链上较低附加值环节在地区间转移越来越频繁;(5)产业链上高附加值环节各种规模类型的企业创新活跃,越来越依赖于关键人才投入,高层次技术人才密度和研发强度越来越高;(6)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地标性产业集群开始出现。滁州产业链集约化发展,不仅正在催生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而且通过向全市其它地区延伸产业链,成为中国区域经济整体协调性的重要策源地。
       旧动能:“存量集约化,高原整固”
       就当前经济增长动能来说,旧动能对应于中国工业化迅速推进时期驱动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形成巨大产能的资本密集型投资。滁州抓住了资本密集型投资大推动机遇,在硅基材料产业、先进装备产业、智能家电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型化工产业等制造业领域,相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滁州形成的一大批具有比较优势、由中间产品主导的“产业高原”,对上下游依赖关系较强,企业规模成长约束较多,但发展总体比较稳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由于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要素约束趋紧,滁州凭借特有的区位禀赋,利用本省发展空间,按照东向发展策略,不断创新产业地区间转移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有序地实现“产业高原”空间再集约化;同时部分存量企业加大“智能+”投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保持中间产品创新能力,存量企业中大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原有的市场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新动能:“增量赋能,高峰凸起”
        工业4.0、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产品、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被滁州主导的中间产品产业链覆盖或相关联,这些新产品、新技术作为增量,不断给已有的中间产品产业链赋能。不仅如此,滁州主导的中间产品产业链的空间再集约化,尤其是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推动了产业创新格局,为以“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主的新动能,尤其是,形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营养健康等主导产业的科创型企业成长,特别是涉及卡脖子技术的核心中间产品产业化,提供了充足的、较低成本的空间资源、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催生新动能产业“高峰”的凸起。例如深德彩MiniLED智能屏生产项目,填补滁州市MiniLED新型智能显示产业的空白,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再如利用南京江北新区发展新机遇,借助南京科教资源和软件、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优势,引入电子信息产业等。

二、滁州产业结构变动与新旧动能转换
       (一)滁州结构变动分析
        1.滁州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农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例下降比较明显,第二产业增加值2014年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后续开始下降,而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的占比越来越高,说明滁州市的产业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逐渐转向第三产业,主要是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近年开始由工业制造业逐渐转向服务业驱动。

图1  滁州市2000-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变动趋势图

      图2描述了滁州市三次产业就业占比变动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滁州市部门间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得以确立,这为劳动力流动创造了条件,并且在这一阶段,国企改革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产业。2008年前后,中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也在调整。因此,在这两个阶段,用部门内劳动力份额变化衡量的产业结构变动指数也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总体变动趋势就是大量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进行转移,第一产业(农业)就业人口的比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开始有上升,从2012年开始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例逐渐提升,说明从第一产业流出的就业人口大部分流入了第三产业(服务业)部门,也说明了服务业开始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图2  滁州市2004-2017年三次产业就业占比变动趋势图

      2.滁州有效产业结构变动

      图3描述了滁州市2004-2019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动趋势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大幅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非常迅速,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显然是有效的。同时,第一产业中富余的劳动力逐渐转移至其他产业中,并且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也为第一产业提供了生产工具和服务,这都有利于第一产业内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劳动力份额减少带来的负效应,第一产业的结构变动也是有效的。如此,在大部分年份中,中国整体的产业结构变动都是有效的。但与之前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不同,2012年后第二产业内的劳动力也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开始超过第三产业。假如在这过程中,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缓慢,不足以抵消劳动力转移出去带来的负效应,又或者过多的劳动力转入第三产业,受边际产出递减影响,第二产业内劳动生产率可能会出现相对下滑态势,不足以抵消了劳动力转出的负效应,那么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中的非有效部分比例就会提高,如图4所示两条线就不再完全重合,2018年开始,线就不再完全重合,说明劳动力跨部门间的转移与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分离,劳动力流出部门的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并没有抵消部门劳动力流失的负效应,劳动力流入部门的生产效率的提升下降,减弱了劳动力流入带来的部门转移正效应。

图3  滁州市2004-2019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动趋势图

图4  滁州市2007-2019年有效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图


      (二)滁州产业多样化与产业关联度
       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经济增长失速背后呈现了明显的产业更迭断档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面对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和急剧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如何设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既要完成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又要能够抵御外部市场冲击而保证经济稳定,是滁州经济发展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部分主要从产业多样化、产业关联度等方面描述了滁州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并探讨了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1.产业多样化指数
       相关多样化是一系列多样化的、具有较强经济技术关联的产业在区域内或区域内某一产业周边分布的产业结构。同属于一个大类部门的产业之间的生产和创新过程所具备的知识应更加相似,具有一定的信息关联。如果同一大类内部产业之间具有更多样的满足信息溢出条件的相关产业,越有可能发生信息溢出。无关多样化是一种没有明显技术经济联系的产业在特定地区分布的产业格局,区域内不相关产业的组合能够分散并降低外部经济变化带来的风险,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对于不同层次产业的选择,把滁州统计年鉴中的19个产业作为测算的小类部门,大类部门划分以三次产业为依据,农林牧渔业为第一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为第二产业,年鉴中第三产业分类较细,因此需要作进一步归类处理。借鉴美国经济学家Browning and Singelman(1975)在《服务社会的兴起:美国劳动力的部门转换的人口与社会特征》一书中提出的方法,按照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SIC)将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流通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四类。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年鉴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包括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流通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性服务业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资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样,19个小类部门基础上确定了6个大类部门,具体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流通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下面就要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和无关多样化指数进行测算。
       图5和图6分别展示了滁州市两个指标的变动趋势。2007年以来滁州市产业无关多样化水平不断上升,在2014年之后有一段明显下降,但在2015年止降回涨并且近几年来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而滁州的产业相关多样化水平则呈现“W”式的下降趋势,两次趋势变更的拐点大约发生在2010年和2015年左右,即在中国经济外部冲击最大和经济不确定性最高的时间段内,滁州的城市在相对较少的相关联的产业内比非危机时期更加多样化。说明整体经济形势向好的背景下,滁州的地方政府倾向于创造新产品和开拓新产业以此促进就业或者经济快速增长。而在经济稳定性较差的时候,产业无关多样化则会降低产业关联度和产业韧性,更可能受到供给侧的冲击。

图5  滁州市产业无关多样化水平变动趋势

图6  滁州市产业相关多样化水平变动趋势

     

       表1列出了滁州市10个县市区和两个园区的2015—2019年间产业相关多样化和不相关多样化指数均值,并且按照相关多样化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根据两个指数的排序来看,二者大致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性。从总体上看,相关多样化排名靠前的是定远县、明光市和凤阳县,其次是全椒县、来安县、琅琊区、南谯区。而无关多样性则呈反向排序,天长市、苏滁高新区和经开区。天长市、苏滁高新区和经开区城市多种产业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无关多样化程度较高,多种大门类产业呈共同发展态势,相关多样化则处于较低水平。其他地区城市的相关多样化指数较高,倾向于围绕具有少数比较优势的相关部门安排产业发展的格局,而无关多样化水平往往处于较低水平。

表1  2015—2019 年滁州市城市产业多样化指数测算结果

城市

相关多样化均值

排序

无关多样化均值

排序

定远县

0.034

1

1.445

9

明光市

0.027

2

1.438

10

凤阳县

0.026

3

1.473

7

全椒县

0.022

4

1.462

8

来安县

0.022

5

1.485

6

琅琊区

0.018

6

1.509

4

南谯区

0.016

7

1.499

5

天长市

0.011

8

1.521

3

苏滁高新区

0.009

9

1.533

2

经开区

0.006

10

1.574

1


       2.产业关联度指数
       产业关联度的计算基于32个各细分工业行业的产值,数据来源于2004—2019年滁州市统计年鉴。本文首先计算了2018年滁州市各市在不同行业周围的产业密度或者生产能力。表2汇报了2018年各市排名靠前的五个行业,其中加粗行业为高技术行业。通过对比较优势行业的密度大小进行排列,判定不同行业实现比较优势的难易程度,从而确定滁州比较优势产业培育的目标。结果显示天长市、苏滁高新区和经开区在中、高技术产业空间内具有较强的产业生产密度,其中令人惊喜的是来安县和全椒县的高技术行业的生产潜力巨大。产品密度测度的是地区在某个特定行业与该城市积累的生产能力禀赋的距离,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实现该行业比较优势的可能性越大。那么,也就意味着来安县和全椒县他们可以依赖自身生产和技术能力,积极地抓住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以及部分专用设备等高技术新兴产业兴起的机遇为地区经济增长赋能,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而定远县、明光市和凤阳县目前的高技术制造业的技术能力则很薄弱,需要克服产业发展内外部困境进行积极引导和培育。
表2  2019年滁州市各市潜在生产能力较强的行业

城市

行业

南谯区

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制造

琅琊区

食品医药、纺织新材料、汽车家电配套、装备制造、彩印包装

经开区

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及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

苏滁高新区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营养健康

全椒县

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天长市

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装备制造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和摩托车零部件

来安县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服装玩具

定远县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服装;农副食品加工业

凤阳县

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明光市

机械电子、食品饮料、日用化学产品制造、新能源新材料



      进一步,本文测算了产业关联度指标,产业关联度指标意味着现实中地区内某一产业能够从相关或邻近产业获取知识的程度。例如,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间的知识溢出,特别是当地区将生产范围拓展至所在地未曾生产过的产品的情况下,地区只能凭借之前相关产品或企业获取知识。因此,产业关联度越高的地区“以邻为鉴”的知识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也会越加明显。图7为滁州市各市产业关联度排序结果,呈现其依次递减的分布。

图7  2004—2019 年滁州市城市产业关联度指数测算结果

三、滁州新旧动能转换存在的问题
       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区域在国内外综合经济竞争力。当前,滁州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特征已初步具备,但对标“制造强省”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和要求,滁州在以下几个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一)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未能充分显现
       当前滁州先进制造业集群影响力不足,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未能充分显现。
       一是产业链掌控力不足。主要体现在集群专业性不强,一些集群片面追求多样性,引进项目贪多、贪新、贪全,导致内部核心环节掌控较弱,产品不优,技术不强,品牌效应不明显,与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内在要求差距较大。
       二是产业链配套不足。滁州先进制造业集群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明星企业,但产业集群内有些核心配套企业缺失,导致一些关键零部件需要向境外采购,降低了集群的自主可控性,制约了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二)空间/产业联动性不强
       滁州产业集群存在布局分散、重复建设以及无序竞争的问题。
       一是产业基地(园区)各自为战。我市产业空间的组织结构还比较松散,特别是县市区的产业基地,缺少整体统一的布局规划,内部无序竞争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部分园区热衷于大工程、快项目,存量改造和产业提升方面没有做足文章,缺乏产业链整体设计的战略考量和动态考核,导致缺少新经济元素,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智能+”制造业不够深入。当前滁州已有众多企业将智能制造、互联网提升作为企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方向,但大多缺乏整体规划、拘泥于技术操作层面,没有发挥智能制造对于产业升级的最大作用。
      (三)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滁州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些重点制造业核心技术“卡脖子”现象严重,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现象依然存在,例如滁州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多聚焦于封测环节,设计环节、关键核心设备依赖进口;汽车产业的研发中心大多在国外。
      二是创新机制有待理顺。政产学研金用等各方未能形成良好互动,面向产业的创新源头不足、可供转化的专利成果少,其根本在于创新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部门考核机制不同。创新部门多以文章专利为主,科研产出“不接地气”,缺乏成果转化导向,造成创新活动和产业活动脱节。
      三是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布局滞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主体缺位、资金不足现象比较突出,重点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供给的组织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滞后,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有待加强。

四、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一)着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装备
       结合市内制造装备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突出技术高端、强化集成创新,着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装备,实现关键核心工艺和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化,提升高端制造装备智能化水平。
       夯实智能制造基础,提升通用高端智能装备研发水平。加快研发创新,攻克高端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精密传感及测量、智能加工等智能制造装备核心技术基础,研制智能制造装备核心部件,全面突破设计、工艺、试验、检测等一批关键共性环节,自主研制高精度复合型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物流成套设备、增材制造装备等高端智能装备,大力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及核心部件研发制造水平。
      推进行业装备升级,研发专用高端智能装备。围绕重点行业的智能化生产需求,研制高效、绿色、智能的大型成套装备,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促进成套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集成化、节能化方向发展。

推荐站点: